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阀的火控挡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932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气阀的火控挡位结构,包括阀座、阀盖和阀杆,阀杆的侧部设有凸起的带动柱;其特征在于:阀盖的内顶面设有多个沿圆周间隔布置的凸台部,凸台部的两个侧面为斜面,相邻两凸台部中相对的两个斜面与两凸台部之间阀盖的内顶面一起构成横截面呈梯形的凹槽部,阀杆在弹簧作用下,使带动柱保持上移能与凹槽部形成凹凸配合结构;在阀杆旋转的过程中,带动柱能沿凸台部一侧的斜面上爬并进入相邻的另一个凹槽部内。因凹槽部的两个内侧面为斜面,带动柱与凹槽部之间始终为线与面的接触,带动柱与凹槽部的接触面积变小,即带动柱在旋转过程中,对凹槽部的磨损小,长时间使用,凹槽部也不会变形,其还能保持良好的手感及火控精度。

Fire control retaining structure of gas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gas valve control gear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valve seat, a valve cap and a valve rod, driven by the side of the valve stem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column; the valve cover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inner top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ircumferentially spaced projections, the two sides of a convex part is inclined. Two adjacent convex part between two and two is inclined relative to the lug boss part cover the inside top surface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cross section is a trapezoid groove, the stem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spring, which drives the column to keep up can form a concave and convex structure and groove; stem in the rotation process, driven by the inclined column the boss is up and into the adjacent another groove within the department. Because the two inner side groove portion is inclined, between the column and the concave part is always driven by the line and surface contact, the contact area of drive column and the concave part becomes small, which drives the column in the rotation process, less wear on the groove, used for a long time, groove is not deformed, it also can keep handle and fire control precision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气阀的火控挡位结构
本技术属于燃气阀的
,尤其涉及一种燃气阀的火控挡位结构。
技术介绍
燃气灶具中的燃气旋塞阀,是控制气源供应的手动操作阀。普通旋塞阀一般包括开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的阀体,阀体内设有能旋转的阀芯,阀芯上部具有弹簧腔,弹簧腔的侧壁开有缺口,阀芯下部设有通气腔,阀体上穿设有能带动阀芯旋转的阀杆,阀杆的侧壁具有与缺口配合的带动柱,阀杆的下端顶持有使阀杆保持上移并脱离与阀芯连接趋势的弹簧,弹簧位于阀芯上的弹簧腔内,阀芯的通气腔侧壁上开有用以连通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的大火孔与小火孔。使用时,使用者通过设置在操作面板上的旋钮而操作阀杆,一般先按压旋钮并逆时针转动,即可带动阀芯逆时针转动,使阀芯上的大火孔与阀体内的进气通道相连通,此时,气源可以经过进气通道、大火孔、通气腔和出气通道而从喷嘴喷出,供燃气具使用。要调小火势时,使用者继续逆时针转动旋钮,使阀芯上的小火孔与阀体内的进气通道相连通,减小气源的流通通道而达到减小火势的目的。如果使用者想要小火势重新变换至最大火势,也即,要回转阀芯,使阀芯从其小火孔与阀体内的进气通道相通变换至其大火孔与阀体内的进气通道相通。如一专利号为ZL201020181562.8(公告号为CN201672087U)的中国技术专利《燃气旋塞阀》披露了这样一种燃气旋塞阀。现有这种旋塞阀中阀杆在调节火势大小时,阀杆的旋转均没有阻尼,阀杆能被很轻松地带动旋转,手感较差,阀杆旋转时易过头或不到位,从而导致调节火势时,很难精准控制火势大小。目前市场上有通过钢珠与阀盖上的凹坑实现火孔挡位功能的燃气阀,但使钢珠易爬出凹坑,凹坑设计的都较浅,凹坑的边缘易磨损,在几万次的旋转摩擦后,火控挡位的效果就有欠缺,进而不能精确控制火势大小。为实现点火,一般在阀体为设有微动开关,阀杆上设有能随阀杆上下移动但不随阀杆头部旋转的压板,该压板与微动开关配合,在阀杆下移时,压板随其下移压向微动开关,微动开关控制点火。现有压板都是通过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卡簧约束在阀杆上,压板安装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阀杆在旋转过程中有一定挡位的燃气阀的火控挡位结构,其具有阀杆旋转手感好,且能较精准操控阀杆旋转角度的优点。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燃气阀的火控挡位结构,包括阀座、阀盖和阀杆,阀盖固定在阀座上,阀杆穿设在阀盖上能上下移动,阀杆的底部设有使阀杆保持上移趋势的弹簧,阀杆的侧部设有凸起的带动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的内顶面设有多个沿圆周间隔布置的凸台部,凸台部的两个侧面为自顶面往底面方向朝外倾斜的斜面,相邻两凸台部中相对的两个斜面与两凸台部之间阀盖的内顶面一起构成横截面呈梯形的凹槽部,所述阀杆在弹簧作用下,使带动柱保持上移能与所述凹槽部形成凹凸配合结构;在阀杆旋转的过程中,所述带动柱能沿凸台部一侧的斜面上爬并进入相邻的另一个凹槽部内。上述阀盖的内顶面周缘形成有一段呈弧形凸起的挡位部,挡位部的两个端面形成对带动柱挡位的极限位,所述凸台部设置在挡位部的两个端面之间。作为优选,上述凸台部两侧的斜面与凹槽部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100°~150°之间。以135°为最佳。进一步改进,上述阀盖的一侧固定有点火微动开关,阀杆上设有能随阀杆上下移动以触动所述点火微动开关的压盖,压盖约束在阀盖上仅能相对上下移动,所述阀杆的周壁上开有环形卡槽,压盖的中部设有供阀杆穿过的穿孔,穿孔的周缘具有多个沿圆周间隔布置并向上延伸设置的弹性卡脚,弹性卡脚的顶部具有向圆心处延伸以卡入所述环形卡槽内的卡部。本压盖通过挤压的方式弹性卡脚卡入环形卡槽内,使得压盖实现能随阀杆一起上下移动的目的,同时旋转时,卡部也会在环形卡槽内相对偏转,又不会带动压盖旋转,装配更方便。上述压盖的底面具有向下延伸设置的导向柱,所述阀盖上开有供导向柱插入导向的导向孔。通过导向柱与导向孔的导向配合,使得压盖不会相对阀杆旋转偏移,确保压盖的下移能触发点火微动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弹簧作用下,带动柱与阀盖的内顶面横截面呈梯形的凹槽部形成抵触配合,阀杆在旋转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挡位,使用者的操作手感更佳,另外带动柱与凹槽部的抵触配合会使阀杆在旋转过程中,有啪啪的指示音,根据指示音发出的次数大致能判断出阀杆旋转的角度,能较精准操控阀杆旋转角度;实现挡位功能不额外增加部件,并充分利用原先阀体内部空间,适合在原有燃气阀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更为重要的是因凹槽部的两个内侧面为斜面,带动柱与凹槽部之间始终为线与面的接触,与现有的凹槽部底面为弧面相比,带动柱与凹槽部的接触面积变小,即带动柱在旋转过程中,对凹槽部的磨损小,长时间使用,凹槽部也不会变形,长时间使用后该火控挡位结构还能保持良好的手感及火控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阀杆与凹槽部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阀盖的仰视图;图4为图3的A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5所示,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一种燃气阀的火控挡位结构,包括阀座1、阀盖2和阀杆3,阀盖2固定在阀座1上,阀杆3穿设在阀盖2上能上下移动,阀杆3的底部设有使阀杆3保持上移趋势的弹簧4,阀杆3的侧部设有凸起的带动柱31,阀座1内设有阀芯9,阀芯9由阀杆3的带动柱31带动旋转。阀盖2的内顶面设有多个沿圆周间隔布置的凸台部5,凸台部5的两个侧面为自顶面往底面方向朝外倾斜的斜面51,相邻两凸台部5中相对的两个斜面51与两凸台部5之间阀盖2的内顶面一起构成横截面呈梯形的凹槽部6,所述阀杆3在弹簧4作用下,使带动柱31保持上移能与所述凹槽部6形成凹凸配合结构;在阀杆3旋转的过程中,所述带动柱31能沿凸台部5一侧的斜面51上爬并进入相邻的另一个凹槽部6内。阀盖2的内顶面周缘形成有一段呈弧形凸起的挡位部21,挡位部21的两个端面211形成对带动柱31挡位的极限位,凸台部5设置在挡位部21的两个端面211之间。凸台部5两侧的斜面51与凹槽部6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100°~150°之间,以135°为最佳。阀盖2的一侧固定有点火微动开关7,阀杆3上设有能随阀杆3上下移动以触动所述点火微动开关7的压盖8,压盖8约束在阀盖2上仅能相对上下移动,所述阀杆3的周壁上开有环形卡槽32,压盖8的中部设有供阀杆3穿过的穿孔81,穿孔81的周缘具有多个沿圆周间隔布置并向上延伸设置的弹性卡脚82,弹性卡脚82的顶部具有向圆心处延伸以卡入所述环形卡槽32内的卡部821。压盖8的底面具有向下延伸设置的导向柱83,所述阀盖2上开有供导向柱83插入导向的导向孔22。在弹簧4的作用下,带动柱31与阀盖2的内顶面横截面呈梯形的凹槽部6形成抵触配合,阀杆3在旋转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挡位,使用者的操作手感更佳;另外带动柱31与凹槽部6的抵触配合会使阀杆3在旋转过程中,有啪啪的指示音,根据指示音发出的次数大致能判断出阀杆3旋转的角度,能较精准操控阀杆3的旋转角度;实现前述目的不额外增加部件,并充分利用原先阀体内部空间,适合在原有燃气阀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更为重要的是因凹槽部6的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燃气阀的火控挡位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阀的火控挡位结构,包括阀座(1)、阀盖(2)和阀杆(3),阀盖(2)固定在阀座(1)上,阀杆(3)穿设在阀盖(2)上能上下移动,阀杆(3)的底部设有使阀杆(3)保持上移趋势的弹簧(4),阀杆(3)的侧部设有凸起的带动柱(3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2)的内顶面设有多个沿圆周间隔布置的凸台部(5),凸台部(5)的两个侧面为自顶面往底面方向朝外倾斜的斜面(51),相邻两凸台部(5)中相对的两个斜面(51)与两凸台部(5)之间阀盖(2)的内顶面一起构成横截面呈梯形的凹槽部(6),所述阀杆(3)在弹簧(4)作用下,使带动柱(31)保持上移能与所述凹槽部(6)形成凹凸配合结构;在阀杆(3)旋转的过程中,所述带动柱(31)能沿凸台部(5)一侧的斜面(51)上爬并进入相邻的另一个凹槽部(6)内;所述凸台部(5)两侧的斜面(51)与凹槽部(6)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100°~150°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阀的火控挡位结构,包括阀座(1)、阀盖(2)和阀杆(3),阀盖(2)固定在阀座(1)上,阀杆(3)穿设在阀盖(2)上能上下移动,阀杆(3)的底部设有使阀杆(3)保持上移趋势的弹簧(4),阀杆(3)的侧部设有凸起的带动柱(3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2)的内顶面设有多个沿圆周间隔布置的凸台部(5),凸台部(5)的两个侧面为自顶面往底面方向朝外倾斜的斜面(51),相邻两凸台部(5)中相对的两个斜面(51)与两凸台部(5)之间阀盖(2)的内顶面一起构成横截面呈梯形的凹槽部(6),所述阀杆(3)在弹簧(4)作用下,使带动柱(31)保持上移能与所述凹槽部(6)形成凹凸配合结构;在阀杆(3)旋转的过程中,所述带动柱(31)能沿凸台部(5)一侧的斜面(51)上爬并进入相邻的另一个凹槽部(6)内;所述凸台部(5)两侧的斜面(51)与凹槽部(6)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100°~15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气阀的火控挡位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来特燃气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