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渣冷却废水回收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18567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渣冷却废水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过滤的格栅渠道、用于投放生石灰和絮凝剂的前混合池、用于絮凝的絮凝池、用于高密度沉淀的沉淀池、用于投放硫酸和絮凝剂的后混合池、用于过滤的滤池以及用于储水的回用水池。具有上述步骤的钢渣冷却废水回收处理系统,对冷却水进行过滤、软化、絮凝、沉淀、打捞后实现净化,使得其能够再次利用而无需外排,大大节约了水源,减少了对外排放造成的污染。

Recovery and treatment system for steel slag cooling wastewat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lag cooling wastewater recycling system, which comprises sequentially connected grid for filtering channels, for the mixing tank, put lime and flocculant for flocculation, flocculation, sedimentation tank for high density sedimentation to put sulfuric acid and flocculant after mixing tank, for the filter for filtering and reuse of water storage tank. The steel slag cooling wastewater recovery process system with the above steps has been filtered, softened, flocculated, precipitated and salvaged after cooling water, so that it can be cleaned again, making it possible to reuse again without external drainage, which greatly saves water and reduces pollution caused by external emiss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渣冷却废水回收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炼钢厂中钢渣冷却冷却水进行回收处理并再利用的系统。
技术介绍
炼钢厂中钢渣需要用水进行冷却,其每天可消耗几百吨冷却水。现有的冷却水都是利用的新水,冷却完毕后的污水经过简单处理后便外排。这样首先要消耗大量的新水,产生巨大浪费。且外排水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增加公司污水处理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渣冷却废水回收处理系统,对冷却水进行净化处理后再利用,大大节约了新水消耗,且降低了排放。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渣冷却废水回收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过滤的格栅渠道、用于投放生石灰和絮凝剂的前混合池、用于絮凝的絮凝池、用于高密度沉淀的沉淀池、用于投放硫酸和絮凝剂的后混合池、用于过滤的滤池以及用于储水的回用水池。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格栅渠道与前混合池之前设置有用于调节冷却水流量和浓度的调节池。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调节池内设置有空气搅拌机以及浮油吸收装置。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格栅渠道宽度为0.8米,内设粗、细格栅各两台;粗格栅栅隙为20毫米,细格栅栅隙为5毫米;格栅安装角为75°。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絮凝池内投放有PAM助凝剂。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一个加药系统,所述加药系统包括PAC系统、PAM系统、硫酸系统、石灰系统。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为高密度沉淀池、前后混合池、回用水池进行消毒的加氯消毒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具有上述步骤的钢渣冷却废水回收处理系统,对冷却水进行过滤、软化、絮凝、沉淀、打捞后实现净化,使得其能够再次利用而无需外排,大大节约了新水,减少了废水对外排造成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过滤的格栅渠道、用于调节冷却水流量和浓度的调节池、用于投放生石灰和絮凝剂的前混合池、用于絮凝的絮凝池、用于高密度沉淀的沉淀池、用于投放硫酸和絮凝剂的后混合池、用于过滤的滤池以及用于储水的回用水池。格栅渠道为两条,单条宽度为0.8米,内设粗、细格栅各两台;粗格栅栅隙为20毫米,细格栅栅隙为5毫米;格栅安装角为75°。格栅前后设液位差计,清渣工作可根据液位差设定的时间自动进行。调节池为两座,单池有效容积1500立方米,调节池内设置有空气搅拌机以及浮油吸收装置。通过压缩空气防止污泥沉淀,浮油吸收装置吸收废水中的浮油。前混合池中投放絮凝剂和石灰,絮凝剂选用PAC。前混合池内设置有搅拌机。絮凝池为两座,并设置有两台絮凝搅拌机。絮凝池内投放有PAM助凝剂。高密度沉淀池内设六角形斜管,安装倾角为60°。污泥回流及排放泵均采用螺杆泵。后混合池内投放絮凝剂和硫酸。所述絮凝剂选用PAC。滤池选用V型滤池,单池面积70平方米,正常滤速4.5米每小时-,强制滤速6米每小时,滤层厚度1.4m,滤料粒径0.9-1.2毫米;冲洗水强度15立方米/平方米每小时,气强度55立方米/平方米每小时;水源来自离心泵,单台流量711m,扬程16m,功率45KW,共3台,2用1备;气源来自罗茨鼓风机,单台风量66.17立方米/分钟,扬程5m,功率90KW,共2台,1用1备。还包括一个加药系统,所述加药系统包括PAC系统、PAM系统、硫酸系统、石灰系统。PAC系统为前后混合池加注混凝剂,采用聚合硫酸铁稀释后用加药泵加注。PAM系统为絮凝池加注助凝剂,采用PAM粉末经配置后用加药泵加注。硫酸系统为后混合池加注硫酸。石灰系统采用石灰乳溶液投加方式。还包括为高密度沉淀池、前后混合池、回用水池进行消毒的加氯消毒系统。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钢渣冷却废水回收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渣冷却废水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过滤的格栅渠道、用于投放生石灰和絮凝剂的前混合池、用于絮凝的絮凝池、用于高密度沉淀的沉淀池、用于投放硫酸和絮凝剂的后混合池、用于过滤的滤池以及用于储水的回用水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渣冷却废水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过滤的格栅渠道、用于投放生石灰和絮凝剂的前混合池、用于絮凝的絮凝池、用于高密度沉淀的沉淀池、用于投放硫酸和絮凝剂的后混合池、用于过滤的滤池以及用于储水的回用水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渣冷却废水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渠道与前混合池之前设置有用于调节冷却水流量和浓度的调节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渣冷却废水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内设置有空气搅拌机以及浮油吸收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渣冷却废水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为PA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进衡红刘维强尹丽邱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