一种小水体人工培育礁栖玉足海参幼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2493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0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水体人工培育礁栖玉足海参幼苗的方法,通过浮游、变态附着及稚苗等关键阶段的饵料和水质管理,实现了玉足海参幼苗人工繁育,使得玉足海参人工增殖放流成为可能,将有助于南海海洋底栖生态环境修复,也将为玉足海参生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条件。

A method of artificial cultivation of reef arboreal sea cucumber seedlings by a small water bod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artificial cultivation of small water reef sea cucumber seedlings, feed and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attached by planktonic larval metamorphosis and the key stage, realized the sea cucumber seedling breeding, the sea cucumber artificial restocking possible, will help to repair the marine benthic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ut also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biological resources for leucospilota provide basic condi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水体人工培育礁栖玉足海参幼苗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小水体人工培育礁栖玉足海参幼苗的方法。
技术介绍
:玉足海参(Holothurialeucospilota)隶属于海参科(Holothuriidae)海参属(Holothuria),是我国南方海域的优势种。玉足海参主要以海底泥沙中的有机碎屑为食,能够加快海洋底栖生态环境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此外,玉足海参可食用、能入药,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对玉足海参进行人工繁育、实现规模化增殖,能同时兼具生态及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玉足海参人工繁育技术还未完全突破,人工幼苗培育的难题还未得到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水体人工培育礁栖玉足海参幼苗的方法,通过浮游、变态附着及稚苗等关键阶段的饵料和水质管理,实现了玉足海参幼苗人工繁育,使得玉足海参人工增殖放流成为可能,将有助于南海海洋底栖生态环境修复,也将为玉足海参生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条件。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小水体人工培育礁栖玉足海参幼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亲参促熟:每年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水体人工培育礁栖玉足海参幼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亲参促熟:每年5‑11月份,将体重400g以上、体长20cm以上、饱满的野生玉足海参亲参进行集中养殖,加入活体角毛藻、活体底栖双眉藻及螺旋藻粉营养强化1周以上;(2)催产及湿法受精:将野生玉足海参亲参分散放入干净的桶中,海参不互相叠压,阴干1.5‑2.5h刺激之后抽入海水沿桶壁流水冲击亲参,加水至0.7‑1.2m深,每隔15‑30min检查亲参是否排精,将排精的雄参抓入另一个海水桶中,作为产精桶;每隔15‑30min检查亲参是否产卵,将所有产卵的雌参抓入新的海水桶中产卵,雌参产卵后将卵子搅散均匀,从产精桶中取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水体人工培育礁栖玉足海参幼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亲参促熟:每年5-11月份,将体重400g以上、体长20cm以上、饱满的野生玉足海参亲参进行集中养殖,加入活体角毛藻、活体底栖双眉藻及螺旋藻粉营养强化1周以上;(2)催产及湿法受精:将野生玉足海参亲参分散放入干净的桶中,海参不互相叠压,阴干1.5-2.5h刺激之后抽入海水沿桶壁流水冲击亲参,加水至0.7-1.2m深,每隔15-30min检查亲参是否排精,将排精的雄参抓入另一个海水桶中,作为产精桶;每隔15-30min检查亲参是否产卵,将所有产卵的雌参抓入新的海水桶中产卵,雌参产卵后将卵子搅散均匀,从产精桶中取1-5L精液加入卵子中进行湿法授精,将受精卵转移到新的桶中进行培育,密度为25-50万个/吨海水;(3)浮游阶段饵料及水质管理:受精后24-48h,每吨水体每天加入0.5-1g酵母粉,维持水体角毛藻终浓度1-3万个/mL;受精后36-48h,在显微镜下观察海参耳状幼体是否开口摄食;开口后,每吨水体每天加入0.5-1g酵母粉,维持水体角毛藻终浓度2-3万个/mL,直至大耳幼体阶段;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任春华霍达刘锦上程楚杭阮尧胡超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