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9636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22:59
一种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基台、底座、上盖、夹板、气管接头、电磁阀、第一紧固件及第二紧固件及调节螺栓;所述电磁阀通过气管连接于所述气管接头上,所述气管接头通过气管连接于底座的第一主体部并与所述定位孔连通,所述底座通过第一主体部固定于基台上;所述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卡持于第一凹槽内,且所述第一卡持槽及第二卡持槽拼接形成有收容槽;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将所述上盖与底座固定在一起,且所述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拼接在一起并将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共同卡持于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内;所述调节螺栓转动连接于穿孔上;所述第二紧固件将所述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固定在一起,且所述第二紧固件位于穿孔两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锂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能源,已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锂电池的气密性检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现有的检测装置采用多个检测探头分别进气进行检测,每个检测探头在测试过程中均要进行安装调试,所花费时间较长,易出故障。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来克服以上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测试精准,维护简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基台、底座、上盖、夹板、气管接头、电磁阀、第一紧固件及第二紧固件及调节螺栓;所述底座包括第一主体部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两端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及第一延伸部凹陷延伸形成有连续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有一个定位孔;所述上盖包括第二主体部及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部两端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主体部及第二延伸部凹陷延伸形成有连续且对应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开设有一个贯穿所述第二主体部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还设有一对保护垫;所述夹板包括第一夹板及对应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台、底座、上盖、夹板、气管接头、电磁阀、第一紧固件及第二紧固件及调节螺栓;所述底座包括第一主体部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两端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及第一延伸部凹陷延伸形成有连续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有一个定位孔;所述上盖包括第二主体部及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部两端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主体部及第二延伸部凹陷延伸形成有连续且对应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开设有一个贯穿所述第二主体部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还设有一对保护垫;所述夹板包括第一夹板及对应于所述第一夹板的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凹陷延伸形成有对应于所述定位孔的第一卡持槽,所述第一夹板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台、底座、上盖、夹板、气管接头、电磁阀、第一紧固件及第二紧固件及调节螺栓;所述底座包括第一主体部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两端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及第一延伸部凹陷延伸形成有连续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有一个定位孔;所述上盖包括第二主体部及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部两端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主体部及第二延伸部凹陷延伸形成有连续且对应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开设有一个贯穿所述第二主体部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还设有一对保护垫;所述夹板包括第一夹板及对应于所述第一夹板的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凹陷延伸形成有对应于所述定位孔的第一卡持槽,所述第一夹板开设有一个与所述第一卡持槽连通的穿孔,所述第二夹板凹陷延伸形成有对应于所述第一卡持槽的第二卡持槽;所述电磁阀通过气管连接于所述气管接头上,所述气管接头通过气管连接于所述底座的第一主体部并与所述定位孔连通,所述底座通过第一主体部固定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传官邓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沃泰通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