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优化的长明火温控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367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构优化的长明火温控阀,包括内部具有进气通道、主出气通道和长明火出气通道的阀体,阀体内设有阀芯、及阀片,阀芯下部设有通气腔,通气腔侧壁上开有主火孔和长明火孔,阀体上穿设有旋钮杆,所述旋钮杆的转动能驱动阀片移动、及驱动阀芯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明火出气通道位于阀芯的正下方,且长明火出气通道的开口端朝下,长明火出气通道与通气腔直接且始终连通,阀芯的旋转能决定长明火孔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与否、及能决定主火孔与所述主出气通道连通与否。其具有进出气通道更为简单、燃气走向设计更为合理、且有效降低成本的优点。有效降低成本的优点。有效降低成本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结构优化的长明火温控阀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气旋塞阀,尤其涉及一种结构优化的长明火温控阀。

技术介绍

[0002]有的燃气烤箱内部具有烘烤室,烘烤室内设有一个火排,因此当给火排点火时,若多次点火不成功,因点火过程中会有燃气释放,当下次点火成功时,会因为火排周围空气的燃气含量较大,点火时会有“嘣嘣”的爆破声,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有的国家出台国家标准,不能有前述情况发生。
[0003]如何设计出一款不仅能控制两个火排,而且能保证火排点火效率的燃气阀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申请人申请的申请号为CN201910047240.X(公开号为CN109695741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具有长明火功能的电气两用温控阀》就公开一种使用安全的温控阀。
[0004]因现有长明火温控阀设有安全电磁阀,阀体内至少有四个通道,分别为侧部进气的进气通道、朝下出气的主出气通道、朝下出气的长明火出气通道、及安装安全电磁阀的安装通道,主出气通道和长明火出气通道位于阀体的左右两侧。长明火通气时,从进气通道进气,燃气依次通过安装通道、阀芯底部的通气腔、阀芯侧壁上的长明火孔后经由长明火出气通道排出,将长明火点燃。主火通气时,燃气依次通过安装通道、阀芯底部的通气腔、阀芯侧壁上的主火孔后经由主出气通道排出,将主点燃,当然长明火处于依旧点燃状态。因安全电磁阀的存在,使得阀体内部通道多且复杂,且长明火出气的气路行程远,且为形成长明火出气通道,需要在侧部额外设置侧盖,让长明火出气通道得以延伸并使其出口朝下。
[0005]综上所述,现有长明火温控阀结构内部通道复杂,不利于阀芯加工,另外需要额外的侧盖,增加成本,尤其是安全电磁阀的采用,更进一步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进出气通道更为简单、燃气走向设计更为合理、且有效降低成本的结构优化的长明火温控阀。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结构优化的长明火温控阀,包括内部具有进气通道、主出气通道和长明火出气通道的阀体,阀体内设有能旋转的阀芯、及控制主出气通道出气量的阀片,所述阀芯下部设有开口朝下的通气腔,通气腔侧壁上开有主火孔和长明火孔,阀体上穿设有旋钮杆,所述旋钮杆保持上移趋势,所述旋钮杆的转动能驱动阀片移动、及驱动所述阀芯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明火出气通道位于阀芯的正下方,且长明火出气通道的开口端朝下,长明火出气通道与所述通气腔直接且始终连通,所述阀芯的旋转能决定长明火孔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与否、及能决定主火孔与所述主出气通道连通与否。
[0008]作为改进,在阀芯处于原始状态下,所述长明火孔与进气通道阻断,所述主火孔与主出气通道阻断;在阀芯旋转至第一角度,所述长明火孔与进气通道连通,所述主火孔与主
出气通道阻断;在阀芯从第一角度进一步旋转至第二角度,所述长明火孔与进气通道连通,所述主火孔与主出气通道连通。该结构确保阀芯开始旋转一个角度后,长明火先点燃,继续再旋转一个角度后,长明火和主火同时点燃,整个工作的过程中长明火始终处于点燃状态
[0009]因主出气通道一般设置在侧部,主出气通道的出气端位置与旋钮杆不在同一轴线上,阀片不方便主出气通道的出气端位置配合,就算可以配合,也会导致阀片与旋钮杆偏离较远,旋钮杆不方便与偏离设置的阀片连接。作为优选,上述旋钮杆和阀芯的轴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旋钮杆上套设有能随旋钮杆旋转的主动齿轮,且旋钮杆能相对主动齿轮上下滑移;所述阀芯上套设有能带动阀芯旋转的被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相互啮合。旋钮杆的旋转通过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相互啮合带动阀芯旋转,旋钮杆的旋转与阀芯偏离设置,使得阀片可以位于旋钮杆的下方,方便与旋钮杆连接,还利于旋钮杆带动阀片移动。
[0010]作为优选方式,上述阀芯还具有上腔室,所述上腔室与通气腔阻断,所述上腔室内设有弹簧,所述阀体内还设有一翘板,所述翘板压在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上方,所述弹簧作用于翘板的自由端,以使翘板能绕一端向上翘起,翘起的翘板作用于所述旋钮杆以使旋钮杆保持上移趋势。该结构与现有长明火温控阀的阀芯相比,其内不再穿设顶杆,翘板的翘起直接由弹簧顶持,省掉顶杆这个部件,同时也省掉密封圈,另外阀芯的上腔室底面也不再额外加工供顶杆穿设的孔,结构更为简单,且成本也更低
[0011]作为另一种方式,上述阀芯还具有上腔室,上腔室的底面穿设有顶杆,顶杆外周与上腔室的底面穿孔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顶杆上套设有使顶杆保持上移趋势的弹簧,弹簧位于上腔室内,所述阀体内还设有一翘板,翘板压在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上方,顶杆的顶部作用于翘板,以使翘板能绕一端向上翘起,翘起的翘板作用于所述旋钮杆以使旋钮杆保持上移趋势。该方式继承现有长明火温控阀的阀芯结构,使得原有阀芯可以继续使用,只是现在的顶杆不起到触发安全电磁阀的作用。
[0012]为方便上述长明火出气通道的下端口内螺纹连接有第一燃气喷嘴;所述主出气通道的外端面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二燃气喷嘴。燃气喷嘴直接预先安装到阀体上,方便用户使用,无需用户再进行燃气喷嘴的安装。
[0013]作为优选,上述长明火出气通道与安装阀芯的腔室同轴且竖向设置。该结构技术对阀体的加工成型。
[0014]作为改进,上述主出气通道的中部设有阀口,阀口位于旋钮杆的正下方,所述阀片约束在阀口的下方并能上下移动,阀片的下移会使阀口的开启程度增加,阀片上移则会使阀口的开启程度减小,所述主出气通道的出口端位于阀片的下方;旋钮杆的转动能带动阀片向下或向上移动。若旋钮杆顺时针转动带动阀片上移,旋钮杆逆时针则带动阀片下移,或者反向设置,阀口及阀片均位于旋钮杆的下方,方便与旋钮杆连接。
[0015]进一步改进,上述阀片固定在一阀杆的中部,阀杆的上部插入旋钮杆下端的连接孔内,旋钮杆能相对阀杆上下移动且旋钮杆的旋转能带动阀杆的旋转,阀杆的底部开有开口朝下的螺纹孔,所述阀体内的底部固定有螺纹柱,螺纹柱位于阀杆的下方并插入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因阀杆和旋钮杆一起均为转动操作,本结构通过螺纹传动的原理带动阀片移动,利用阀杆转动带动阀片上下移动,设计更为合理。
[0016]为使燃气阀具有自动温控调节功能,作为优选,上述阀体底部穿设固定有动力部件,螺纹柱设置在该动力部件上,动力部件通过热胀冷缩而能上下移动,阀片的下方设有辅
助弹簧。动力部件通过导热部件与感温棒连接,动力件内部有感温油,通过热胀冷缩来驱动动力件的上下移动,当火排温度达到一定温度,感温棒将热量通过导热部件传导给感温油,动力部件在感温油的推动下上下移动,最终实现对阀片上下位置的调节,控制主出气通道的出气量,因动力部件在热胀作用下上移的幅度不是很大,还不能让阀片有效封堵住阀口,故增设有辅助弹簧,在辅助弹簧的作用下,保证阀片有效封堵住阀口。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人员对长明火温控阀的设计技术偏见(必须设置安全电磁阀),因为在一些户外使用的烤炉(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优化的长明火温控阀,包括内部具有进气通道(1a)、主出气通道(1b)和长明火出气通道(1c)的阀体(1),阀体(1)内设有能旋转的阀芯(2)、及控制主出气通道(1b)出气量的阀片(4),所述阀芯(2)下部设有开口朝下的通气腔(21),通气腔(21)侧壁上开有主火孔(211)和长明火孔(212),阀体(1)上穿设有旋钮杆(3),所述旋钮杆(3)保持上移趋势,所述旋钮杆(3)的转动能驱动阀片(4)移动、及驱动所述阀芯(2)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明火出气通道(1c)位于阀芯(2)的正下方,且长明火出气通道(1c)的开口端朝下,长明火出气通道(1c)与所述通气腔(21)直接且始终连通,所述阀芯(2)的旋转能决定长明火孔(212)与所述进气通道(1a)连通与否、及能决定主火孔(211)与所述主出气通道(1b)连通与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结构优化的长明火温控阀,其特征在于:在阀芯(2)处于原始状态下,所述长明火孔(212)与进气通道(1a)阻断,所述主火孔(211)与主出气通道(1b)阻断;在阀芯(2)旋转至第一角度,所述长明火孔(212)与进气通道(1a)连通,所述主火孔(211)与主出气通道(1b)阻断;在阀芯(2)从第一角度进一步旋转至第二角度,所述长明火孔(212)与进气通道(1a)连通,所述主火孔(211)与主出气通道(1b)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明火温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杆(3)和阀芯(2)的轴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旋钮杆(3)上套设有能随旋钮杆(3)旋转的主动齿轮(8),且旋钮杆(3)能相对主动齿轮(8)上下滑移;所述阀芯(2)上套设有能带动阀芯(2)旋转的被动齿轮(9),所述主动齿轮(8)和被动齿轮(9)相互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结构优化的长明火温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还具有上腔室(23),所述上腔室(23)与通气腔(21)阻断,所述上腔室(23)内设有弹簧(10),所述阀体(1)内还设有一翘板(11),所述翘板(11)压在主动齿轮(8)和被动齿轮(9)上方,所述弹簧(10)作用于翘板(11)的自由端,以使翘板(11)能绕一端向上翘起,翘起的翘板(11)作用于所述旋钮杆(3)以使旋钮杆(3)保持上移趋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来特燃气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