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滤尘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9915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4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滤尘电缆,其特征在于: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导体线芯层、半导电内屏蔽层、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半导电外屏蔽层、金属屏蔽层、无纺布包带层、铠装层以及无卤低烟外护套,所述金属屏蔽层包括金属丝层以及包裹在金属丝层外的金属包带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在导体线芯外设置的搬到店内屏蔽层、半导电外屏蔽层以及金属屏蔽层均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以及磁场屏蔽的作用,从而提升导体线芯在电力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金属屏蔽层有金属丝层和金属包带层的结合,能够达到全方位的屏蔽效果,且效果持久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流滤尘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力输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直流滤尘电缆。
技术介绍
近几年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国家对防火工作的逐渐重视,人们的安全意识的逐步提高。为了提高电力线路的安全等级,减少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及损失,国家建设部、公安部以及一些地方政府相继颁布了一些电气设计规范,并明确规定在一些重要的电缆线路或场所宜采用耐火电缆。公告号为CN202258449U的中国专利轨道交通用直流1500V无卤聚烯烃软电缆,由内到外是由线芯导体、绝缘层和外护套构成,线芯导体为软结构铜导体,所述外护套是由交联型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材料制成。绝缘层是由阻燃乙丙绝缘材料制成。绝缘层的外围绕包有一层无卤阻燃带。由于外护套采用交联型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护套,并且绝缘层采用阻燃乙丙绝缘材料进行绝缘,大大提高了电缆的阻燃能力,使电缆更加安全可靠。在当前电磁频谱日趋密集、单位体积内电磁功率密度急剧增加、高低电平器件或设备大量混合使用等因素而导致设备及系统电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而上述的电缆屏蔽能力较弱,电力传输的稳定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流滤尘电缆,具有良好的屏蔽能力,保持电力传输的稳定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直流滤尘电缆,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导体线芯层、半导电内屏蔽层、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半导电外屏蔽层、金属屏蔽层、无纺布包带层、铠装层以及无卤低烟外护套,所述金属屏蔽层包括金属丝层以及包裹在金属丝层外的金属包带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导体线芯外设置的搬到店内屏蔽层、半导电外屏蔽层以及金属屏蔽层均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以及磁场屏蔽的作用,从而提升导体线芯在电力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金属屏蔽层有金属丝层和金属包带层的结合,能够达到全方位的屏蔽效果,且效果持久稳定。在无纺布包带的作用下,实现对金属包带层的包裹作用,使金属包带层不易散开,从而进行良好的屏蔽作用。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和无卤低烟外护套均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从而提升电缆的阻燃效果。在铠装层的作用下能够提升电缆的结构强度,在遇到冲击力时不易发生断裂的现象,从而提升电缆的耐久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丝层由多根排列设置的铜丝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丝层由铜丝排列设置形成,而铜丝为优良的导体,具有良好的电磁以及辐射屏蔽效果,从而提升电缆的电磁屏蔽以及辐射屏蔽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铜丝螺旋缠绕在所述半导电外屏蔽层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铜丝螺旋缠绕在半导电外屏蔽层上,使得铜丝的位置不易发生偏移,从而提升铜丝的稳定性和均度,保持良好的屏蔽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铜丝的截面呈圆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铜丝的截面呈圆形,保证铜丝的柔度,在进行生产时能够方便地进行缠绕,提升生产效率,并且对于铜丝在受到不同方向的作用力时,能将作用力分解到各个部位,使得铜丝不易断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包带层内侧设置有软性隔离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性隔离层的设置实现对金属包带层和金属丝层之间的隔离作用,电缆在运动的时候能够减少金属丝层和金属包带层之间的磨损,保持良好的屏蔽性能。软性隔离层具有较好的柔软度,金属丝层的部分会嵌入到软性隔离层中,保持软性隔离层的位置稳定性,能够保持良好的屏蔽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软性隔离层为阻燃橡胶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燃橡胶层的柔度适中,能够在保持隔离效果的同时实现对金属丝层的位置限定,并且其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能够提升电缆的阻燃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包带层由铜带绕包形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铜带绕包形成金属包带层,使得金属包带层具有良好的柔软度,能够方便地进行弯折,便于电缆的铺装,兵器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能够方便地包裹在金属丝层上,提升操作的生产的便捷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铠装层由多根排列设置的铝丝组成,相邻的铝丝之间相互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列设置的铝丝作为铠装层,使得电缆保持良好的结构强度,在受到作用力时不易发生断裂的现象,并且铝丝具有较好的柔软度,在电缆进行铺装时能够方便地进行弯折,从而提升铺装的便捷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半导电内屏蔽层、半导电外屏蔽层以及金属屏蔽层的结合,对导体线芯层进行电磁屏蔽以及辐射屏蔽,提升电缆在电力输送时的稳定性,金属屏蔽层有金属丝层和金属包带层组成进一步提升屏蔽效果。金属丝层由排列设置的铜丝缠绕在半导电外屏蔽层上形成以及金属包带层有铜带绕包形成没事的金属屏蔽层具有良好的柔软度,能够适应电缆的弯折,便于进行铺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金属包带层和软性隔离层之间结合的示意图。图中:1、导体线芯层;2、半导电内屏蔽层;3、交联聚乙烯绝缘层;4、半导电外屏蔽层;5、金属屏蔽层;51、金属丝层;52、金属包带层;6、无纺布包带层;7、铠装层;8、无卤低烟外护套;9、软性隔离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直流滤尘电缆,如图1所示,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导体线芯层1、半导电内屏蔽层2、交联聚乙烯绝缘层3、半导电外屏蔽层4、金属屏蔽层5、无纺布包带层6、铠装层7以及无卤低烟外护套8组成,电缆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以及辐射屏蔽能力,并且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如图1所示,半导电内屏蔽层2和半导电外屏蔽层4均由联合碳化化学及塑料技术公司专利技术的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电缆能够稳定地进行电力传输。如图1所示,在金属屏蔽层5的作用下能够进一步提升电缆的屏蔽效果,其由金属丝层51和包裹在金属丝层51外的金属包带层52结合组成,金属丝层51包括多根排列设置的铜丝,铜丝螺旋缠绕在半导电屏蔽层上,铜丝为优良的导体,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以及辐射屏蔽效果,从而提升电缆的屏蔽效果,铜丝螺旋缠绕在半导电外屏蔽层4上,使得铜丝的位置不易发生偏移,从而提升铜丝的稳定性和均度,保持良好的屏蔽效果。如图1所示,铜丝的截面呈圆形,使得铜丝的柔度,便于进行弯折,并且在进行生产时能够方便地进行缠绕,提升生产效率。当铜丝受到不同方向的作用力时,能将作用力分解到各个部位,使得铜丝不易断裂,保持稳定的屏蔽效果。如图1和图2所示,金属包带层52内侧设置有软性隔离层9,实现对金属包带层52和金属丝层51之间的隔离,能够减少两者之间的磨损,保持稳定地屏蔽效果。金属包带层52在对金属丝层51进行包裹时,由于软性隔离层9具有一定的柔软度,所以金属丝层51的部分会嵌入到软性隔离层9内,从而对金属丝层51的位置进行限定,保持金属丝层51的稳定性,保持良好的屏蔽效果。本实施例中的软性隔离层9为阻燃橡胶层,其具有适量的柔软度,能够在对金属丝层51稳定包裹的同时实现对金属丝层51的位置限定,保持金属丝层51的位置稳定。并且阻燃橡胶层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提升电缆的阻燃效果。如图1所示,金属包带层52由铜带绕包形成,通过铜带绕包的方式提升加工的便捷度,并且能够能够牢固地实现对金属丝层51的包裹,提升金属丝层51的稳定性。如图1所示,铠装层7由多根间隔排列的铝丝,并且相邻的铝丝之间相互抵触,能够形成致密的保护层,使得电缆保持良好的结构强度,在受到作用力时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直流滤尘电缆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流滤尘电缆,其特征在于: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导体线芯层(1)、半导电内屏蔽层(2)、交联聚乙烯绝缘层(3)、半导电外屏蔽层(4)、金属屏蔽层(5)、无纺布包带层(6)、铠装层(7)以及无卤低烟外护套(8),所述金属屏蔽层(5)包括金属丝层(51)以及包裹在金属丝层(51)外的金属包带层(5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滤尘电缆,其特征在于: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导体线芯层(1)、半导电内屏蔽层(2)、交联聚乙烯绝缘层(3)、半导电外屏蔽层(4)、金属屏蔽层(5)、无纺布包带层(6)、铠装层(7)以及无卤低烟外护套(8),所述金属屏蔽层(5)包括金属丝层(51)以及包裹在金属丝层(51)外的金属包带层(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滤尘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层(51)由多根排列设置的铜丝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流滤尘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铜丝螺旋缠绕在所述半导电外屏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林罗风魁黄付环赵丹丹潘永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胜华电缆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胜华电缆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