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波纹尖峰抑制电路的风扇用智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033229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0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波纹尖峰抑制电路的风扇用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控制芯片U2,二极管整流器U1,场效应管MOS,极性电容C9,极性电容C10,二极管D6,二极管D8,电阻R6,分别与控制芯片U2的TRIG管脚和THRE管脚以及CONT管脚相连接的测温控制电路,串接在二极管整流器U1与控制芯片U2之间的开关驱动电路,以及串接在开关驱动电路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其中一个输入端之间的波纹尖峰抑制电路等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通过对环境温度的检测信息来控制风扇的开启与关闭,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能通过环境温度的变化来调节风扇的风力大小,从而确保了本发明专利技术对风扇的智能化控制。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for fan based on ripple peak suppression circui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an spike suppression circuit based on ripple with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main control chip U2, diode rectifier U1, FET MOS, polarity capacitor C9 polarity capacitor C10, diode D6, D8 diode, resistor R6, respectively, temperature control circuit and THRE tube feet the foot and the CONT pin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chip U2 TRIG tube is connected in series between the diode rectifier and U1 control chip U2 switch driver circuit, and connected to the switch between peak ripple on the drive circuit and the diode rectifier U1 one input circuit composed of suppression. The invention can test the inform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to control the fan on and off, and the size of the invention can wind through the change of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to control the fan, thereby ensuring the intelligent control of the invention of the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波纹尖峰抑制电路的风扇用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风扇因能在炎热的夏季给人们带来丝丝凉风,而备受人们的青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风扇的控制系统也在不断的创新,即风扇的控制系统由最初的按键变挡式风力控制系统发展为遥控式风力控制系统,而这两种控制系统都需要人来对风扇的风力进行调节或进行开启与关闭,不能满足人们对智能化的电子产品的要求。因此,提供一种既能对风扇的风力大小进行自动调节,又能自动控制风扇的开启与关闭的风扇控制系统是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风扇控制系统不能对风扇的风力大小进行自动调节,不能自动控制风扇的开启与关闭的缺陷,提供的一种基于波纹尖峰抑制电路的风扇用智能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波纹尖峰抑制电路的风扇用智能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芯片U2,温度传感器WD,二极管整流器U1,场效应管MOS,正极经电阻R18后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后接地的极性电容C10,P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16和电阻R15后与场效应管MOS的漏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8,P极与场效应管MOS的源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7后与控制芯片U2的CONT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6,一端与控制芯片U2的GND管脚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6,正极经电阻R17后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其中一个输入端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9,分别与控制芯片U2的TRIG管脚和THRE管脚以及CONT管脚相连接的测温控制电路,串接在二极管整流器U1与控制芯片U2之间的开关驱动电路,以及串接在开关驱动电路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其中一个输入端之间的波纹尖峰抑制电路组成;所述开关驱动电路还与场效应管MOS的栅极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WD则与测温控制电路相连接;所述测温控制电路还与二极管D6的N极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2的VCC管脚则与外部电源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波纹尖峰抑制电路由放大器P,三极管VT5,正极经电阻R19后与放大器P的正极相连接、负极与开关驱动电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1,负极经电阻R22后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21后与放大器P的负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2,N极与极性电容C12的负极相连接、P极与放大器P的负极相连接后接地的二极管D10,N极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23与放大器P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11,负极经电阻R29后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25后与二极管D11的P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4,N极经电阻R24后与极性电容C14的正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20后与放大器P的正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9,正极与二极管D11的P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6后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3,正极顺次经电阻R28和电阻R27后与二极管D11的P极相连接、负极经电感L2后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5,以及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15的负极相连接后接地的可调电阻R30组成;所述极性电容C15的负极还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其中一个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测温控制电路由三极管VT1,三极管VT2,P极经电阻R2后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3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2,输入端作为温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输出端经温度传感器WD后与稳压二极管D2的N极相连接的开关S,N极经电感L1后与稳压二极管D2的N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后接地的二极管D3,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5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4,正极经热敏电阻RT1后与稳压二极管D2的P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负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正极经可调电阻R4后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P极经热敏电阻RT2后与极性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N极与极性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以及正极与控制芯片U2的TRIG管脚相连接、负极与可调电阻R4的可调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3组成;所述二极管D1的N极与开关S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2的基极与控制芯片U2的THRE管脚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6的N极相连接。所述开关驱动电路由三极管VT3,三极管VT4,单向晶闸管VS,负极经电阻R9后与控制芯片U2的VCC管脚相连接、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P极经可调电阻R13后与单向晶闸管VS的阴极相连接、N极与极性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N极与单向晶闸管VS的调节端相连接、P极经电阻R10后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5,负极经电阻R8后与控制芯片U2的OUT管脚相连接、正极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6,一端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的可调电阻R11,负极经电阻R12后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正极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7,P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接、N极经电阻R14后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7,以及负极与单向晶闸管VS的阳极相连接、正极与稳压二极管D7的P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8组成;所述三极管VT3的基极与控制芯片U2的REST管脚相连接、其集电极则与极性电容C6的负极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7的正极还与场效应管MOS的栅极相连接;所述单向晶闸管VS的阴极与极性电容C11的负极相连接。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际使用效果,所述控制芯片U2则优先采用IC555集成芯片来实现。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能通过对环境温度的检测信息来控制风扇的开启与关闭,并且本专利技术还能通过环境温度的变化来调节风扇的风力大小,从而确保了本专利技术对风扇的智能化控制。(2)本专利技术能将输入电压中谐波进行消除或抑制,并能浪通电流进行抑制,从而确保了本专利技术控制的风扇的风力的稳定性。(3)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芯片U2采用IC555集成芯片来实现,并且该芯片与外部电路相结合,能提高本专利技术对风扇的风力大小和开启与关闭控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波纹尖峰抑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由控制芯片U2,温度传感器WD,二极管整流器U1,场效应管MOS,电阻R6,电阻R7,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极性电容C9,极性电容C10,二极管D6,二极管D8,波纹尖峰抑制电路,测温控制电路,以及开关驱动电路组成。连接时,极性电容C10的正极经电阻R18后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其负极则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后接地。二极管D8的P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其N极则顺次经电阻R16和电阻R15后与场效应管MOS的漏极相连接。二极管D6的P极与场效应管M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波纹尖峰抑制电路的风扇用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波纹尖峰抑制电路的风扇用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控制芯片U2,温度传感器WD,二极管整流器U1,场效应管MOS,正极经电阻R18后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后接地的极性电容C10,P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16和电阻R15后与场效应管MOS的漏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8,P极与场效应管MOS的源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7后与控制芯片U2的CONT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6,一端与控制芯片U2的GND管脚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6,正极经电阻R17后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其中一个输入端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9,分别与控制芯片U2的TRIG管脚和THRE管脚以及CONT管脚相连接的测温控制电路,串接在二极管整流器U1与控制芯片U2之间的开关驱动电路,以及串接在开关驱动电路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其中一个输入端之间的波纹尖峰抑制电路组成;所述开关驱动电路还与场效应管MOS的栅极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WD则与测温控制电路相连接;所述测温控制电路还与二极管D6的N极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2的VCC管脚则与外部电源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波纹尖峰抑制电路的风扇用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控制芯片U2,温度传感器WD,二极管整流器U1,场效应管MOS,正极经电阻R18后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后接地的极性电容C10,P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16和电阻R15后与场效应管MOS的漏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8,P极与场效应管MOS的源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7后与控制芯片U2的CONT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6,一端与控制芯片U2的GND管脚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6,正极经电阻R17后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其中一个输入端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9,分别与控制芯片U2的TRIG管脚和THRE管脚以及CONT管脚相连接的测温控制电路,串接在二极管整流器U1与控制芯片U2之间的开关驱动电路,以及串接在开关驱动电路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其中一个输入端之间的波纹尖峰抑制电路组成;所述开关驱动电路还与场效应管MOS的栅极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WD则与测温控制电路相连接;所述测温控制电路还与二极管D6的N极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2的VCC管脚则与外部电源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波纹尖峰抑制电路的风扇用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尖峰抑制电路由放大器P,三极管VT5,正极经电阻R19后与放大器P的正极相连接、负极与开关驱动电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1,负极经电阻R22后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21后与放大器P的负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2,N极与极性电容C12的负极相连接、P极与放大器P的负极相连接后接地的二极管D10,N极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23与放大器P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11,负极经电阻R29后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25后与二极管D11的P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4,N极经电阻R24后与极性电容C14的正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20后与放大器P的正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9,正极与二极管D11的P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6后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3,正极顺次经电阻R28和电阻R27后与二极管D11的P极相连接、负极经电感L2后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5,以及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15的负极相连接后接地的可调电阻R30组成;所述极性电容C15的负极还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其中一个输入端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波纹尖峰抑制电路的风扇用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控制电路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翰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