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晓予专利>正文

一种专用于动脉穿刺后使用的压迫止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5037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专用于动脉穿刺后使用的压迫止血装置,包括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固定缝隙口、压迫动脉穿刺出血点的压迫垫、倾斜状凸起、辅助固定环、渐变薄的区域、薄弯曲部位;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末端设置固定缝隙口,中端位置于与人体接触的一面设置压迫动脉穿刺出血点的压迫垫,中端偏前端位置设置渐变薄的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替代人为的持续压迫,便于适合不同粗细肢体的患者,而且便于移动对应压迫部位,同时也减轻了对动脉穿刺部位以外的组织压迫,保证了压迫的稳定性,同时也节约了人力和体力。

A special compression hemostatic device for arterial pun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mpression hemostatic device specially used after arterial puncture, which comprises a bundle belt with discontinuous gap, a fixed gap opening, a compression pad for compressing the bleeding point of arterial puncture, an inclined protrusion, an auxiliary fixing ring, a tapering area and a thin bending part; a fixed gap is arranged at the end of the band with discontinuous gap, and the middle end is located on the side contacting with the human body. The compression pad for the puncture bleeding point of the compression artery was set, and the thinning area was set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middle end. The utility model replaces the artificial continuous compression, is convenient for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es and slender limbs, and is convenient for moving corresponding compression parts, and also reduces the tissue compression outside the artery puncture parts, ensures the stability of compression, and saves human and physical streng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专用于动脉穿刺后使用的压迫止血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护理辅助用品,特别涉及对桡动脉、股动脉等穿刺后的压迫止血装置。该装置尤其适用于在例如血管造影或血管成形手术后进行动脉压迫止血。具体为一种专用于动脉穿刺后使用的压迫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施行特殊检查或治疗,如血气分析,选择性血管造影和心脏介入治疗,心导管置入,血液透析治疗等。手术完成后,在限制出血的同时移除注射器,同时要求在动脉的穿刺的点区域持续施加足够的压力,以及逐步减低压迫力度,直到相关血管止血,该过程需要持续维持半小时至数小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专用于动脉穿刺后使用的压迫止血置。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专用于动脉穿刺后使用的压迫止血装置,包括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固定缝隙口、压迫动脉穿刺出血点的压迫垫、倾斜状凸起、辅助固定环、渐变薄的区域、薄弯曲部位;前端具有间断缝隙束带的长度和数量是对应满足不同粗细肢体拉紧的需求,目的是让该技术装置可以更贴合于肢体,防止因松动移位而未能准确压迫出血点。具有间断缝隙束带的末端设置有固定缝隙口,固定缝隙口设置在具有间断缝隙束带的偏中位置,固定缝隙口防止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的前端穿入后滑脱,保证了本技术装置配戴在患者肢体后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的偏中端位置,并处于与人体接触的一面设置压迫动脉穿刺出血点的压迫垫,压迫动脉穿刺出血点的压迫垫以对动脉穿刺点进行压迫,也保证了压迫过程中的舒适度和稳定性。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的中端偏前端位置设置渐变薄的区域,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中端偏后端位置设置薄弯曲部位,便于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1的贴合拉紧。在薄弯曲部位处设置辅助固定环,使得辅助固定环与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的前部紧密卡扣,防止滑脱,在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末端背离人体皮肤一面设置倾斜状凸起,倾斜状凸起部位的尺寸与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前端上设置的缝隙紧密咬合,倾斜设计是为了防止滑脱。所述压迫动脉穿刺出血点的压迫垫的厚度为5-10毫米,压迫动脉穿刺出血点的压迫垫顺着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末梢方向延伸,在渐变薄的区域的位置按10-30度角度渐变为1-3毫米的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部分,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的长度为10-30厘米。工作原理:压迫动脉穿刺出血点的压迫垫压迫动脉穿刺点后,将束带穿过固定缝隙口,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上的缝隙卡扣到倾斜状凸起上的凸起,根据实际需要卡扣对应合适的位置,为了防止束带卡扣后的滑脱,将束带的前端插入辅助固定环。本技术有益技术效果:替代人为的持续压迫,便于适合不同粗细肢体的患者,而且便于移动对应压迫部位,同时也减轻了对动脉穿刺部位以外的组织压迫,保证了压迫的稳定性,同时也节约了人力和体力。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专用于动脉穿刺后使用的压迫止血装置的整体侧视图。图2为一种专用于动脉穿刺后使用的压迫止血装置的整体正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1、固定缝隙口2、压迫动脉穿刺出血点的压迫垫3、倾斜状凸起4、辅助固定环5、渐变薄的区域6、薄弯曲部位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2,一种专用于动脉穿刺后使用的压迫止血装置,包括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1、固定缝隙口2、压迫动脉穿刺出血点的压迫垫3、倾斜状凸起4、辅助固定环5、渐变薄的区域6、薄弯曲部位7;前端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1的长度和数量是对应满足不同粗细肢体拉紧的需求,目的是让该技术装置可以更贴合于肢体,防止因松动移位而未能准确压迫出血点。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1的末端设置固定缝隙口2,固定缝隙口2防止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1的前端穿入后滑脱,保证了本技术装置配戴在患者肢体后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1的偏中端位置,并处于与人体接触的一面设置压迫动脉穿刺出血点的压迫垫3,压迫动脉穿刺出血点的压迫垫3以对动脉穿刺点进行压迫,也保证了压迫过程中的舒适度和稳定性。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1的中端偏前端位置设置渐变薄的区域6,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1中端偏后端位置设置薄弯曲部位7,便于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1的贴合拉紧。在薄弯曲部位7处设置辅助固定环5,使得辅助固定环5与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1的前部紧密卡扣,防止滑脱,在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1末端背离人体皮肤一面设置倾斜状凸起4,倾斜状凸起4部位的尺寸与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1前端上设置的缝隙紧密咬合,倾斜设计是为了防止滑脱。所述压迫动脉穿刺出血点的压迫垫3的厚度为5-10毫米,压迫动脉穿刺出血点的压迫垫3顺着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1末梢方向延伸,在渐变薄的区域6的位置按10-30度角度渐变为1-3毫米的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1部分,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1的长度为10-30厘米。工作原理:压迫动脉穿刺出血点的压迫垫3压迫动脉穿刺点后,将束带1穿过固定缝隙口2,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1上的缝隙卡扣到倾斜状凸起4上的凸起,根据实际需要卡扣对应合适的位置,为了防止束带1卡扣后的滑脱,将束带1的前端插入辅助固定环5。本技术替代人为的持续压迫,便于适合不同粗细的患者,而且便于移动对应压迫部位,同时也减轻了对动脉穿刺部位以外的组织压迫,保证了压迫的稳定性,同时也节约了人力和体力。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专用于动脉穿刺后使用的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固定缝隙口、压迫动脉穿刺出血点的压迫垫、倾斜状凸起、辅助固定环、渐变薄的区域、薄弯曲部位;前端具有间断缝隙束带的长度和数量是对应满足不同粗细肢体拉紧的需求,具有间断缝隙束带的末端设置有固定缝隙口,固定缝隙口设置在具有间断缝隙束带的偏中位置,并处于与人体接触的一面设置压迫动脉穿刺出血点的压迫垫,压迫动脉穿刺出血点的压迫垫以对动脉穿刺点进行压迫,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的中端偏前端位置设置渐变薄的区域;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的中端偏后端位置设置薄弯曲部位,在薄弯曲部位处设置辅助固定环,使得辅助固定环与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的前部紧密卡扣,防止滑脱,在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末端背离人体皮肤一面设置倾斜状凸起,倾斜状凸起部位的尺寸与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前端上设置的缝隙紧密咬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专用于动脉穿刺后使用的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固定缝隙口、压迫动脉穿刺出血点的压迫垫、倾斜状凸起、辅助固定环、渐变薄的区域、薄弯曲部位;前端具有间断缝隙束带的长度和数量是对应满足不同粗细肢体拉紧的需求,具有间断缝隙束带的末端设置有固定缝隙口,固定缝隙口设置在具有间断缝隙束带的偏中位置,并处于与人体接触的一面设置压迫动脉穿刺出血点的压迫垫,压迫动脉穿刺出血点的压迫垫以对动脉穿刺点进行压迫,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的中端偏前端位置设置渐变薄的区域;具有间断缝隙的束带的中端偏后端位置设置薄弯曲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予李娟
申请(专利权)人:胡晓予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