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次道路排水及导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路面排水系统
,具体是涉及一种多层次道路排水及导水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方便下雨时通行,路面多为中间略微隆起,靠近路沿石的两侧相较路面中间略微下降的结构,这样是为了尽量保证路面中间部分的行车位置没有积水。现有的地面的排水都是依靠设置在路边的下水口以及下水管道排水。在雨下的比较大、降水的速率超过了透水材料的透水速率时,雨水如果未能从路面中间部分的透水层渗透下去则会沿着路面的坡度流到路边的路沿石处,形成积水,并且会越积越多,甚至漫过路沿石,将极大的影响车辆的正常交通和行人通行。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建设、道路网的完善,城市地面覆盖率越来越高。目前城市道路路面多采用密实、不透水材料铺筑,使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1)雨季时的大量雨水排泄将大大增加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2)路表积水在行驶车辆的作用下飞溅,对周边车辆和行人安全产生不利影响;3)密实、不透水的路面缺乏对城市地表温度、湿度的调节能力,扬尘污染重;4)路面阻止了地下水补给路径,使城市中用来调节小气候的地表植物生长困难,热岛效应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次道路排水及导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的路面结构从上往下依次为透水面层(1)、透水基层(2)、碎石基层(3)、过滤层(4)、路基(5),在所述透水面层(1)内水平铺设有一层组合砖块(6),在相邻两个组合砖块(6)底部设有透水支撑架(7),在所述路面结构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排水通道(8),在路面两端靠近绿化带的位置处设有导水池(9);所述排水通道(8)是由两侧壁(81)、底面(82)和顶面(83)构成的通道,两侧壁(81)和顶面(83)之间设有圆角,底面(82)为开口朝上的圆弧形,排水通道(8)两边设有排水孔道(84),排水孔道(84)位于两侧壁(81)和底面(8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次道路排水及导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的路面结构从上往下依次为透水面层(1)、透水基层(2)、碎石基层(3)、过滤层(4)、路基(5),在所述透水面层(1)内水平铺设有一层组合砖块(6),在相邻两个组合砖块(6)底部设有透水支撑架(7),在所述路面结构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排水通道(8),在路面两端靠近绿化带的位置处设有导水池(9);所述排水通道(8)是由两侧壁(81)、底面(82)和顶面(83)构成的通道,两侧壁(81)和顶面(83)之间设有圆角,底面(82)为开口朝上的圆弧形,排水通道(8)两边设有排水孔道(84),排水孔道(84)位于两侧壁(81)和底面(82)交汇处,排水孔道(84)的底面正好与过滤层(4)的顶面平齐,在排水孔道(84)的外面分别设有与过滤层(4)相连的过滤挡板(41);所述导水池(9)是长方体形,顶部设有盖板(91)、盖板(91)的高度略高于透水面层(1),底部位于路基(5)内,在导水池(9)靠近绿化带的一侧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晓倩,申屠倩芸,张利锋,詹树林,赖俊英,王凌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