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缓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0706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7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装缓冲结构,包括至少一缓冲体以及板材。缓冲体包括相对的一顶面与一底面、一第一容置槽以及一第二容置槽,其中该第一容置槽配置于该顶面,该第二容置槽配置于该底面;板材包括至少一第一镂空区域、自该第一镂空区域向外翻折而出的一第一扣合部以及与该第一镂空区域邻接的一第二扣合部,该第一扣合部包括一扣设孔,该缓冲体穿过该扣设孔,且该第一扣合部插设于该第一容置槽内,该第二扣合部插设于该第二容置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易于组装与拆卸,有效降低组装时间,节省组装成本。

Packaging buffer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ackaging buffer structure, which includes at least one buffer body and a plate. The cushion body comprises a top surface and a bottom surface opposite, a first holding groove and a second groove, wherein the first accommodating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surface, the second holding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plate; a second includes at least a first hollow area, since the first hollow area outside the turning of a first buckle part and the first hollow area adjacent to the fastening part, the first buckling part comprises a buckle hole, the cushion body through the buckle hole, and the first buckle part is inserted in the first groove and the second buckle part is inserted the second containing groove.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invention is easy to assemble and disassemble,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assembly time and saves the assembly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装缓冲结构本申请为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210396.2(专利技术名称:包装缓冲结构;申请日2014年5月19日)后续分案(专利申请号201610027244.8)被审查员指出存在单一性缺陷时的再次分案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包装缓冲结构,尤其是有关于一种易于组装,并用以供显示面板或易碎物品装载的一种包装缓冲结构。
技术介绍
易碎物品的包装向来为产品运送时的重要课题。包装不够妥善时,往往造成物品于运输过程中的损坏,进而增加生产成本。特别是具有特殊尺寸及形状的易碎物品,例如液晶玻璃或显示面板等,容易因其特殊尺寸及形状而产生应力集中的情形,而增加被破坏的可能性。为了降低成本以及缩短运输时间,包装材料会采用瓦楞纸板与缓冲材料(例如是具有弹性的发泡材料)的组合。然而,目前习知的瓦楞纸板与缓冲材料组合的包装材料结构,具有组装及拆卸困难的缺点,也就是缓冲材料难以组装于瓦楞纸板上,在这样的情况下,容易在组装的过程中造成包装材料的损坏,且能够节省的运输时间也相当有限。再者,为了使缓冲材料能够稳固的组装于瓦楞纸板上,会加强缓冲材料结构强度,而使缓冲材料的体积增加,导致包装材料内部的装载空间减少。因此,如何针对术上述问题进行解决与改善,实为此
者所关注的重点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包装缓冲结构,其结构设计易于组装与拆卸,有效降低组装时间,节省组装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缓冲结构,其结构设计可达成配置于不同尺寸的包装箱体,用以提供不同尺寸的显示面板或易碎物品的缓冲与保护。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缓冲结构,其结构可进行裁切使用,让所有材料都可被利用,有效节省材料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缓冲结构,其结构设计易于组装与拆卸,有效缩短运输时间,节省运输成本。为达上述优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一种包装缓冲结构,包括至少一缓冲体以及板材。缓冲体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至少一第一卡合块体以及至少一第二卡合块体,第一卡合块体配置于第一侧面并朝远离第一侧面的方向延伸,第二卡合块体配置于第二侧面并朝远离第二侧面的方向延伸。板材包括至少一镂空区域以及自镂空区域向外翻折而出的至少一第一扣合部与至少一第二扣合部,缓冲体穿设于板材的镂空区域,且第一扣合部扣合于第一卡合块体,第二扣合部扣合于第二卡合块体。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缓冲体更包括相对的顶面与底面,顶面连接于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底面连接于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而底面位于板材的镂空区域内,第一侧面面对于板材的第一扣合部,第二侧面面对于板材的该第二扣合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板材更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二表面较第一表面远离顶面,第一卡合块体位于顶面与第一表面之间,第二卡合块体位于顶面与第一表面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缓冲体的第一卡合块体与第二卡合块体分别抵靠于板材的第一表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缓冲体的底面位于板材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板材的第一扣合部包括第一扣设孔,第二扣合部包括第二扣设孔,第一卡合块体穿过第一扣设孔,第二卡合块体穿过第二扣设孔,而使第一扣合部扣合于第一卡合块体,第二扣合部扣合于第二卡合块体。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缓冲体更包括至少一第一凸出部与至少一第二凸出部,第一凸出部配置于第一侧面并朝远离第一侧面的方向延伸,第二凸出部配置于第二侧面并朝远离第二侧面的方向延伸,第一凸出部相邻于第一卡合块体,第二凸出部相邻于第二卡合块体。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缓冲体的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分别自缓冲体的顶面延伸至缓冲体的底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第一卡合块体与至少一第二卡合块体的数量分别为多个,至少一第一凸出部与至少一第二凸出部的数量分别为多个,这些第一卡合块体与这些第一凸出部彼此交错排列,这些第二卡合块体与这些第二凸出部彼此交错排列。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这些第一凸出部中的相邻二第一凸出部与第一侧面围绕出第一沟槽,这些第二凸出部中的相邻二第二凸出部与第二侧面围绕出第二沟槽,第一扣合部位于第一沟槽中,第二扣合部位于第二沟槽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缓冲体更包括第一卡沟与第二卡沟,第一卡沟位于第一卡合块体与第一侧面之间,第二卡沟位于第二卡合块体与第二侧面之间,第一扣合部插设于第一卡沟中,第二扣合部插设于第二卡沟中。为达上述优点,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包装缓冲结构,包括至少一缓冲体以及板材。缓冲体包括相对的顶面与底面以及开设于底面的第一容置槽。第一容置槽具有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第一侧壁相对于底面倾斜而具有第一夹角,第二侧壁相对于底面倾斜而具有第二夹角,其中第一夹角的角度大于或小于第二夹角的角度。板材包括至少一镂空区域以及自镂空区域向外翻折而出的扣合部。扣合部包括第一扣合件与第二扣合件,扣合部插设于缓冲体的第一容置槽内,且第一扣合件与第二扣合件分别扣合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容置槽更包括一第三侧壁,第一侧壁位于第二侧壁与第三侧壁之间,第三侧壁相对于底面倾斜而具有第三夹角,扣合部更包括第三扣合件,第一扣合件位于第二扣合件与第三扣合件之间,第三扣合件扣合于第三侧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三夹角的角度等于第二夹角的角度,第三夹角的角度大于或小于第一夹角的角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夹角的角度、第二夹角的角度以及第三夹角的角度彼此不相等。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夹角的角度、第二夹角的角度以及第三夹角的角度分别小于90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板材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二表面较第一表面远离缓冲体的顶面,缓冲体的底面位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缓冲体更包括第二容置槽,开设于该底面并连通于第一容置槽,且部分板材位于第二容置槽内。为达上述优点,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包装缓冲结构,包括至少一缓冲体以及板材。缓冲体包括相对的顶面与底面、第一容置槽以及第二容置槽,其中第一容置槽配置于顶面,第二容置槽配置于底面。板材包括至少一第一镂空区域、自第一镂空区域向外翻折而出的第一扣合部以及与第一镂空区域邻接的第二扣合部,第一扣合部包括扣设孔,缓冲体穿过扣设孔,且第一扣合部插设于第一容置槽内,第二扣合部插设于第二容置槽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扣合部更包括第一条状结构、第二条状结构以及连接于第一条状结构与第二条状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第一条状结构、第二条状结构以及连接结构围绕出扣设孔,且第一条状结构连接于第一镂空区域的内缘,第二条状结构不连接于板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板材更包括连通于第一镂空区域的第二镂空区域,第二扣合部自第二镂空区域翻折而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缓冲体更包括卡沟,连通于第一容置槽并朝靠近板材的方向延伸,卡沟具有第一侧壁,第一容置槽具有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具有夹角,夹角小于或等于90度,第一扣合部扣合于卡沟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板材更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二表面较第一表面远离缓冲体的顶面,缓冲体的底面位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为达上述优点,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包装缓冲结构,包括至少一缓冲体以及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包装缓冲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缓冲体,包括相对的一顶面与一底面、一第一容置槽以及一第二容置槽,其中该第一容置槽配置于该顶面,该第二容置槽配置于该底面;以及一板材,包括至少一第一镂空区域、自该第一镂空区域向外翻折而出的一第一扣合部以及与该第一镂空区域邻接的一第二扣合部,该第一扣合部包括一扣设孔,该缓冲体穿过该扣设孔,且该第一扣合部插设于该第一容置槽内,该第二扣合部插设于该第二容置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3.28 TW 1031117811.一种包装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缓冲体,包括相对的一顶面与一底面、一第一容置槽以及一第二容置槽,其中该第一容置槽配置于该顶面,该第二容置槽配置于该底面;以及一板材,包括至少一第一镂空区域、自该第一镂空区域向外翻折而出的一第一扣合部以及与该第一镂空区域邻接的一第二扣合部,该第一扣合部包括一扣设孔,该缓冲体穿过该扣设孔,且该第一扣合部插设于该第一容置槽内,该第二扣合部插设于该第二容置槽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扣合部更包括一第一条状结构、一第二条状结构以及连接于该第一条状结构与该第二条状结构之间的一连接结构,该第一条状结构、该第二条状结构以及该连接结构围绕出该扣设孔,且该第一条状结构连接于该第一镂空区域的内缘,该第二条状结构不连接于该板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板材更包括连通于该第一镂空区域的一第二镂空区域,该第二扣合部自该第二镂空区域翻折而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缓冲体更包括一卡沟,连通于该第一容置槽并朝靠近该板材的方向延伸,该卡沟具有一第一侧壁,该第一容置槽具有一第二侧壁,该第一侧壁与该第二侧壁之间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智凯陈士琦丁崇宽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