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94574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所述底壳内设有凹型线圈盘(6),且所述底壳上盖设有与所述凹型线圈盘(6)匹配的凹型面板(2),所述面板(2)与所述底壳连接处设有装饰环(1),其中,所述装饰环(1)上设有可抵接在锅具底面上的防烫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装饰环上增设防烫结构,在使用电磁炉时,锅具底部直接与防烫结构抵接,而不与装饰环接触,因此,能够避免高温锅具烫伤装饰环,影响装饰环的美观,并且能够防止锅具在使用状态下振动或者碰撞而破坏电磁炉底壳,因此,对电磁炉底壳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用电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烫结构的电磁炉。
技术介绍
市场上有一类凹盘式的电磁炉,与平板式电磁炉不同,这种凹盘式电磁炉设有一个向下的凹入口,凹入口可用于放置传统的圆底锅具,由于目前中国大部分家庭所使用的锅具为圆底锅具,因此这种凹盘式电磁炉更容易在市场上推广普及。现有的适用于炒锅的凹盘式电磁炉,通常在面板与底壳的装配处装配有由金属件或塑料件制成的装饰环,装饰环是一整圈的环状结构,其不但具有掩遮凹型面板与底壳之间断差的美观装饰作用,同时装饰环可以防止面板上的高温锅具在使用或移动过程中触碰到底壳,对底壳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受到高温锅具的烫伤。然而,装饰环通常选用塑料材质或是经表面处理的金属材质制成,其在保护上壳体的同时,自身也容易被高温锅具所烫伤影响外观,甚至失去其保护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装饰环容易被高温锅具烫伤影响其外观,甚至失去保护的功能的至少一个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烫结构的电磁炉。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所述底壳内设有凹型线圈盘,且所述底壳上盖设有与所述凹型线圈盘匹配的凹型面板,所述面板与所述底壳连接处设有装饰环,其中,所述装饰环上设有可抵接在锅具底面上的防烫结构。本申请中,由于凹型面板与底壳连接的位置处具有缝隙,通过设置装饰环,起到遮掩效果,并且通过在装饰环上设置防烫结构,且该防烫结构可抵接在锅具底面上,这样在使用时,高温锅具被防烫结构抵接,而不与装饰环接触,因此可以避免烫伤装饰环,而且锅具在使用过程中的振动或者撞击作用,也是由防烫结构承担,而不会破坏装饰环的结构,对底壳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烫功能的电磁炉。可选的,所述防烫结构为间隔均匀地设置在所述装饰环上的至少三个凸点。通过将防烫结构设计为在装饰环上间隔均匀地设置至少三个凸点,这样,锅具放置在电磁炉上时,该至少三个凸点将锅具支撑起来,使得锅具与装饰环之间有一定的间隙,既解决了高温锅具的热量烫伤装饰环的问题,而且也能够防止高温锅具烫伤底壳。可选的,所述凸点与所述锅具底面相抵接的一面为弧面,且所述弧面与所述锅具的底面相匹配。可选的,所述装饰环为金属装饰环,且所述凸点为与所述金属装饰环一体成型的金属凸点。可选的,所述装饰环为塑料装饰环,且所述凸点为设置在所述塑料装饰环上的金属件。可选的,所述塑料装饰环上开设可嵌入所述金属件的凹槽。可选的,所述金属件通过硅酮胶固定于所述凹槽内。可选的,所述底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面板与所述上壳体连接处设有所述装饰环。可选的,所述装饰环与所述面板以及所述上壳体通过硅酮胶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装饰环的底部设置有倒扣结构,所述上壳体上开设与所述倒扣结构卡合的开槽。本技术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专利技术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磁炉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磁炉的防烫结构与装饰环的组合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装饰环;11、凸点;2、面板;3、上壳体;4、下壳体;5、电路板;6、线圈盘;7、风扇。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电磁炉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磁炉的防烫结构与装饰环的组合示意图,如图1-3所示,其中,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底壳内设有凹型线圈盘6,且底壳上盖设有与凹型线圈盘6匹配的凹型面板2,凹型面板2与底壳连接处设有装饰环1,具体的,装饰环1用于遮掩底壳与凹型面板2连接处所出现的连接缝隙,起到美观装饰作用,并且在使用电磁炉时,可以防止高温锅具移动时碰撞到底壳,对底壳起到保护作用。其中,装饰环1上设有可抵接在锅具底面上的防烫结构,通过在装饰环1上增设防烫结构,这样在烹饪时,高温锅具与防烫结构直接接触,而不接触装饰环1,装饰环1与高温锅具之间有一定的缝隙,因此,避免了高温锅具直接烫伤装饰环1,破坏装饰环1的外观和结构,使其失去装饰及保护底壳的作用,并且,防烫结构将高温锅具支撑起来,烹饪过程中锅具振动或者碰撞时,由防烫结构承受这些撞击作用,而不会破坏装饰环1的结构,对底壳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烫功能的电磁炉。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电磁炉的防烫结构与装饰环1的组合示意图,防烫结构为间隔均匀地设置在装饰环1上的至少三个凸点11,具体的,锅具放置在电磁炉上时,该至少三个凸点11将锅具支撑起来,使得锅具与装饰环1之间有一定的间隙,高温锅具不能与装饰环1直接接触,起到防止高温锅具烫伤装饰环1的作用,而且通过这种较为简单的方式,避免了增加额外装置,使得电磁炉结构小巧,因此,本技术通过较为简便的方式,实现了防止烫伤装饰环1的作用,而且也能够起到避免锅具移动或者撞击电磁炉底壳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至少三个凸点11,可以是四个、六个或者八个,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以锅具放置在凸点11上时不会晃动为目的。当锅具放置在电磁炉上时,为了避免锅具底部与凸点11的顶面点接触,使得锅具不稳,因此,本实施例中,凸点11与锅具底面相抵接的一面为弧面,且弧面与锅具的底面相匹配,具体的,如图3所示,弧面设置在装饰环1上,并与装饰环1形成过渡,当锅具放上后,锅具底面与凸点11的弧面形成面接触,而不会发生锅具底面与凸点11的某一点或者某一条线接触的情况,使得锅具更加稳固,而且当烹饪时,锅具振动或者撞击过程中,由于面接触可以弱化冲击作用,提高了防烫结构的抗撞击能力,对装饰环1起到保护作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锅具放置在电磁炉上时,锅具底部与防烫结构接触,防烫结构导致锅具底部与电磁炉面板2之间的距离加大,当锅底与电磁炉面板2之间距离过大时,加热效率较低,当锅底与电磁炉面板2之间的距离过小时,高温锅具会烫伤装饰环1,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凸点11顶面到装饰环1表面的距离根据实际产品要求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实施例中,装饰环1为金属装饰环,且凸点11为与金属装饰环一体成型的金属凸点,由于金属的耐高温性好,并且机械强度较高,因此,凸点11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具体的可以是经过表面处理的金属材质,例如电镀的铝合金,合金钢等,当装饰环1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时,凸点11为与金属装饰环一体成型的金属凸点,装饰环1与防烫结构一体成型,这样一方面简化了生产工序,另一方面,提高了产品的机械强度和质量。本实施例中,装饰环1采用塑料材质制成,塑料材质的可塑性好,而且易于造型,因此,更加美观,当采用塑料装饰环时,鉴于凸点11对于耐热性以及机械强度的要求,本实施例中,凸点11为设置在塑料装饰环上的金属件,也即,将金属件安装于塑料材质的装饰环1上,既达到了美观的效果,又能满足防烫耐撞击的要求。需要说明的是,在受限于外部环境以及生产条件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中的凸点11和金属装饰环也可以不一体成型,而是先分别单独生产,然后组装在一起。为了将金属件安装到装饰环1上,通过在塑料装饰环上开设凹槽,然后将金属件嵌入到凹槽内的方式完成,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电磁炉的防烫结构上有多少个凸点11,则在金属件上就要开设多少个凹槽。为了更好地固定金属件,防止金属件在凹槽内活动或者掉出来,或者在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磁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所述底壳内设有凹型线圈盘(6),且所述底壳上盖设有与所述凹型线圈盘(6)匹配的凹型面板(2),所述面板(2)与所述底壳连接处设有装饰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环(1)上设有可抵接在锅具底面上的防烫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所述底壳内设有凹型线圈盘(6),且所述底壳上盖设有与所述凹型线圈盘(6)匹配的凹型面板(2),所述面板(2)与所述底壳连接处设有装饰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环(1)上设有可抵接在锅具底面上的防烫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烫结构为间隔均匀地设置在所述装饰环(1)上的至少三个凸点(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点(11)与所述锅具底面相抵接的一面为弧面,且所述弧面与所述锅具的底面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环(1)为金属装饰环,且所述凸点(11)为与所述金属装饰环一体成型的金属凸点。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开银李建史庭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