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修复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0391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7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学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修复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骨修复支架,所述支架为与患者的骨缺损部位的尺寸相匹配的多孔结构。一种骨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00,通过三维设计软件构建所述支架的设计实体;S110,构建多孔矩阵结构构建单元的三维模型;S200,通过三维设计软件,以三维模型的构建单元填充设计实体,将设计实体生产为多孔矩阵结构;S300,通过3D打印机,对多矩阵结构进行打印,得到打印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支架可用于修复骨缺损,能够增强成骨成血管的能力,可植入大段骨缺损处或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灶清除后形成的空腔内,起到生物力学支撑和促进血管及骨组织长入的作用。

A bone repair scaffold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修复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学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骨修复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创伤、感染、肿瘤等疾病造成的大段骨缺损依然是临床治疗的极大难题,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就是移植骨或骨替代材料的无血管性:而体内氧气和营养物质的有效弥散距离只有200um。传统的移植骨以及组织工程骨替代材料大多是没有微循环系统的。移植物的中心区域无法得到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容易导致植骨愈合失败。股骨头坏死是骨科领域的常见且难治性疾病。若未经有效治疗,约80%的患者会在4年内发生股骨头塌陷,继发关节功能障碍,最终患者不得不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人工关节置换的高额费用给患者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而且由于人工关节有一定的寿命,中青年患者的关节置换后往往还面临着关节松动的问题,人工关节翻修将进一步加重经济负担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早期治疗股骨头坏死,以保留患者自身关节的治疗方法一直备受关注。早期清除病灶,使用植入材料填充支撑缺损区域并促进骨再生是目前研究和临床治疗的热点之一。既往的材料研究中采取了干细胞治疗、人工骨填充材料及支架治疗等,然而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骨修复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与患者的骨缺损部位的尺寸相匹配的多孔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与患者的骨缺损部位的尺寸相匹配的多孔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材料为骨生物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内部具有一个或者两个贯穿支架的孔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结构的孔隙率为70-90%,优选地,所述多孔结构的孔柱的尺寸为:柱宽为100-1000um,孔径为300-3000um,优选地,所述孔柱的柱宽为300um,孔柱的孔径为1000u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圆柱状的多孔钛合金支架,支架的直径为10-12mm,支架的长度为70-130mm,支架内部设有一个贯穿圆柱状结构的孔道,孔道的内径为5-10mm,或者支架内部设有两个贯穿圆柱状结构的孔道,孔道的内径为3-4mm;或者所述支架为立柱状的多孔钛合金支架,支架的尺寸为15×25×15mm3,支架内部设有一个贯穿立柱状结构的孔道,孔道的内径为5-10mm,或者支架内部设有两个贯穿立柱状结构的孔道,孔道的内径为3-5mm。6.一种骨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00,通过三维设计软件构建所述支架的设计实体;S110,构建多孔矩阵结构构建单元的三维模型;S200,通过三维设计软件,以三维模型的构建单元填充设计实体,将设计实体生产为多孔矩阵结构;S300,通过3D打印机,对多矩阵结构进行打印,得到打印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0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张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形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