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理教学用小孔成像演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教学用具
,具体为一种物理教学用小孔成像演示装置。
技术介绍
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墙体与物之间,墙体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影,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墙体上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种现象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在物理课堂上,我们常常会通过器材进行小孔成像的实验,目前的课堂实验中,一般放好蜡烛、小孔屏和毛玻璃屏。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和屏的高度,使蜡烛的火焰、小孔和毛玻璃屏的中心大致在一条直线上。蜡烛和小孔屏的距离不宜过大。调整后,可以在毛玻璃屏上看到蜡烛火焰倒立的实像,移动蜡烛或毛玻璃屏的位置,可以看到,蜡烛距小孔越近或毛玻璃屏距小孔越远,得到的像越大,这个实验至少向我们提出了三个问题:小孔成的像为什么是倒立的,像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像的清晰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为了说明这些问题,我们把蜡烛的火焰看成是由许多小发光点组成的,每个发光点都向四面八方发射着光。总会有一小束光,笔直地穿过小孔,在白纸上形成一个小光斑。烛焰上的每一个发光点都会在白纸上形成一个对应的光斑,全部光斑在白纸上就组成了一个烛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理教学用小孔成像演示装置,包括第一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1)的一侧通过活动销(2)活动连接有第二盒体(3),所述第一盒体(1)内壁的一侧面卡接有第一轴承(4),所述第一轴承(4)内插接有第一螺杆(5),所述第一螺杆(5)的一端贯穿第一盒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手柄(6),所述第一盒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夹层(7),所述第一夹层(7)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通槽(8),所述第一通槽(8)内卡接有第一滑块(9),所述第一滑块(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10),所述第一齿条(10)与第一螺杆(5)啮合,所述第一滑块(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U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理教学用小孔成像演示装置,包括第一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1)的一侧通过活动销(2)活动连接有第二盒体(3),所述第一盒体(1)内壁的一侧面卡接有第一轴承(4),所述第一轴承(4)内插接有第一螺杆(5),所述第一螺杆(5)的一端贯穿第一盒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手柄(6),所述第一盒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夹层(7),所述第一夹层(7)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通槽(8),所述第一通槽(8)内卡接有第一滑块(9),所述第一滑块(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10),所述第一齿条(10)与第一螺杆(5)啮合,所述第一滑块(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U形座(11),所述第一U形座(11)的内壁插接有第一转轴(12),所述第一转轴(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3),所述螺纹杆(13)上螺纹连接有内螺纹柱(14),所述内螺纹柱(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烛台(15),所述第二盒体(3)内壁的一侧面卡接有第二轴承(16),所述第二轴承(16)内插接有第二螺杆(17),所述第二螺杆(17)的一端贯穿第二盒体(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手柄(18),所述第二盒体(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夹层(19),所述第二夹层(19)的表面开设有第二通槽(20),所述第二通槽(20)内卡接有第二滑块(21),所述第二滑块(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22),所述第二齿条(22)与第二螺杆(17)啮合,所述第二滑块(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U形座(23),所述第二U形座(23)的内壁插接有第二转轴(24),所述第二转轴(2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5),所述支撑杆(2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毛玻璃屏(26),所述第二盒体(3)的内壁插接有第三转轴(27),所述第三转轴(27)的表面通过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泽波,张杰,毛永远,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柯桥韩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