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洪君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管理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9896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4 0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管理模块。所述的模块底壳上套有保护罩,所述的模块底壳内设有导电闪接腔;所述的导电闪接腔中间位置开有方槽,方槽内承插有温度传感棒;所述的导电闪接腔内以方槽为轴对称,分别设有银质触点a、银质触点b;所述的模块底壳一侧底部横向融合有电极输入a,电极输入a中间位置与银质触点a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大电流接触底板底部设有若干个导电接触点;电池管理芯片板、大电流接触底板侧面开有的导电接触槽内壁上设有线路接触孔排;线路接触孔排通过插头及导线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接;电极输入a、电极输入b分别接入负载的正极电极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当电源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全极断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管理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管理模块。
技术介绍
电池管理系统,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是连接车载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的重要纽带,其主要功能包括:电池物理参数实时监测;电池状态估计;在线诊断与预警;充、放电与预充控制;均衡管理和热管理等。二次电池存在下面的一些缺点,如存储能量少、寿命短、串并联使用问题、使用安全性、电池电量估算困难等。电池的性能是很复杂的,不同类型的电池特性亦相差很大。电池管理系统(BMS)主要就是为了能够提高电池的利用率,防止电池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监控电池的状态。随着电池管理系统的发展,也会增添其它的功能。一般而言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要实现以下几个功能:1.准确估测动力电池组的荷电状态:准确估测动力电池组的荷电状态,即电池剩余电量,保证SOC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防止由于过充电或过放电对电池的损伤,从而随时预报混合动力汽车储能电池还剩余多少能量或者储能电池的荷电状态。2.动态监测动力电池组的工作状态: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实时采集电动汽车蓄(应该为动力电池组)电池组中的每块电池的端电压和温度、充放电电流及电池包总电压,防止电池发生过充电或过放电现象。同时能够及时给出电池状况,挑选出有问题的电池,保持整组电池运行的可靠性和高效性,使剩余电量估计模型的实现成为可能。除此以外,还要建立每块电池的使用历史档案,为进一步优化和开发新型电、充电器、电动机等提供资料,为离线分析系统故障提供依据。3.单体电池间、电池组间的均衡:即在单体电池、电池组间进行均衡,使电池组中各个电池都达到均衡一致的状态。电池均衡一般分为主动均衡、被动均衡。目前已投入市场的BMS,大多采用的是被动均衡。均衡技术是目前世界正在致力研究与开发的一项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目前的电池管理系统,即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基本上都是采用电子温度传感,而且在电源出现问题的时候也不是全极断电,因此在系统安全程度上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管理模块,是
技术介绍
中所指出的进一步提升完善电池管理系统的模块。本专利技术解决其上述的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管理模块,其主要构造有:保护罩、电池管理芯片板、导电接触槽、大电流接触底板、电路通道、模块底壳、导电闪接腔、银质触点a、银质触点b、温度传感棒、测温孔、电极输入a、电极输入b,所述的模块底壳上套有保护罩,所述的模块底壳内设有导电闪接腔;所述的导电闪接腔中间位置开有方槽,方槽内承插有温度传感棒;所述的导电闪接腔内以方槽为轴对称,分别设有银质触点a、银质触点b;所述的模块底壳一侧底部横向融合有电极输入a,电极输入a中间位置与银质触点a相连接;所述的模块底壳另一侧底部横向融合有电极输入b,电极输入b中间位置与电极输入b相连接;所述的导电闪接腔一侧开有缺口;所述的导电闪接腔中间位置背面开有测温孔;所述的电池管理芯片板与大电流接触底板之间通过导电接触槽相连接,并且电池管理芯片板、大电流接触底板同侧均开有导电接触槽;所述的电池管理芯片板、大电流接触底板形态大小相同,并且均可以安置于导电闪接腔内;所述的大电流接触底板底部设有若干个导电接触点;所述的电池管理芯片板、大电流接触底板侧面开有的导电接触槽内壁上设有线路接触孔排;所述的线路接触孔排通过插头及导线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的电极输入a、电极输入b分别接入负载的正极电极。进一步地,所述的大电流接触底板底部设有6-12个导电接触点。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池管理芯片板顶部设有弧度标识。进一步地,所述的银质触点a、银质触点b的面积相同,且面积大小均导电接触点的5-12倍。进一步地,所述的导电接触点上设有纯银涂层。进一步地,所述的银质触点a、银质触点b之间的中心距离为3.5-5厘米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的温度传感棒的测温范围为40-120摄氏度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池管理芯片板内设有12-48路的电池组单体管理芯片。进一步地,所述的大电流接触底板内置有热断路开关。进一步地,所述的保护罩、模块底壳均包裹有阻燃涂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大电流接触底板底部设有若干个导电接触点;电池管理芯片板、大电流接触底板侧面开有的导电接触槽内壁上设有线路接触孔排;线路接触孔排通过插头及导线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接;电极输入a、电极输入b分别接入负载的正极电极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当电源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全极断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管理模块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管理模块的仰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管理模块的核心件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管理模块的模块底壳。。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管理模块的电池管理芯片板、大电流接触底板的结构图。图中1-保护罩,2-电池管理芯片板,21-导电接触槽,3-大电流接触底板,4-电路通道,5-模块底壳,51-导电闪接腔,52-银质触点a,53-银质触点b,54-温度传感棒,55-测温孔,6-电极输入a,7-电极输入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管理模块,其主要构造有:保护罩1、电池管理芯片板2、导电接触槽21、大电流接触底板3、电路通道4、模块底壳5、导电闪接腔51、银质触点a52、银质触点b53、温度传感棒54、测温孔55、电极输入a6、电极输入b7,所述的模块底壳5上套有保护罩1,所述的模块底壳5内设有导电闪接腔51;所述的导电闪接腔51中间位置开有方槽,方槽内承插有温度传感棒54;所述的导电闪接腔51内以方槽为轴对称,分别设有银质触点a52、银质触点b53;所述的模块底壳5一侧底部横向融合有电极输入a6,电极输入a6中间位置与银质触点a52相连接;所述的模块底壳5另一侧底部横向融合有电极输入b7,电极输入b7中间位置与电极输入b7相连接;所述的导电闪接腔51一侧开有缺口;所述的导电闪接腔51中间位置背面开有测温孔55;所述的电池管理芯片板2与大电流接触底板3之间通过导电接触槽21相连接,并且电池管理芯片板2、大电流接触底板3同侧均开有导电接触槽21;所述的电池管理芯片板2、大电流接触底板3形态大小相同,并且均可以安置于导电闪接腔51内;所述的大电流接触底板3底部设有若干个导电接触点;所述的电池管理芯片板2、大电流接触底板3侧面开有的导电接触槽21内壁上设有线路接触孔排;所述的线路接触孔排通过插头及导线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的电极输入a6、电极输入b7分别接入负载的正极电极。所述的大电流接触底板3底部设有6-12个导电接触点。所述的电池管理芯片板2顶部设有弧度标识。所述的银质触点a52、银质触点b53的面积相同,且面积大小均导电接触点的5-12倍。所述的导电接触点上设有纯银涂层。所述的银质触点a52、银质触点b53之间的中心距离为3.5-5厘米之间。所述的温度传感棒54的测温范围为40-120摄氏度之间。所述的电池管理芯片板2内设有12-48路的电池组单体管理芯片。所述的大电流接触底板3内置有热断路开关。所述的保护罩1、模块底壳5均包裹有阻燃涂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管理模块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管理模块,其主要构造有:保护罩(1)、电池管理芯片板(2)、导电接触槽(21)、大电流接触底板(3)、电路通道(4)、模块底壳(5)、导电闪接腔(51)、银质触点a(52)、银质触点b(53)、温度传感棒(54)、测温孔(55)、电极输入a(6)、电极输入b(7),其特征在于:模块底壳(5)上套有保护罩(1),所述的模块底壳(5)内设有导电闪接腔(51);所述的导电闪接腔(51)中间位置开有方槽,方槽内承插有温度传感棒(54);所述的导电闪接腔(51)内以方槽为轴对称,分别设有银质触点a(52)、银质触点b(53);所述的模块底壳(5)一侧底部横向融合有电极输入a(6),电极输入a(6)中间位置与银质触点a(52)相连接;所述的模块底壳(5)另一侧底部横向融合有电极输入b(7),电极输入b(7)中间位置与电极输入b(7)相连接;所述的导电闪接腔(51)一侧开有缺口;所述的导电闪接腔(51)中间位置背面开有测温孔(55);所述的电池管理芯片板(2)与大电流接触底板(3)之间通过导电接触槽(21)相连接,并且电池管理芯片板(2)、大电流接触底板(3)同侧均开有导电接触槽(21);所述的电池管理芯片板(2)、大电流接触底板(3)形态大小相同,并且均可以安置于导电闪接腔(51)内;所述的大电流接触底板(3)底部设有若干个导电接触点;所述的电池管理芯片板(2)、大电流接触底板(3)侧面开有的导电接触槽(21)内壁上设有线路接触孔排;所述的线路接触孔排通过插头及导线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的电极输入a(6)、电极输入b(7)分别接入负载的正极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管理模块,其主要构造有:保护罩(1)、电池管理芯片板(2)、导电接触槽(21)、大电流接触底板(3)、电路通道(4)、模块底壳(5)、导电闪接腔(51)、银质触点a(52)、银质触点b(53)、温度传感棒(54)、测温孔(55)、电极输入a(6)、电极输入b(7),其特征在于:模块底壳(5)上套有保护罩(1),所述的模块底壳(5)内设有导电闪接腔(51);所述的导电闪接腔(51)中间位置开有方槽,方槽内承插有温度传感棒(54);所述的导电闪接腔(51)内以方槽为轴对称,分别设有银质触点a(52)、银质触点b(53);所述的模块底壳(5)一侧底部横向融合有电极输入a(6),电极输入a(6)中间位置与银质触点a(52)相连接;所述的模块底壳(5)另一侧底部横向融合有电极输入b(7),电极输入b(7)中间位置与电极输入b(7)相连接;所述的导电闪接腔(51)一侧开有缺口;所述的导电闪接腔(51)中间位置背面开有测温孔(55);所述的电池管理芯片板(2)与大电流接触底板(3)之间通过导电接触槽(21)相连接,并且电池管理芯片板(2)、大电流接触底板(3)同侧均开有导电接触槽(21);所述的电池管理芯片板(2)、大电流接触底板(3)形态大小相同,并且均可以安置于导电闪接腔(51)内;所述的大电流接触底板(3)底部设有若干个导电接触点;所述的电池管理芯片板(2)、大电流接触底板(3)侧面开有的导电接触槽(21)内壁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君汤承龙雷斯涵杨涵陈旭辉
申请(专利权)人:刘洪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