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过载指示波纹尖峰抑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0008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4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过载指示波纹尖峰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恒流源电路,运算放大器P1,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指示灯BL,电感L,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二极管D1以及稳压二极管D2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不光能满足电源电路的使用要求,还能在用电负载过载时通过指示灯进行显示,可在第一时间提示用户用电负载过载的情况,用户不再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去排查造成用电负载停工的异常情况,因此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便利,适合推广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过载指示波纹尖峰抑制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电源过载指示波纹尖峰抑制电路。
技术介绍
电源电路用于连接电源与用电负载,从而将电源供给负载。当负载过载时,电源电路则会断开,以防止损坏电源电路的电子器件和用电负载。电源电路断开后,电源无法给负载供电,负载则会停止工作。由于负载因为异常停止工作则需要排查出现异常的原因,使用时很难第一时间发现电源电路因为用电负载过载而导致电路断开,从而给负载异常停工的排查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过载指示波纹尖峰抑制电路,以期待能在用电负载过载时做出指示,从而可在第一时间提示用户用电负载过载的情况。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源过载指示波纹尖峰抑制电路,主要由恒流源电路,运算放大器P1,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正极经电感L后与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后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1,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2,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源过载指示波纹尖峰抑制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过载指示波纹尖峰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恒流源电路,运算放大器P1,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正极经电感L后与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后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1,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2,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3,串接在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2,串接在电容C1的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4,一端经指示灯BL后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过载指示波纹尖峰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恒流源电路,运算放大器P1,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正极经电感L后与运算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后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1,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2,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3,串接在运算放大器P1的输出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2,串接在电容C1的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4,一端经指示灯BL后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3,P极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5后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P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2,串接在三极管VT2的基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之间的电阻R6,串接在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之间的电阻R7,串接在三极管VT3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8,以及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4组成;所述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其发射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电容C1的正极与电容C2的负极均与恒流源电路相连接,所述电容C4的负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共同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翰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