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9462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21:47
一种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整流板和滤油网,整流板的周围与集烟罩之间形成油烟的外周吸入口,滤油网设于整流板上,滤油网包括固定滤油网和活动滤油网,固定滤油网与活动滤油网分为上下两层分布,固定滤油网与活动滤油网之间的油网间隙形成油烟的中央吸入口,还包括有用来驱动活动滤油网相对固定滤油网上下移动以调节油网间隙的间隙调节机构。该吸油烟机通过在整流板中央设置油网间隙可调的滤油网,在小油烟工况下,大部分油烟会依据最短路径从滤油网吸入油烟机内部,大油烟或者有油烟逃逸的时候,油烟往外扩散到整流板边缘,还可以从外周吸入口被吸入,且油网间隙可调设计有助于兼顾中央吸入口与四周吸入口的负压分布,大大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油烟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油烟机。
技术介绍
吸油烟机是人们日常做菜吸油烟必备的电器,传统吸油烟机从中间滤油网处吸入烟气,对逃逸油烟拉笼效果很差;后来演化出整流板式周围进气,虽然,采用周围进气可以加强对外围逃逸油烟的吸拉能力,但是,吸油烟的路径变长,在大油烟环境下,油烟反而容易在整流板下聚聚,影响用户体验。目前,现有技术中公开有具有组合进风口的吸油烟机,如申请号为201611129969.4(申请公布号为CN10648219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所公开的《一种同时具备上、下进风口的L型吸油烟机》,该吸油烟机包括负压源和主体架,主体架为倒L型,主体架上设置有进风口且主体架内部设置有供空气流动的腔体,负压源安装在主体架上并通过产生负压使进风口抽入空气,并使抽入的空气流经腔体,最终从负压源一端排出,进风口仅包括上进风口和下进风口,下进风口设置于主体架L型结构的内凹表面且位于主体架的下部,内凹表面中顶部的面朝向主体架内设置有回流凹槽,上进风口设置于回流凹槽中远离主体架向下延伸部分的表面上,该吸油烟机的抽油烟效果好,能够更好地防止油烟溢出、降低对底部排风口的抽油烟效果影响。虽然,上述L型吸油烟机具有上进风口和下进风口两个组合吸入口,但是其无法根据烹饪状态调节进气面积,无法兼顾上进风口与下进风口的负压分布,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具有组合吸入口并能调节进气面积的吸油烟机。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整流板和滤油网,所述整流板的周围与集烟罩之间形成油烟的外周吸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油网设于所述整流板上,所述滤油网包括固定滤油网和活动滤油网,所述固定滤油网与活动滤油网分为上下两层分布,固定滤油网与活动滤油网之间的油网间隙形成油烟的中央吸入口,还包括有用来驱动活动滤油网相对固定滤油网上下移动以调节油网间隙的间隙调节机构。优选地,所述滤油网设于所述整流板的中央。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滤油网和活动滤油网均为平板结构。间隙调节机构可以有多种结构,优选地,所述的间隙调节机构包括驱动器和安装在驱动器输出端上的滑块,所述驱动器安装在所述整流板的背面,所述滑块在驱动器的驱动下作水平移动,所述固定滤油网设于整流板上,所述活动滤油网设于固定滤油网的上方,所述滑块的前端插入固定滤油网与活动滤油网之间,所述活动滤油网在滑块的作用下相对固定滤油网作上下移动。为了使滑块水平移动时能带动活动滤油网作上下移动,所述滑块的前端具有与活动滤油网相抵的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自后向前斜向下倾斜。为了使活动滤油网移动更为平稳,在所述固定滤油网上安装有竖向设置的导向柱,在所述活动滤油网的对应位置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柱插入对应的导向孔内。为了避免蜗壳底部油滴穿孔滴落,所述固定滤油网上的滤油孔与活动滤油网的滤油孔的竖向投影面相互完全错开。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滤油网具有间隔平行分布的第一滤油条,所述活动滤油网具有间隔平行分布的第二滤油条,所述第一滤油条之间的滤油孔在活动滤油网上的竖向投影面落入所述的第二滤油条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固定滤油网与整流板为一体成型件。采用一体成型件,结构更为简单。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整流板的中央开有安装孔,所述的固定滤油网与所述安装孔相适配并安装在所述的整流板上。比如,固定滤油网可以焊接在整流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吸油烟机通过在整流板上设置油网间隙可调的滤油网,在小油烟工况下,由于油烟聚集少,大部分油烟会依据最短路径从中间的滤油网吸入油烟机内部,大油烟或者有油烟逃逸的时候,油烟往外扩散到整流板边缘,但由于整流板四周还有较强负压分布,因此,还可以从周围一圈吸入口被吸入,继续拉笼逃逸油烟,并且,可调整的内网与外网间隙设计有助于兼顾中央吸入口与四周吸入口的负压分布,从而大大提升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流板和滤油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不存在间隙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存在油网间隙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1、整流板2和滤油网。其中,整流板2固定在集烟罩1上,整流板2的周围与集烟罩1之间形成油烟的外周吸入口;滤油网设于整流板2的中央,滤油网具体包括固定滤油网3和活动滤油网4,固定滤油网3和活动滤油网4均为平板结构并分为上下两层分布,固定滤油网3与活动滤油网4之间的油网间隙形成油烟的中央吸入口。本实施例中,固定滤油网3与整流板2为一体成型件,活动滤油网4设于固定滤油网3的上方。在固定滤油网3上安装有竖向设置的导向柱31,在活动滤油网4的对应位置设有导向孔41,导向柱31插入对应的导向孔41内,使得活动滤油网4能相对固定滤油网3平稳地作上下移动。本实施例中,在整流板2上安装有驱动活动滤油网4相对固定滤油网3上下移动以调节油网间隙的间隙调节机构5。该间隙调节机构5包括驱动器51和安装在驱动器输出端上的滑块52,驱动器51安装在整流板2的背面,滑块52在驱动器51的驱动下作水平移动,滑块52的前端插入固定滤油网3与活动滤油网4之间,由于滑块52的前端具有与活动滤油网4相抵的导向斜面521,导向斜面521自后向前斜向下倾斜,因此,滑块52向前移动时,可以带动活动滤油网4向上移动,从而增大油网间隙,滑动向后移动时,活动滤油网4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从而减小间隙。本实施例中,固定滤油网3上的滤油孔与活动滤油网4的滤油孔的竖向投影面相互完全错开。具体地,固定滤油网3具有间隔平行分布的第一滤油条32,活动滤油网4具有间隔平行分布的第二滤油条42,第一滤油条32之间的滤油孔在活动滤油网4上的竖向投影面落入第二滤油条42上。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蜗壳底部油滴穿孔滴落,而且,风机内部的气动噪音的声波经过这种双层滤油网传播出来的时候可以耗散一部分,使得双层滤油网可以形成降噪系统。如图6所示,活动滤油网4向下移动至最低位置时,活动滤油网4与固定滤油网3之间不存在间隙,气流流向如图中箭头所示,此时,油烟只能通过整流板2周围的外周吸入口吸入吸油烟机内部。如图7所示,活动滤油网4向上移动,使活动滤油网4与固定滤油网3之间存在间隙,气流流向如图中箭头所示,此时,油烟既能通过整流板2周围的外周吸入口吸入吸油烟机内部,又能通过油网间隙所形成中央吸入口吸入吸油烟机内部。在小油烟工况下,由于油烟聚集少,大部分油烟会依据最短路径从中间的滤油网吸入油烟机内部,大油烟或者有油烟逃逸的时候,油烟往外扩散到整流板边缘,但由于整流板四周还有较强负压分布,因此,还可以从周围一圈吸入口被吸入,可以继续拉笼逃逸油烟,并且,可调整的内网与外网间隙设计有助于兼顾中央吸入口与四周吸入口的负压分布,从而大大提升用户体验。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前提下,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多种改型或改进,比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吸油烟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1)、整流板(2)和滤油网,所述整流板(2)的周围与集烟罩(1)之间形成油烟的外周吸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油网设于所述整流板(2)上,所述滤油网包括固定滤油网(3)和活动滤油网(4),所述固定滤油网(3)与活动滤油网(4)分为上下两层分布,固定滤油网(3)与活动滤油网(4)之间的油网间隙形成油烟的中央吸入口,还包括有用来驱动活动滤油网(4)相对固定滤油网(3)上下移动以调节油网间隙的间隙调节机构(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1)、整流板(2)和滤油网,所述整流板(2)的周围与集烟罩(1)之间形成油烟的外周吸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油网设于所述整流板(2)上,所述滤油网包括固定滤油网(3)和活动滤油网(4),所述固定滤油网(3)与活动滤油网(4)分为上下两层分布,固定滤油网(3)与活动滤油网(4)之间的油网间隙形成油烟的中央吸入口,还包括有用来驱动活动滤油网(4)相对固定滤油网(3)上下移动以调节油网间隙的间隙调节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滤油网(3)和活动滤油网(4)均为平板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隙调节机构(5)包括驱动器(51)和安装在驱动器输出端上的滑块(52),所述驱动器(51)安装在所述整流板(2)的背面,所述滑块(52)在驱动器(51)的驱动下作水平移动,所述固定滤油网(3)设于整流板(2)上,所述活动滤油网(4)设于固定滤油网(3)的上方,所述滑块(52)的前端插入固定滤油网(3)与活动滤油网(4)之间,所述活动滤油网(4)在滑块(52)的作用下相对固定滤油网(3)作上下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立博茅忠群诸永定申志贤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