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136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8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连接器包括:第1壳体,容纳有多个第1端子;第2壳体,容纳能与第1端子连接的多个第2端子,能与第1壳体嵌合;短路端子,容纳在第1壳体中,并具有与相邻的第1端子分别接触的一对接触片;解除部,设置在第2壳体上,使接触片移位以解除第1端子与接触片的接触;镀锡,形成于第1端子与接触片的接触面;滑动部,设置在第2壳体上,与解除部相比配置在第1壳体与第2壳体的嵌合方向前侧,使接触片移位以使接触片在第1端子上滑动。

Connecto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nector, the connector includes a first housing, containing a plurality of first terminals; second housing accommodate a plurality of second terminal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terminal, can be embedded with the first housing; short circuit terminals, housed in a first housing, and has a pair of contact points don't contact with first adjacent terminals the lift, set in second; the shell, the contact piece shift to lift the first terminals and the contact piece contact; tin, contact surface is formed on the first terminal and the contact piece; the sliding part, set up in second case, compared with the lifting part is arranged in the fitting direction first casing and the second casing respectively. Make contact with the contact piece to shift to slide in the first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本申请涉及连接器,更详细而言,涉及具有将容纳在壳体中的多个端子间连接的短路端子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作为已有例的连接器,已知一种连接器包括:容纳多个作为第1端子的阴端子的第1壳体;容纳能与阴端子连接的多个作为第2端子的阳端子并能嵌合在第1壳体上的第2壳体;容纳在第1壳体中并具有与相邻的阴端子分别接触的接触片的短路端子;以及设置在第2壳体上并使接触片移位以解除阴端子与接触片的接触的作为解除部的解除片(参照专利文献1(JP2007-073268A))。在该已有例的连接器中,例如,容纳在第1壳体中的多个阴端子中相邻的2个阴端子,与控制气囊的工作的气囊电路连接。该相邻的2个阴端子在第1壳体与第2壳体未嵌合的状态下,与容纳在第1壳体中的短路端子的接触片接触,从而经由短路端子连接。这样,在第1壳体与第2壳体未嵌合的状态下,经由短路端子将2个阴端子彼此连接,从而在2个阴端子间不会产生电位差,防止气囊的误爆。对于2个阴端子与短路端子的连接,通过将第1壳体与第2壳体嵌合,从而利用第2壳体的解除片使短路端子的接触片移位以解除阴端子与接触片的接触,从而解除。
技术实现思路
在已有例的连接器中,在第1壳体与第2壳体进行嵌合时,利用解除部使短路端子的接触片移位。在已有例的连接器中,在接触片相对于第1端子的接触负荷大的情况下,第1壳体与第2壳体的嵌合力会增大,但若减小接触片的接触负荷,则第1端子与短路端子的连接可靠性有可能下降。因此,在已有例的连接器中,减小接触片的接触负荷,为了得到连接可靠性而在第1端子与接触片的接触面形成镀金,但镀金的价格高,使得成本上升。因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持第1端子与短路端子的连接可靠性,并低成本化的连接器。本申请的方面所涉及的连接器包括:第1壳体,容纳有多个第1端子;第2壳体,容纳能与第1端子连接的多个第2端子,能与第1壳体嵌合;短路端子,容纳在第1壳体中,并具有与相邻的第1端子分别接触的一对接触片;解除部,设置在第2壳体上,使接触片移位以解除第1端子与接触片的接触;镀锡,形成于第1端子与接触片的接触面;以及滑动部,设置在第2壳体,与解除部相比配置在第1壳体与第2壳体的嵌合方向前侧,使接触片移位以使接触片在第1端子上滑动。由于在第1端子与接触片的接触面形成有镀锡,与镀金相比能够更低廉,但在第1端子与接触片的接触面形成使接触阻力增大的氧化膜。但是,由于在第2壳体上设置有使接触片移位而使接触片在第1端子上滑动的滑动部,因此该氧化膜因滑动部所进行的接触片与第1端子的滑动而被去除,能够使第1端子与接触片以新生面接触。因此,在本申请的方面所涉及的连接器中,即使减小接触片的接触负荷,并在第1端子与接触片的接触面形成低廉的镀锡,也能够利用滑动部所进行的接触片与第1端子的滑动来去除氧化膜,保持第1端子与短路端子的连接可靠性,能够降低成本。滑动部也可以位于一对短路端子的接触片之间。在滑动部位于一对短路端子的接触片之间的情况下,能够用1个滑动部使2个接触片移位,因此,能够抑制滑动部的大型化。根据本申请的方面所涉及的连接器,能够保持第1端子与短路端子的连接可靠性,并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剖视图。图2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第1壳体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第1壳体的剖视图。图4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第2壳体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第2壳体的剖视图。图6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第2壳体的立体图。图7是图6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8A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短路端子的主视图。图8B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短路端子的侧视图。图9是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短路端子的接触片之间插入滑动部时的剖视图。图10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短路端子的接触片之间插入了滑动部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使用图1―10,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包括:容纳有多个第1端子3的第1壳体5;容纳有能与第1端子3连接的多个第2端子7,并能与第1壳体5嵌合的第2壳体9;容纳在第1壳体5中,并具有与相邻的第1端子3、3分别接触的接触片11、11的短路端子13;以及设置在第2壳体9上,并使接触片11移位以解除第1端子3与接触片11的接触的解除部15。在第1端子3与接触片11的接触面形成有镀锡。在第2壳体9上设置有滑动部17,滑动部17与解除部15相比配置在第1壳体5与第2壳体9的嵌合方向前侧,使接触片11移位以使接触片11在第1端子3上滑动。滑动部17位于短路端子13的接触片11、11之间。多个第1端子3分别由具有极片状的连接部的阳型端子构成。多个第1端子3与多个电线19的终端部分别电连接,该多个电线19与控制气囊的工作的气囊电路连接。多个第1端子3从形成于第1壳体5的开口插入到第1壳体5,容纳在第1壳体5内。第1壳体5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构成。在第1壳体5上,在使第1端子3插入的开口的相反侧,设置有能在内部将第2壳体9嵌合的第1嵌合部21。在第1嵌合部21的底部侧设置有容纳第1端子3的多个第1端子容纳室23。在多个第1端子容纳室23内,能弯曲地设置有分别将第1端子3卡止的第1卡止矛25。通过在与多个第1端子容纳室23连通的孔部插入第1间隔物27,从而将多个第1端子3双重卡止。通过在第1壳体5的第1嵌合部21嵌合第2壳体9,从而使容纳在第1壳体5内的多个第1端子3与容纳在第2壳体9中的多个第2端子7连接。多个第2端子7分别由具有箱状的连接部的阴型端子构成,该箱状的连接部能使第1端子3的极片状的连接部插入。多个第2端子7分别与多个电线29的末端部电连接,该多个电线29连接于电源、设备等。多个第2端子7从形成于第2壳体9的开口插入到第2壳体9,并容纳在第2壳体9内。第2壳体9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构成。在第2壳体9上,在使第2端子7插入的开口相反侧,设置有能插入到第1壳体5的第1嵌合部21内的第2嵌合部31。在第2嵌合部31的内部设置有容纳第2端子7的多个第2端子容纳室33。在第2壳体9的多个第2端子容纳室33内,能弯曲地设置有分别将第2端子7卡止的第2卡止矛35。通过在与多个第2端子容纳室33连通的孔部插入第2间隔物37,从而将多个第2端子7双重卡止。在第2壳体9的电线29的拉出部侧的外周,在第2壳体9上,经由能弯曲的卡止部39在临时卡止位置(参照图5)组装有帽壳体41。帽壳体41在第1壳体5与第2壳体9是半嵌合的情况下,不能从临时卡止位置移动,在第1壳体5与第2壳体9已嵌合的情况下,卡止部39的卡止位置移动,移动至正式卡止位置(参照图1)。利用帽壳体41在临时卡止位置与正式卡止位置的移动,能够检测第1壳体5与第2壳体9的嵌合状态。通过第2壳体9的第2嵌合部31与第1壳体5的第1嵌合部21嵌合,从而容纳在第1壳体5中的第1端子3与容纳在第2壳体9中的第2端子7电连接。此处,在由于维护等而解除了第1壳体5与第2壳体9的嵌合的状态下,若容纳在与气囊电路连接的第1壳体5中的多个第1端子3之间由于静电等而产生电位差,则气囊有可能误爆。因此,为了在多个第1端子3之间不产生电位差,在第1壳体5中容纳有将多个第1端子3中相邻的2个第1端子3、3电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壳体,容纳有多个第1端子;第2壳体,容纳能与所述第1端子连接的多个第2端子,能与所述第1壳体嵌合;短路端子,容纳在所述第1壳体中,并具有与相邻的所述第1端子分别接触的一对接触片;解除部,设置在所述第2壳体上,并使所述接触片移位以解除所述第1端子与所述接触片的接触;镀锡,形成于所述第1端子与所述接触片的接触面;以及滑动部,设置在所述第2壳体上,与所述解除部相比配置在所述第1壳体与所述第2壳体的嵌合方向前侧,使所述接触片移位以使所述接触片在所述第1端子上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7.29 JP 2016-149191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壳体,容纳有多个第1端子;第2壳体,容纳能与所述第1端子连接的多个第2端子,能与所述第1壳体嵌合;短路端子,容纳在所述第1壳体中,并具有与相邻的所述第1端子分别接触的一对接触片;解除部,设置在所述第2壳体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野哲也坂元信幸山本寿典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