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锦宁专利>正文

一种平衡车的提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8551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平衡车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平衡车的提手结构。包括车架,车架外部设置有车壳,所述车架和车壳之间形成有提手安装腔,所述提手安装腔内设置有提手;所述车壳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提手穿过安装孔设置在提手安装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提手活动设置在提手安装腔内,不使用时提手自然缩进提手安装腔内;使用时,可以将提手伸出,结构简单,方便平衡车的携带,且空间利用率高。

A kind of balancing vehicle's handl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balance car, in particular to a handle structure of a balance car. It includes vehicle frame, vehicle shell outside the frame. There is a handle mounting cavity between the frame and the car shell. There is a handle in the mounting cavity of the handle, and there is an installation hole on the car shell. The handle passes through the mounting hole and is arranged in the handle installation cavity. The handl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arranged in the installation cavity of the handle, when the handle is not used, the handle is naturally indented into the handle to install the cavity. When used, the handle can be extended, an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he carrying of the balancing vehicle, and the space utilization rate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衡车的提手结构
本技术属于平衡车
,特指一种平衡车的提手结构。
技术介绍
平衡车是利用动态平衡原理来控制前进及后退的高科技智能产品。目前的平衡车主要有独轮平衡车和双轮平衡车,其中双轮平衡车因稳定性高、驾驶简单,尤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现有的平衡车因为重量、体积等原因,当我们携带平衡车时,一般通过双手进行提拿,很不方便;有的平衡车外表面光滑,没有设计手提的部位,直接提拿可能会发生滑落,损坏平衡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携带的平衡车提手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平衡车的提手结构,包括车架,车架外部设置有车壳,所述车架和车壳之间形成有提手安装腔,所述提手安装腔内设置有提手;所述车壳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提手穿过安装孔设置在提手安装腔内。优选地,所述提手的两端部均设置有提手限位部;所述车壳和车架之间设置有与提手限位部相适配的提手固定位,所述提手限位部活动设置在提手安装腔内并通过提手固定位进行限位。优选地,所述提手固定位包括设置在车架外壁的第一固定凸起和设置在车壳内壁的第二固定凸起,所述第一固定凸起和第二固定凸起之间设置有安装间隙,所述安装间隙能防止提手限位部穿过。优选地,所述提手的形状为倒U型,所述提手固定位对称设置在车架的两侧。优选地,所述提手限位部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加强筋。优选地,所述安装孔中部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与安装孔形成提手伸缩位。优选地,所述提手伸缩位的一侧向内形成有凹槽。优选地,所述车架为铝架。优选地,所述车架包括左、右车架,所述左、右车架上对称设置有所述车壳和提手。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的提手活动设置在提手安装腔内,不使用时提手自然缩进提手安装腔内;使用时,可以将提手伸出,结构简单,方便平衡车的携带,且空间利用率高。本技术的倒U型提手的两端部均设置有提手限位部,当提手伸出时,提手限位部抵接在提手固定位上。所述提手限位部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增加提手限位部强度,使其不易断裂;提手固定位对称设置在车架的两侧,当用提手携带平衡车时,使提手受力均匀,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手伸出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图4是图2中B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的剖面图。图6是本技术提手折叠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中:1-车架;2-车壳;3-提手安装腔;4-安装孔;5-提手;6-提手限位部;7-提手固定位;8-第一固定凸起;9-第二固定凸起;10-挡块;11-凹槽;12-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6:一种平衡车的提手结构,包括车架1,车架1外部设置有车壳2,所述车架1包括左、右车架,左、右车架的外端安装有车轮,其两者的内端通过转轴相互连接;所述左、右车架上对称设置有车壳2和提手5。所述车架1和车壳2之间形成有提手安装腔3,所述提手安装腔3内设置有提手5,所述提手5的形状为倒U型。所述车壳2上开设有安装孔4,所述提手5穿过安装孔4设置在提手安装腔3内。优选地,所述提手5的两端部均设置有提手限位部6;所述车壳2和车架1之间设置有与提手限位部6相适配的提手固定位7,所述提手限位部6活动设置在提手安装腔3内并通过提手固定位7进行限位。本技术的提手5活动设置在提手安装腔3内,不使用时提手5自然缩进提手安装腔3内;使用时,可以将提手伸出,结构简单,携带方便,空间利用率高。优选地,所述提手固定位7包括设置在车架1外壁的第一固定凸起8和设置在车壳2内壁的第二固定凸起9,所述第一固定凸起8和第二固定凸起9之间设置有安装间隙,所述安装间隙能防止提手限位部6穿过。优选地,所述提手5的形状为倒U型,所述提手5的两提手限位部6均向内弯折,这样能合理利用环形提手安装腔3的空间。所述提手固定位7对称设置在车架1的两侧,当用提手5携带平衡车时,提手受力均匀,使用寿命长。优选地,所述提手限位部6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加强筋12,增加提手限位部6强度,使其不易断裂。优选地,所述安装孔4中部设置有挡块10,所述挡块10与安装孔4形成提手伸缩位且挡块10把安装孔4分成可供提手限位部6穿过的两个孔位。所述提手5上端的形状与上壳2的形状相适配,当提手5自然状态下伸缩时,挡块10能限制提手5向下运动,所述提手5的上端部完全设置在提手伸缩位内,美观大方。优选地,所述提手伸缩位的一侧向内形成有凹槽11,凹槽11方便提手5拨出。优选地,所述车架1为铝架。安装时,所述提手5装入上壳5对应的安装孔4内,然后将提手5的提手限位部6卡进提手固定位7的第一固定凸起8和第二固定凸起9之间即可。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平衡车的提手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衡车的提手结构,包括车架(1),车架(1)外部设置有车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和车壳(2)之间形成有提手安装腔(3),所述提手安装腔(3)内设置有提手(5);所述车壳(2)上开设有安装孔(4),所述提手(5)穿过安装孔(4)设置在提手安装腔(3)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衡车的提手结构,包括车架(1),车架(1)外部设置有车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和车壳(2)之间形成有提手安装腔(3),所述提手安装腔(3)内设置有提手(5);所述车壳(2)上开设有安装孔(4),所述提手(5)穿过安装孔(4)设置在提手安装腔(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车的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5)的两端部均设置有提手限位部(6);所述车壳(2)和车架(1)之间设置有与提手限位部(6)相适配的提手固定位(7),所述提手限位部(6)活动设置在提手安装腔(3)内并通过提手固定位(7)进行限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衡车的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固定位(7)包括设置在车架(1)外壁的第一固定凸起(8)和设置在车壳(2)内壁的第二固定凸起(9),所述第一固定凸起(8)和第二固定凸起(9)之间设置有安装间隙,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东强
申请(专利权)人:杨锦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