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真空动力转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191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8 0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真空动力转换机构,包括真空室、第一工作头套件和第二工作头套件;真空室外设置有第一磁流体、第二磁流体、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磁流体连接有第一花键杆;第二磁流体连接有第二花键杆;真空室内设置有底板,底板上设置有安装板和驱动机构;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齿条套;齿条套上设置有齿条;齿条联动提升机构;安装板上设置有方向转换板,和复位机构;方向转换板上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花键杆上设置有两个与第一轴承一一对应配合的渐开线凸轮;第二花键杆上设置有与齿条配合的齿轮;既不影响工作头套件的往复、升降以及开合动作,又解决了电机安装在真空室内占用空间大、影响抽真空效率等问题。

A high vacuum power conversion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igh vacuum power conversion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vacuum chamber, the first suite and second head head kit; vacuum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magnetic fluid, the magnetic fluid, second first and second motors; the first magnetic flui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plined member; second magnetic fluid connected with second spline rod; vacuum the interior is provided with a bottom board, the bottom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plate and a drive mechanism; the mounting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rack; the rack sleeve is arranged on the rack; the rack linkage lifting mechanism; the mount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direction of conversion board, and a return mechanism; direction conversion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bear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pline; there are two involute cam and the first bearing corresponding with the spline; second are arranged on the rack and the gear; does not affect the work head reciprocating, suite L It also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motor is installed in the vacuum chamber and affects the vacuum efficiency and so 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真空动力转换机构
本技术涉及高真空动力转换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真空动力转换机构。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中,尤其在SMD加工时,经常需要使用到真空室;目前真空室使用时,内部工作部件运动常需要使用电机驱动,电机设置在真空室内会对抽高真空造成影响,占用空间大,增加真空泵负荷,同时抽真空速度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高真空动力转换机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高真空动力转换机构,包括真空室、第一工作头套件和第二工作头套件;其中,所述真空室外设置有第一磁流体、第二磁流体、驱动所述第一磁流体的第一电机和驱动所述第二磁流体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磁流体背离所述第一电机一端同轴连接有第一花键杆;所述第二磁流体背离所述第二电机一端同轴连接有第二花键杆;所述真空室内固定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安装板和带动所述安装板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齿条套;所述齿条套上配合设置有延所述齿条套活动的齿条;所述齿条下端固定连接有带动所述第一工作头套件以及所述第二工作头套件纵向运动的联动提升机构;所述第一工作头套件以及所述第二工作头套件均可相对所述联动提升机构作横向活动;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两个分别带动所述第一工作头套件和所述第二工作头套件横向活动的方向转换板,和为所述方向转换板运动复位的复位机构;所述方向转换板上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花键杆上设置有两个与所述第一轴承一一对应配合的渐开线凸轮;所述第二花键杆上设置有与所述齿条配合的齿轮。本技术所述的高真空动力转换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工作头套件和所述第二工作头套件上均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联动提升机构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轴承配合的横向活动槽。本技术所述的高真空动力转换机构,其中,所述联动提升机构包括与所述齿条固定连接的连接块,和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的提升联接板;所述横向活动槽设置在所述提升联接板上。本技术所述的高真空动力转换机构,其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滑轨和延所述第一滑轨滑行的第一滑块;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本技术所述的高真空动力转换机构,其中,所述安装板上还固定连接设置有直线轴承套;所述直线轴承套上配合设置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端部与所述联动提升机构固定连接。本技术所述的高真空动力转换机构,其中,所述齿条背离所述联动提升机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直线轴承背离所述联动提升机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本技术所述的高真空动力转换机构,其中,两个所述方向转换板上均设置有分别为所述第一工作头套件和所述第二工作头套件纵向活动时导向的导轨导块。本技术所述的高真空动力转换机构,其中,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与所述安装板固定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上设置有延其滑动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方向转换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两侧均通过弹簧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本技术所述的高真空动力转换机构,其中,所述方向转换板侧边设置有横向第一导向块;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块配合的第一导向槽。本技术所述的高真空动力转换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工作头套件和/或所述第二工作头套件侧边设置有纵向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向块配合的第二导向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磁流体和第二磁流体保证真空室的密封性,第二电机通过第二磁流体驱动第二花键杆转动,带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齿条作纵向运行,通过联动提升机构带动第一工作头套件和第二工作头套件作纵向运动,完成提升或下降动作;第一电机通过第一磁流体驱动第一花键杆转动,带动渐开线凸轮转动,渐开线凸轮上的凸轮边缘与第一轴承配合,带动方向转换板作横向运动,进而带动第一工作头套件和第二工作头套件作横向运动,完成合拢或松开动作;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安装板运动,进而带动第一工作头套件和第二工作头套件整体同时往复运动;既不影响工作头套件的往复、升降以及开合动作,又解决了电机安装在真空室内占用空间大、影响抽真空效率等问题,且使整个高真空工作室内结构紧凑,缩小空间,提升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高真空动力转换机构传动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高真空动力转换机构传动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高真空动力转换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高真空动力转换机构如图1所示,同时参阅图2和图3,包括真空室1、第一工作头套件2和第二工作头套件3;真空室1外设置有第一磁流体10、第二磁流体11、驱动第一磁流体10的第一电机12和驱动第二磁流体11的第二电机13;第一磁流体10背离第一电机12一端同轴连接有第一花键杆14;第二磁流体11背离第二电机13一端同轴连接有第二花键杆15;真空室1内固定设置有底板4,底板4上设置有安装板40和带动安装板40运动的驱动机构43;安装板40上固定连接有齿条套400;齿条套400上配合设置有延齿条套400活动的齿条401;齿条401下端固定连接有带动第一工作头套件2以及第二工作头套件3纵向运动的联动提升机构5;第一工作头套件2以及第二工作头套件3均可相对联动提升机构5作横向活动;安装板40上设置有两个分别带动第一工作头套件2和第二工作头套件3横向活动的方向转换板402,和为方向转换板402运动复位的复位机构403;方向转换板402上设置有第一轴承404;第一花键杆14上设置有两个与第一轴承404一一对应配合的渐开线凸轮140;第二花键杆15上设置有与齿条401配合的齿轮150;通过第一磁流体10和第二磁流体11保证真空室1的密封性,第二电机12通过第二磁流体11驱动第二花键杆15转动,带动齿轮150转动,进而带动齿条401作纵向运行,通过联动提升机构5带动第一工作头套件2和第二工作头套件3作纵向运动,完成提升或下降动作;第一电机12通过第一磁流体10驱动第一花键杆14转动,带动渐开线凸轮140转动,渐开线凸轮140上的凸轮边缘与第一轴承404配合,带动方向转换板402作横向运动,进而带动第一工作头套件2和第二工作头套件3作横向运动,完成合拢或松开动作;通过驱动机构43带动安装板40运动,进而带动第一工作头套件2和第二工作头套件3整体同时往复运动;既不影响工作头套件的往复、升降以及开合动作,又解决了电机安装在真空室内占用空间大、影响抽真空效率等问题,且使整个高真空工作室内结构紧凑,缩小空间,提升了工作效率。如图1所示,第一工作头套件2和第二工作头套件3上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真空动力转换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真空动力转换机构,包括真空室、第一工作头套件和第二工作头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室外设置有第一磁流体、第二磁流体、驱动所述第一磁流体的第一电机和驱动所述第二磁流体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磁流体背离所述第一电机一端同轴连接有第一花键杆;所述第二磁流体背离所述第二电机一端同轴连接有第二花键杆;所述真空室内固定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安装板和带动所述安装板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齿条套;所述齿条套上配合设置有延所述齿条套活动的齿条;所述齿条下端固定连接有带动所述第一工作头套件以及所述第二工作头套件纵向运动的联动提升机构;所述第一工作头套件以及所述第二工作头套件均可相对所述联动提升机构作横向活动;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两个分别带动所述第一工作头套件和所述第二工作头套件横向活动的方向转换板,和为所述方向转换板运动复位的复位机构;所述方向转换板上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花键杆上设置有两个与所述第一轴承一一对应配合的渐开线凸轮;所述第二花键杆上设置有与所述齿条配合的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真空动力转换机构,包括真空室、第一工作头套件和第二工作头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室外设置有第一磁流体、第二磁流体、驱动所述第一磁流体的第一电机和驱动所述第二磁流体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磁流体背离所述第一电机一端同轴连接有第一花键杆;所述第二磁流体背离所述第二电机一端同轴连接有第二花键杆;所述真空室内固定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安装板和带动所述安装板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齿条套;所述齿条套上配合设置有延所述齿条套活动的齿条;所述齿条下端固定连接有带动所述第一工作头套件以及所述第二工作头套件纵向运动的联动提升机构;所述第一工作头套件以及所述第二工作头套件均可相对所述联动提升机构作横向活动;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两个分别带动所述第一工作头套件和所述第二工作头套件横向活动的方向转换板,和为所述方向转换板运动复位的复位机构;所述方向转换板上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花键杆上设置有两个与所述第一轴承一一对应配合的渐开线凸轮;所述第二花键杆上设置有与所述齿条配合的齿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真空动力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头套件和所述第二工作头套件上均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联动提升机构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轴承配合的横向活动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真空动力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提升机构包括与所述齿条固定连接的连接块,和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的提升联接板;所述横向活动槽设置在所述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敬文平曾育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川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