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量子通信单光子源的激光器高速驱动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2292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8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量子通信单光子源的激光器高速驱动模块,其包括电流源驱动芯片U1以及三极管Q1,电流源驱动芯片U1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激光器二极管LD的负极,激光器二极管LD的正极接电源VCC,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流源驱动芯片U1将外部输入的窄脉冲电压信号转换成对应的窄脉冲电流信号输出,同时该电流信号控制三极管Q1的开关,进而控制激光器二极管LD的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能够更好的应用于量子通信单光子源,适应高带宽、高速率、大驱动电流要求的应用场合,保证量子通信单光子源光信号的质量和光谱满足要求。

A high speed drive module for a single photon source for quantum communic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quantum communication for single photon source laser high speed driving module, comprising a current source driver chip U1 and a triode Q1, current source driver chip U1 output end is connected with a base electrode of the transistor Q1, a collector of the triode Q1 with laser diode LD anode, cathode laser diode LD. Power VCC transistor Q1 grounded emitter; the current source driver chip U1 external input pulse voltage signal into the corresponding pulse current signal output at the same time, the current signal control switch transistor Q1, switch control and laser diode L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it can be applied to the quantum communication single photon source better, and is suitable for the applications with high bandwidth, high speed and large driving current requirements, so as to ensure the quality and spectrum of the single photon source optical signal of quantum communication meet the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量子通信单光子源的激光器高速驱动模块
本技术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尤其涉及用于量子通信单光子源的激光器高速驱动模块。
技术介绍
目前,量子通信系统中使用单光子作为量子信息的载体,而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单光子源的核心部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应用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单光子源,其核心的激光器驱动模块普遍采用分立器件搭建或集成芯片驱动,主要包括下面三种技术方案:1、采用运放+MOSFET搭建的电流源驱动;2、采用三极管搭建的镜像电流源电路驱动;3、采用激光器集成驱动芯片驱动。现有技术关于激光器的驱动的上述三个技术方案,首先采用的是运放+MOSFET搭建的电流源驱动,由于目前运放无法做到高带宽,导致该驱动无法满足高速率的单光子源驱动;采用三极管搭建的镜像电流源由于分立器件存在寄生参数导致驱动带宽下降,同时分立驱动受环境影响较大,导致驱动电路稳定性差;采用集成驱动芯片驱动,目前的驱动芯片都是针对经典通信应用,驱动电流小,导致光信号消光比小,无法满足要求。因此,现有技术无法满足高带宽、高速率、高消光比、大电流驱动的要求,无法保证量子通信单光子源光信号的质量和光谱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能够满足高带宽、高速率、高消光比、大电流驱动,保证量子通信单光子源光信号的质量和光谱满足要求的用于量子通信单光子源的激光器高速驱动模块。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用于量子通信单光子源的激光器高速驱动模块,包括电流源驱动芯片U1以及三极管Q1,电流源驱动芯片U1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激光器二极管LD的负极,激光器二极管LD的正极接电源VCC,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的电流源驱动芯片U1的最高速率达到10Gbps。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的三极管Q1的截止频率达到55GHz。进一步优化的,所述激光器高速驱动模块还包括电阻R1、R2,电流源驱动芯片U1的输出端与电阻R1、R2的一端以及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一起,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进一步优化的,所述激光器高速驱动模块还包括电阻R3,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经过电阻R3连接激光器二极管LD的负极。进一步优化的,电流源驱动芯片U1的IN端用于窄脉冲驱动电信号输入,驱动芯片U1的SET端用于设置驱动电流的大小,当输入信号为高电平,电流源驱动芯片U1的输出口处于断开状态,没有电流;当输入信号为低电平,电流源驱动芯片U1的输出口处于吸电流状态,输出端的电流IS大小通过SET端的输入电压VSET控制,具体关系为IS=VSET*K,其中K为比例系数。进一步优化的,三极管Q1的开关通过其基极电压VB控制,三极管Q1的开启电压为VT,当VB<VT时,三极管Q1关闭,激光器二极管LD没有光输出;当VB≥VT时,三极管Q1开启,激光器二极管LD输出光信号。进一步优化的,当输入信号为低电平,三极管Q1关闭,这时需要VB<VT,由于三极管Q1关闭,所以基极电流IB为0,基极电压VB满足以下关系:1)VCC-VB=I1*R1,2)VB=I2*R2,3)I1=IS+I2,4)IS=VSET*K,其中,I1是流过电阻R1的电流,I2是流过电阻R2的电流,为了满足VB<VT,通过设置VSET>VCC/(K*R1)-VT*(R1+R2)/(K*R1*R2)使三极管Q1处于关闭状态;当输入信号为高电平,电流源驱动芯片U1输出端电流IS为0,这时三极管Q1开启,VB=VT,三极管Q1基极电流IB满足如下关系:1)VCC-VT=I1*R1,2)VT=I2*R2,3)I1=I2+IB,由以上关系得出IB=(VCC-VT)/R1-VT/R2。进一步优化的,当高速电流源驱动芯片U1的输入信号为高电平时,三极管Q1开启,流过激光器支路上的电阻R3的电流ILD=(VCC-VLD-Vce)/R3,对应激光器二极管LD输出响应的光脉冲强度,其中VLD为激光器二极管LD两端的电压,Vce为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进一步优化的,电阻R3为可调电阻。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基于高速率电流源驱动芯片+高带宽微波三极管的技术,实现窄脉冲驱动;2、基于电流源驱动芯片的输出电流IS值可设置,控制三极管Q1具有不同的开启电压,使该驱动电路稳定性更强,通过三极管Q1的开关实现光脉冲输出;3、通过设置电阻R3的阻值设置驱动电流,驱动电流可以比目前的半导体集成驱动芯片的驱动电流大;该高速驱动模块能够更好的应用于量子通信单光子源,适应高带宽、高速率、大驱动电流要求的应用场合,保证量子通信单光子源光信号的质量和光谱满足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用于量子通信单光子源的激光器高速驱动模块的电路图;图2是图1中输入电脉冲与输出光脉冲对应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技术用于量子通信单光子源的激光器高速驱动模块包括电流源驱动芯片U1以及三极管Q1。电流源驱动芯片U1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激光器二极管LD的负极,激光器二极管LD的正极接电源VCC,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流源驱动芯片U1将外部输入的窄脉冲电压信号转换成对应的窄脉冲电流信号输出,同时该电流信号控制三极管Q1的开关,从而控制激光器二极管LD的开关。电流源驱动芯片U1的IN端用于窄脉冲驱动电信号输入,驱动芯片U1的SET端用于设置驱动电流的大小。作为更具体的实施例,所述的激光器高速驱动模块还包括电阻R1、R2。电流源驱动芯片U1的输出端与电阻R1、R2的一端以及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一起,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作为更具体的实施例,所述的激光器高速驱动模块还包括电阻R3,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经过电阻R3连接激光器二极管LD的负极。所述的电流源驱动芯片U1的最高速率可以达到10Gbps,该芯片内部包括一个可调电流源,当输入信号为高电平,电流源驱动芯片U1的输出口处于断开状态,没有电流;当输入信号为低电平,电流源驱动芯片U1的输出口处于吸电流状态,输出端的电流IS大小可以通过SET端的输入电压VSET控制,具体关系为IS=VSET*K,其中K为比例系数,针对不同的电流源驱动芯片U1,芯片手册上给出了具体的K值。所述的三极管Q1的截止频率可以达到55GHz,三极管Q1的开关是通过其基极电压VB控制的,基极电压VB的大小由外部的偏置电阻R1、R2以及电流源驱动芯片U1的输出端的电流IS大小决定,三极管Q1的开启电压为VT,当VB<VT时,三极管Q1关闭,激光器二极管LD没有光输出;当VB≥VT时,三极管Q1开启,激光器二极管LD输出光信号。请同时参阅图2,进一步的,当输入信号Vin为低电平,三极管Q1关闭,这时需要VB<VT,由于三极管Q1关闭,所以基极电流IB为0,基极电压VB满足以下关系:1)VCC-VB=I1*R1,2)VB=I2*R2,3)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量子通信单光子源的激光器高速驱动模块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量子通信单光子源的激光器高速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源驱动芯片U1以及三极管Q1,电流源驱动芯片U1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激光器二极管LD的负极,激光器二极管LD的正极接电源VCC,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量子通信单光子源的激光器高速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源驱动芯片U1以及三极管Q1,电流源驱动芯片U1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激光器二极管LD的负极,激光器二极管LD的正极接电源VCC,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量子通信单光子源的激光器高速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源驱动芯片U1的最高速率达到10Gbp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量子通信单光子源的激光器高速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极管Q1的截止频率达到55GHz。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量子通信单光子源的激光器高速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高速驱动模块还包括电阻R1、R2,电流源驱动芯片U1的输出端与电阻R1、R2的一端以及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一起,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量子通信单光子源的激光器高速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高速驱动模块还包括电阻R3,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经过电阻R3连接激光器二极管LD的负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量子通信单光子源的激光器高速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电流源驱动芯片U1的IN端用于窄脉冲驱动电信号输入,驱动芯片U1的SET端用于设置驱动电流的大小,当输入信号为高电平,电流源驱动芯片U1的输出口处于断开状态,没有电流;当输入信号为低电平,电流源驱动芯片U1的输出口处于吸电流状态,输出端的电流IS大小通过SET端的输入电压VSET控制,具体关系为IS=VSET*K,其中K为比例系数。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量子通信单光子源的激光器高速驱动模块,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宏陈通
申请(专利权)人: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