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晓予专利>正文

一种颅骨瓣复位连接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05188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7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颅骨瓣复位连接固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平片和柱体,所述平片和柱体的材料均为高分子材料,所述平片沿水平方向设置,该平片的水平两端的下表面上对称设置柱体,两个柱体的底部均相对向内部内收,内收的角度均为10‑90度角。本固定装置能够长期稳定地连接固定颅骨瓣复位,回避了使用传统的钛连接片及钛钉连接固定后影响核磁检查的问题,同样适合于儿童患者,使用方便、安全并有效。

A reposition fixation device for cranial fla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kull flap reset connection fixing device, the device includes a flat plate and cylinder, the Shu Ping and the column body materials are polymer materials, the flat plate is arranged along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the lower surfac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cylinder of the flat plate level at both ends of the two column at the bottom are relative to the internal angle of the adductor adduction, were 10 90 degree angle. The fixtures can be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cranial flap for a long time, which avoids the problem of magnetic resonance examination after the connection of traditional titanium connecting piece and titanium nail. It is also suitable for children, and is convenient, safe and effecti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颅骨瓣复位连接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生产制造
,尤其是一种颅骨瓣复位连接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神经外科开颅手术需要使用开颅钻在颅骨上合适的位置钻孔,然后使用配套开颅铣刀将颅骨瓣分离出来,再进行颅骨下层的病灶切除,然后需要将颅骨瓣进行复位,复位后需要合适地固定。当前,用于颅骨瓣复位后固定的产品有钛连接片及钛钉配套使用。另外也有钛颅骨锁被临床外科医生使用,可是颅骨锁分为两片,朝硬脑膜的部位偶尔会刺激损伤硬膜外血管或其它组织,引起局部出血或异常放电,正是因为这样的不足,近几年来,虽然钛连接片及钛钉的组合固定方式比较麻烦,而且会不同程度影响核磁检查,但是其使用量也多于颅骨锁。因此,亟需一种新的颅骨瓣复位连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原有产品的技术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颅骨瓣复位连接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能够长期稳定地连接固定颅骨瓣复位,回避了使用传统的钛连接片及钛钉连接固定后影响核磁检查的问题,同样适合于儿童患者,使用方便、安全并有效。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颅骨瓣复位连接固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平片和柱体,所述平片和柱体的材料均为高分子材料,所述平片沿水平方向设置,该平片的水平两端的下表面上对称设置柱体,两个柱体的底部均相对向内部内收,内收的角度均为10-90度角。而且,所述内收的角度均为45度。而且,所述平片为扁平的矩形体,长为3-30毫米,宽为1-15毫米,厚度为0.1-10毫米;所述柱体为矩形柱体或圆柱体,所述矩形柱体的宽度或圆柱体的直径与平片的宽度一致,均为1-15毫米,矩形柱体厚度或圆柱体的直径为2-10毫米,矩形柱体或圆柱体的实际长度为2-20毫米。而且,所述平片的矩形体的长为10毫米,宽为3毫米,厚度为1毫米,所述平片的边缘被进行了斜坡处理,能够使扁平的矩形体贴覆在颅骨表面的切迹更微小;所述矩形柱体的宽度或圆柱体的直径与平片的宽度一致,均为3毫米,矩形柱体厚度或圆柱体的直径为2.5毫米,矩形柱或圆柱体的实际长度为5.5毫米,该长度通常小于颅骨厚度2-3毫米。而且,所述矩形柱体的内收侧面上设置有倒齿或圆柱体的表面设有螺纹,矩形柱体或圆柱体的末梢0.5-3毫米处有缩小渐变,渐变角度为5-35度,末梢直径为0.5-5毫米。而且,所述矩形柱体或圆柱体的末梢1.5毫米处有缩小渐变,渐变角度为10度,末梢直径为2毫米。本技术取得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装置包括平片和柱体,平片的水平两端的下表面上对称设置柱体,两个柱体的底部均相对向内部内收,内收设计是利用高分子材料潜在的记忆特性及回弹特性,目的是增加柱体嵌入在骨缝边缘预钻好的小孔内的咬合力,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分别在距离颅骨缝边缘约3.5毫米处(根据两端矩形或圆柱体间距选择钻孔位置)用气钻或自攻钻头预钻直径为2.5毫米的朝颅骨缝内倾斜的两个小孔;然后将内收的矩形柱体或圆柱体分别嵌入钻好的小孔,从而实现局部连接固定的作用;该装置起到了连接固定复位的颅骨瓣,回避了使用传统的钛连接片及钛钉连接固定后影响核磁检查的问题。2、本装置的平片和柱体的材料均为可吸收高分子材料,那么该装置同样适合于儿童患者,给神经外科医生提供了一种可用于儿童的颅骨瓣复位固定产品,使用操作简便,并提高了手术治疗的远期效果,扩大了该装置的使用范围。3、本技术装置的缩小渐变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嵌入及防止滑脱,增强了该装置固定的稳定程度,同时固定后的颅骨瓣不会受到垂直方向的压力,同样也避免了颅内压力临时增加时对脑组织的对抗力,使得固定结果无风险,如果该装置的制作材料为可降解及诱导成骨的高分子材料,那么就是儿童神经外科手术的优佳产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由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颅骨瓣复位连接固定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包括平片1和柱体2,所述平片和柱体的材料均为高分子材料,所述平片沿水平方向设置,该平片的水平两端的下表面上对称设置柱体,两个柱体的底部均相对向内部内收4,内收的角度均为10-90度角,较优地,所述内收的角度均为45度。本装置包括平片和柱体,平片的水平两端的下表面上对称设置柱体,两个柱体的底部均相对向内部内收,内收设计是利用高分子材料潜在的记忆特性及回弹特性,目的是增加柱体嵌入在骨缝边缘预钻好的小孔内的咬合力,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分别在距离颅骨缝边缘约3.5毫米处(根据两端矩形或圆柱体间距选择钻孔位置)用气钻或自攻钻头预钻直径为2.5毫米的朝颅骨缝内倾斜的两个小孔;然后将内收的矩形柱体或圆柱体分别嵌入钻好的小孔,从而实现局部连接固定的作用;该装置起到了连接固定复位的颅骨瓣,回避了使用传统的钛连接片及钛钉连接固定后影响核磁检查的问题。本装置的平片和柱体的材料均为可吸收高分子材料,那么该装置同样适合于儿童患者,给神经外科医生提供了一种可用于儿童的颅骨瓣复位固定产品,使用操作简便,并提高了手术治疗的远期效果,扩大了该装置的使用范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平片为扁平的矩形体,长为3-30毫米,宽为1-15毫米,厚度为0.1-10毫米;所述柱体为矩形柱体或圆柱体,所述矩形柱体的宽度或圆柱体的直径与平片的宽度一致,均为1-15毫米,矩形柱体厚度或圆柱体的直径为2-10毫米,矩形柱体或圆柱体的实际长度为2-20毫米。较优地,所述平片的矩形体的长为10毫米,宽为3毫米,厚度为1毫米,1毫米的厚度既可以达到一定的强度,而且贴覆于颅骨表面也不会显得凸起感,所述平片的边缘被进行了斜坡处理,能够使扁平的矩形体贴覆在颅骨表面的切迹更微小;所述矩形柱体的宽度或圆柱体的直径与平片的宽度一致,均为3毫米,矩形柱体厚度或圆柱体的直径为2.5毫米,矩形柱或圆柱体的实际长度为5.5毫米,该长度通常小于颅骨厚度2-3毫米,防止嵌入柱体突破颅骨而刺激硬膜外组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矩形柱体的内收侧面上设置有倒齿或圆柱体的表面设有螺纹3,矩形柱体或圆柱体的末梢0.5-3毫米处有缩小渐变,渐变角度为5-35度,末梢直径为0.5-5毫米。较优地,所述矩形柱体或圆柱体的末梢1.5毫米处有缩小渐变,渐变角度为10度,末梢直径为2毫米。本技术装置的缩小渐变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嵌入及防止滑脱,增强了该装置固定的稳定程度,同时固定后的颅骨瓣不会受到垂直方向的压力,同样也避免了颅内压力临时增加时对脑组织的对抗力,使得固定结果无风险,如果该装置的制作材料为可降解及诱导成骨的高分子材料,那么就是儿童神经外科手术的优佳产品。上述颅骨瓣复位连接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为:选择一种符合医用植入要求的高分子材料通过注塑或精雕而成。选择注塑或精雕的条件是在万级或百级的洁净车间进行,以保证在注塑或精雕过程中的纯度及洁净程度,使得形成的产品符合植入型医疗器械的技术要求。1、选择一种符合医用植入要求的可吸收的高分子材料通过注塑而成。这种可吸收高分子材料可以为聚已酸内酯(PCL)聚合物在体内逐渐降解过程中形成隧道及微孔,便于成骨细胞,长入的成骨细胞分泌骨胶原,分泌的骨胶原(I型胶原)作为成骨的载体支架,体液中的钙离子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颅骨瓣复位连接固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颅骨瓣复位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平片和柱体,所述平片和柱体的材料均为高分子材料,所述平片沿水平方向设置,该平片的水平两端的下表面上对称设置柱体,两个柱体的底部均相对向内部内收,内收的角度均为10‑90度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颅骨瓣复位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平片和柱体,所述平片和柱体的材料均为高分子材料,所述平片沿水平方向设置,该平片的水平两端的下表面上对称设置柱体,两个柱体的底部均相对向内部内收,内收的角度均为10-90度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骨瓣复位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收的角度均为45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骨瓣复位连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片为扁平的矩形体,长为3-30毫米,宽为1-15毫米,厚度为0.1-10毫米;所述柱体为矩形柱体或圆柱体,所述矩形柱体的宽度或圆柱体的直径与平片的宽度一致,均为1-15毫米,矩形柱体厚度或圆柱体的直径为2-10毫米,矩形柱体或圆柱体的实际长度为2-20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颅骨瓣复位连接固定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予刘佰运陈怀萍
申请(专利权)人:胡晓予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