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干生根打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0259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7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树干生根打孔器,包括:杆状打孔器本体,其一端沿其轴线方向向内凹陷形成管式孔状刀头,另一端沿其周向向外延伸形成击打部;度量装置,其包括量尺、连接件、及通过连接件与量尺连接的按压部,其中,量尺顶面中心处沿其长度方向具有一条状凸起,打孔器本体侧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用于容纳量尺并使条状凸起展现出的第一凹槽,按压部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固接的顶板、竖板、第一中板、第二中板、第一弹簧、及底板,打孔器本体侧壁与第一凹槽远离孔状刀头一端相通并沿其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凹槽,以容纳按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直观的体现出打孔深度,控制打孔深度,避免盲目打孔,方便去除切口内的待去除物质的有益效果。

Stem rooting punch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unk root punch, including: punch rod body, one end along the axis of recessed inward to form a tube shaped hole cutter head, the other end extends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striking department; a measurement device includes scale, connection, and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iece and the the ruler connected to the pressing part, the ruler of the center of the top surface has a convex strip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punch, the side wall of the body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is provided for the first recess for receiving scale and make strip protrusion show, including the press part from top to bottom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roof, riser, first in the plate, the second board, the first spring, and a bottom plate, a punch body side wall and the first groove away from the hole shaped knife head at one end and connected along the groove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second set, to accommodate the press pa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intuitive effect of drilling depth, controlling the depth of drilling, avoiding blind punching, and conveniently removing the material to be removed from the inci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树干生根打孔器
本技术涉及打孔器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树干生根打孔器。
技术介绍
根系是植物体固定于地表,并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等的必要器官,根系生长发育的质量决定着地上部分尤其是收获器官的产品和质量,同时也决定着植物体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效率。为了增强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促进树干在合适的位置萌发生长新根,促进树干生根则需要在树干的合适位置进行打孔去除表皮和韧皮部,目前所使用的打孔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只能沿垂直于树干的方向朝向树干中心做切口,但是切口的深度不能把控;2)、切口完成后还需要额外的工具去除切口内的表皮和韧皮部,操作繁琐也不容易把控,容易由于不当的操作伤及切口的光滑度,而不利于生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树干生根打孔器,其通过度量装置的设置便于控制打孔深度,避免盲目打孔,孔的深度过深,伤及树干木质部,或者孔的深度不够,均不利于树干打孔处愈伤组织的形成,通过可滑动量尺比较直观的体现出打孔深度,使打孔操作更精确,通过旋转刀头的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将切口内的待去除物质通过旋转打孔器进行底部切割,方便去除,避免后期通过额外的工具去除切口内的表皮和韧皮部,操作繁琐也不容易把控,容易由于不当的操作伤及切口的光滑度,而不利于生根,而且旋转刀头与所述打孔器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避免由于旋转刀头的损坏而整个打孔器被废弃。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树干生根打孔器,包括:打孔器本体,其为杆状,所述打孔器本体一端沿其轴线方向向内凹陷形成管式孔状刀头,另一端沿所述打孔器本体的周向向外延伸形成击打部,其中,所述打孔器本体靠近所述孔状刀头上端的侧壁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孔状刀头连通;度量装置,其包括量尺、连接件、及通过连接件与所述量尺连接的按压部,其中,所述量尺顶面中心处沿其长度方向具有一条状凸起,所述打孔器本体侧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用于容纳所述量尺并使所述条状凸起展现出的第一凹槽,所述按压部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固接的顶板、竖板、第一中板、第二中板、第一弹簧、及底板,所述打孔器本体侧壁与所述第一凹槽远离所述孔状刀头一端相通并沿其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凹槽,以容纳所述按压部;其中,所述第二凹槽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侧壁相对设置两块锯齿板,所述竖板的宽度小于两块锯齿板间的距离,按压所述按压部,第一弹簧压缩,所述竖板位于两块锯齿板之间,所述按压部可沿所述第二凹槽滑动,以带动所述量尺滑动,所述第一中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侧壁为锯齿状,其与所述锯齿板的齿轮相配合,所述第二中板的宽度大于两块锯齿板间的距离,松开按压部,所述第二中板的上表面与所述锯齿板的下表面抵接,所述第一中板与所述锯齿板卡合以固定所述按压部;所述连接件包括基板、垂直于所述基板顶面竖直向上设置的两个螺纹杆,所述量尺和所述顶板对接处底面向内凹陷具有容纳所述基板的第三凹槽,所述量尺和所述顶板对应螺纹杆的位置设有使所述螺纹杆穿过的穿孔,并通过螺栓固定。优选的是,所述击打部为圆柱、正棱柱中的一种。优选的是,所述通孔的面积与所述孔状刀头的面积比为0.6-0.8:1,所述通孔靠近所述击打部的一侧的开口朝向所述孔状刀头的方向设置。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凹槽靠近所述孔状刀头刀口的一端距离所述孔状刀头刀口的距离为1-2cm,当所述按压部抵接在所述第二凹槽靠近所述孔状刀头的一侧时,所述量尺靠近所述孔状刀口一侧与所述通孔靠近所述孔状刀头的一侧相抵接,当所述按压部抵接在所述第二凹槽远离所述孔状刀头的一侧时,所述量尺靠近孔状刀头的一端距离所述孔状刀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孔状刀头的深度,所述量尺的条状凸起上刻有刻度,以显示所述量尺靠近孔状刀头的一端距离所述孔状刀头的距离。优选的是,所述的树干生根打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刀头,所述旋转刀头包括:竖切刀,其为三棱柱形,所述竖切刀的其中一条棱设置为刀口;横切刀,其为倒置四棱台形,其顶面沿其长度方向两条侧棱设置为刀口,所述横切刀中心与所述竖切刀刀口相对的侧面旋转固接,当所述横切刀的底面于所述竖切刀刀口相对的侧面旋转重合时,其整体组成三棱柱形,所述横切刀沿其长度一端平行于所述横切刀设置一卡合块,另一端向内凹陷具有第四凹槽,通过第二弹簧弹性连接一伸缩块;其中,所述横切刀和竖切刀的长度等于所述孔状刀头的孔径,所述孔状刀头内壁具有容纳所述卡合块和伸缩块,且使所述竖切刀的刀口与所述孔状刀头的刀口位于同一水平面的第五凹槽。优选的是,所述竖切刀的中心竖直向上设置有一螺杆,所述横切刀中心具有使螺杆穿过的圆孔,并通过螺帽螺接,以实现所述横切刀相对于所述竖切刀的旋转固接。优选的是,垂直于所述第四凹槽底面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伸缩块,按压第二弹簧以使伸缩块完全容纳于所述第四凹槽内,当第二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伸缩块凸出于所述第四凹。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增大击打部面积,使击打力更容易传递至孔状刀头,便于打孔,通孔的设置便于孔状刀头内部的清洗,度量装置的设置便于控制打孔深度,避免盲目打孔,孔的深度过深,伤及树干木质部,或者孔的深度不够,均不利于树干打孔处愈伤组织的形成,通过可滑动量尺比较直观的体现出打孔深度,使打孔操作更精确。第二、通过旋转刀头的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将切口内的待去除物质通过旋转打孔器进行底部切割,方便去除,避免后期通过额外的工具去除切口内的表皮和韧皮部,操作繁琐也不容易把控,容易由于不当的操作伤及切口的光滑度,而不利于生根,而且旋转刀头与所述打孔器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避免由于旋转刀头的损坏而整个打孔器被废弃。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树干生根打孔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量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按压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旋转刀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树干生根打孔器,包括:打孔器本体1,其为杆状,即长条状,所述打孔器本体1一端沿其轴线方向向内凹陷形成管式孔状刀头10,另一端沿所述打孔器本体1的周向向外延伸形成击打部11,其中,所述打孔器本体1靠近所述孔状刀头10上端的侧壁设有一通孔1212,所述通孔1212与所述孔状刀头10连通;度量装置2,其包括量尺20、连接件、及通过连接件与所述量尺20连接的按压部21,其中,所述量尺20顶面中心处沿其长度方向具有一条状凸起200,所述打孔器本体1侧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用于容纳所述量尺20并使所述条状凸起200展现出的第一凹槽13,所述按压部2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的顶板210、竖板211、第一中板212、第二中板、第一弹簧213、及底板214,所述打孔器本体1侧壁与所述第一凹槽13远离所述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树干生根打孔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树干生根打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孔器本体,其为杆状,所述打孔器本体一端沿其轴线方向向内凹陷形成管式孔状刀头,另一端沿所述打孔器本体的周向向外延伸形成击打部,其中,所述打孔器本体靠近所述孔状刀头上端的侧壁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孔状刀头连通;度量装置,其包括量尺、连接件、及通过连接件与所述量尺连接的按压部,其中,所述量尺顶面中心处沿其长度方向具有一条状凸起,所述打孔器本体侧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用于容纳所述量尺并使所述条状凸起展现出的第一凹槽,所述按压部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固接的顶板、竖板、第一中板、第二中板、第一弹簧、及底板,所述打孔器本体侧壁与所述第一凹槽远离所述孔状刀头一端相通并沿其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凹槽,以容纳所述按压部;其中,所述第二凹槽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侧壁相对设置两块锯齿板,所述竖板的宽度小于两块锯齿板间的距离,按压所述按压部,第一弹簧压缩,所述竖板位于两块锯齿板之间,所述按压部可沿所述第二凹槽滑动,以带动所述量尺滑动,所述第一中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侧壁为锯齿状,其与所述锯齿板的齿轮相配合,所述第二中板的宽度大于两块锯齿板间的距离,松开按压部,所述第二中板的上表面与所述锯齿板的下表面抵接,所述第一中板与所述锯齿板卡合以固定所述按压部;所述连接件包括基板、垂直于所述基板顶面竖直向上设置的两个螺纹杆,所述量尺和所述顶板对接处底面向内凹陷具有容纳所述基板的第三凹槽,所述量尺和所述顶板对应螺纹杆的位置设有使所述螺纹杆穿过的穿孔,并通过螺栓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干生根打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孔器本体,其为杆状,所述打孔器本体一端沿其轴线方向向内凹陷形成管式孔状刀头,另一端沿所述打孔器本体的周向向外延伸形成击打部,其中,所述打孔器本体靠近所述孔状刀头上端的侧壁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孔状刀头连通;度量装置,其包括量尺、连接件、及通过连接件与所述量尺连接的按压部,其中,所述量尺顶面中心处沿其长度方向具有一条状凸起,所述打孔器本体侧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用于容纳所述量尺并使所述条状凸起展现出的第一凹槽,所述按压部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固接的顶板、竖板、第一中板、第二中板、第一弹簧、及底板,所述打孔器本体侧壁与所述第一凹槽远离所述孔状刀头一端相通并沿其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凹槽,以容纳所述按压部;其中,所述第二凹槽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侧壁相对设置两块锯齿板,所述竖板的宽度小于两块锯齿板间的距离,按压所述按压部,第一弹簧压缩,所述竖板位于两块锯齿板之间,所述按压部可沿所述第二凹槽滑动,以带动所述量尺滑动,所述第一中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侧壁为锯齿状,其与所述锯齿板的齿轮相配合,所述第二中板的宽度大于两块锯齿板间的距离,松开按压部,所述第二中板的上表面与所述锯齿板的下表面抵接,所述第一中板与所述锯齿板卡合以固定所述按压部;所述连接件包括基板、垂直于所述基板顶面竖直向上设置的两个螺纹杆,所述量尺和所述顶板对接处底面向内凹陷具有容纳所述基板的第三凹槽,所述量尺和所述顶板对应螺纹杆的位置设有使所述螺纹杆穿过的穿孔,并通过螺栓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干生根打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击打部为圆柱、正棱柱中的一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干生根打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面积与所述孔状刀头的面积比为0.6-0.8:1,所述通孔靠近所述击打部的一侧的开口朝向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宁廖惠红朱建华彭宏祥李鸿莉黄宏明李冬波秦献泉邱宏业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