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平衡调节能力的两足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854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及机器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平衡调节能力的两足机器人,包括固定机架、传动机构和行走机构,所述的固定机架上设有箱体、发光灯和凸端;所述的传动机构上设有运动臂、一号传动轴、支架、二号轴、一号齿轮、二号齿轮、凸轮和控制箱;运动臂上设有一号安装孔、限位孔、三号轴和限位片;所述的行走机构与传动机构相连接,行走机构包括平衡块和机械足;所述的平衡块包括主板、一号弹性杆、副板、一号连杆、四号轴、五号轴、伸缩杆、二号连杆和气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平衡调节能力的两足机器人,利用凹凸地面带来机器人足部局部应力变化这一特点,设计了一种平衡结构,可以帮助机器人在凹凸地面行走时维持较好的保持平衡的能力。

A biped robot with balance adjustment 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平衡调节能力的两足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平衡调节能力的两足机器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机器人设备在帮助人们生产生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而机器人领域,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已经投入较大的科研力量进行研究,在机器人的行走方式上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转轮驱动,一类是模仿脊椎动物行走,其中包括双足式行走机器人,其难点在于在行走过程中保持机器人的平衡性,尤其对于机器人在凹凸型地面行走的平衡性问题比较难以解决,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平衡调节能力的两足机器人,利用凹凸地面带来机器人足部局部应力变化这一特点,设计了一种可自动调节的平衡结构,可以帮助机器人在凹凸地面行走时维持较好的平衡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设备在积极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目前未能取得有效的改善,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平衡调节能力的两足机器人,利用凹凸地面带来机器人足部局部应力变化这一特点,设计了一种平衡结构,可以帮助机器人在凹凸地面行走时维持较好的平衡能力。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平衡调节能力的两足机器人,包括固定机架、传动机构和行走机构,所述的固定机架上设有箱体、发光灯和凸端;所述的箱体内安装有传动机构;所述的发光灯安装在箱体的顶部;所述的凸端设置在箱体的两侧。固定机架主要起支撑和保护的作用。所述的传动机构上设有运动臂、一号传动轴、支架、二号轴、一号齿轮、二号齿轮、凸轮和控制箱;所述的运动臂安装在二号轴上,运动臂的数量为两个,运动臂的截面形状为“L”型,运动臂上设有一号安装孔、限位孔、三号轴和限位片;所述的三号轴安装在一号安装孔内;所述的限位片安装在限位孔内,限位片的作用是用来限定机器人,让机器人在进行抬腿动作时,使其双腿与地面的摩擦力不同,前腿后脚掌与地面的摩擦力大于后腿前脚掌与地面的摩擦力,以此防止机器人出现原地踏步的现象;所述的一号传动轴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的支架与箱体内表面相连接,支架连接在一号传动轴和二号轴之间;所述的二号轴与箱体相连接;所述的一号齿轮安装在一号传动轴上;所述的二号齿轮与控制箱内电机相连接,二号齿轮与一号齿轮相啮合;所述的凸轮安装在一号传动轴两端,且凸轮与运动臂相连接,凸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的控制箱内安装有驱动电机和控制装置;驱动电机运转,通过二号齿轮与一号齿轮相啮合传动,从而带动一号传动轴转动,进而使两个凸轮带动运动臂做往复式的前后摆动,以此来实现机器人的运动。所述的行走机构与传动机构相连接,行走机构包括平衡块和机械足;所述的平衡块包括主板、一号弹性杆、副板、一号连杆、四号轴、五号轴、伸缩杆、二号连杆和气动装置;所述的主板与副板铰接;所述的一号弹性杆由两块连杆和一根弹簧构成,一号弹性杆连接在主板与副板之间,一号弹性杆的作用是减震和缓冲,减小剧烈的冲撞抖动;所述的一号连杆连接在主板与二号连杆之间,一号连杆与二号连杆之间通过四号轴连接;所述的二号连杆连接在一号连杆与伸缩杆之间,二号连杆与伸缩杆之间通过五号轴连接;所述的伸缩杆连接在二号连杆和气动装置之间;所述的机械足安装在平衡块下端,机械足包括六号轴、底板、二号弹性杆、移动端和应力感应器;所述的底板与平衡块之间通过六号轴连接;所述的二号弹性杆连接在移动端和底板之间;所述的应力感应器设置在底板下表面。当行走在凹凸型地面时,底板与地面接触不均匀,其某点的局部受力会明显大于其他部分,此时底板下表面的应力感应器会将信号通过导线传递到控制箱,控制箱通过其内控制装置驱动气动装置,使伸缩杆回缩,通过一号连杆和二号连杆的带动,使主板下降,副板与地面相接触,从而保证机器人不会摔倒。优选的,所述的运动臂上设有六个调节孔,其作用在于调节限位片的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应力感应器下端包裹一层橡胶薄膜,这样可以减小应力传感器的磨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平衡调节能力的两足机器人,利用凹凸地面带来机器人足部局部应力变化这一特点,设计了一种可自动调节的平衡结构,可以帮助机器人在凹凸地面行走时维持较好的平衡能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图3的A-A面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图5的B-B面的剖视图;图中:固定机架(1)、传动机构(2)、行走机构(3)、箱体(11)、发光灯(12)、凸端(13)、运动臂(21)、一号传动轴(22)、支架(23)、二号轴(24)、一号齿轮(25)、二号齿轮(26)、凸轮(27)、控制箱(28)、平衡块(31)、机械足(32)、一号安装孔(211)、限位孔(212)、三号轴(213)、限位片(214)、调节孔(215)、主板(311)、一号弹性杆(312)、副板(313)、一号连杆(314)、四号轴(315)、五号轴(316)、伸缩杆(317)、二号连杆(318)、气动装置(319)、六号轴(321)、底板(322)、二号弹性杆(323)、移动端(324)、应力感应器(32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图2、图3,一种具有平衡调节能力的两足机器人,包括固定机架1、传动机构2和行走机构3,所述的固定机架1上设有箱体11、发光灯12和凸端13;所述的箱体11内安装有传动机构2;所述的发光灯12安装在箱体11的顶部;所述的凸端13设置在箱体11的两侧。固定机架1主要起支撑和保护的作用。如图3、图4,所述的传动机构2上设有运动臂21、一号传动轴22、支架23、二号轴24、一号齿轮25、二号齿轮26、凸轮27和控制箱28;所述的运动臂21安装在二号轴24上,运动臂21的数量为两个,运动臂21的截面形状为“L”型,运动臂21上设有一号安装孔211、限位孔212、三号轴213和限位片214,所述的运动臂21上设有六个调节孔215,其作用在于调节限位片的位置;所述的三号轴213安装在一号安装孔211内;所述的限位片214安装在限位孔212内,限位片214的作用是用来限定机器人,让机器人在进行抬腿动作时,使其双腿与地面的摩擦力不同,前腿后脚掌与地面的摩擦力大于后腿前脚掌与地面的摩擦力,以此防止机器人出现原地踏步的现象;所述的一号传动轴22安装在支架23上;所述的支架23与箱体11内表面相连接,支架23连接在一号传动轴22和二号轴24之间;所述的二号轴24与箱体11相连接;所述的一号齿轮25安装在一号传动轴22上;所述的二号齿轮26与控制箱28内电机相连接,二号齿轮26与一号齿轮25相啮合;所述的凸轮27安装在一号传动轴22两端,且凸轮27与运动臂21相连接,凸轮27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的控制箱28内安装有驱动电机和控制装置;驱动电机运转,通过二号齿轮26与一号齿轮25相啮合传动,从而带动一号传动轴22转动,进而使两个凸轮27带动运动臂21做往复式的前后摆动,以此来实现机器人的运动。如图1、图5、图6,所述的行走机构3与传动机构2相连接,行走机构3包括平衡块31和机械足32;所述的平衡块31包括主板311、一号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平衡调节能力的两足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平衡调节能力的两足机器人,包括固定机架(1)、传动机构(2)和行走机构(3),所述的固定机架(1)上设有箱体(11)、发光灯(12)和凸端(13);所述的箱体(11)内安装有传动机构(2);所述的发光灯(12)安装在箱体(11)的顶部;所述的凸端(13)设置在箱体(11)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2)上设有运动臂(21)、一号传动轴(22)、支架(23)、二号轴(24)、一号齿轮(25)、二号齿轮(26)、凸轮(27)和控制箱(28);所述的运动臂(21)安装在二号轴(24)上,运动臂(21)的数量为两个,运动臂(21)的截面形状为“L”型,运动臂(21)上设有一号安装孔(211)、限位孔(212)、三号轴(213)和限位片(214);所述的三号轴(213)安装在一号安装孔(211)内;所述的限位片(214)安装在限位孔(212)内;所述的一号传动轴(22)安装在支架(23)上;所述的支架(23)与箱体(11)内表面相连接,支架(23)连接在一号传动轴(22)和二号轴(24)之间;所述的二号轴(24)与箱体(11)相连接;所述的一号齿轮(25)安装在一号传动轴(22)上;所述的二号齿轮(26)与控制箱(28)内电机相连接,二号齿轮(26)与一号齿轮(25)相啮合;所述的凸轮(27)安装在一号传动轴(22)两端,且凸轮(27)与运动臂(21)相连接,凸轮(27)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的控制箱(28)内安装有驱动电机和控制装置;所述的行走机构(3)与传动机构(2)相连接,行走机构(3)包括平衡块(31)和机械足(32);所述的平衡块(31)包括主板(311)、一号弹性杆(312)、副板(313)、一号连杆(314)、四号轴(315)、五号轴(316)、伸缩杆(317)、二号连杆(318)和气动装置(319);所述的主板(311)与副板(313)铰接;所述的一号弹性杆(312)由两块连杆和一根弹簧构成,一号弹性杆(312)连接在主板(311)与副板(313)之间;所述的一号连杆(314)连接在主板(311)与二号连杆(318)之间,一号连杆(314)与二号连杆(318)之间通过四号轴(315)连接;所述的二号连杆(318)连接在一号连杆(314)与伸缩杆(317)之间,二号连杆(318)与伸缩杆(317)之间通过五号轴(316)连接;所述的伸缩杆(317)连接在二号连杆(318)和气动装置(319)之间;所述的机械足(32)安装在平衡块(31)下端,机械足(32)包括六号轴(321)、底板(322)、二号弹性杆(323)、移动端(324)和应力感应器(325);所述的底板(322)与平衡块(31)之间通过六号轴(321)连接;所述的二号弹性杆(323)连接在移动端(324)和底板(322)之间;所述的应力感应器(325)设置在底板(322)下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平衡调节能力的两足机器人,包括固定机架(1)、传动机构(2)和行走机构(3),所述的固定机架(1)上设有箱体(11)、发光灯(12)和凸端(13);所述的箱体(11)内安装有传动机构(2);所述的发光灯(12)安装在箱体(11)的顶部;所述的凸端(13)设置在箱体(11)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2)上设有运动臂(21)、一号传动轴(22)、支架(23)、二号轴(24)、一号齿轮(25)、二号齿轮(26)、凸轮(27)和控制箱(28);所述的运动臂(21)安装在二号轴(24)上,运动臂(21)的数量为两个,运动臂(21)的截面形状为“L”型,运动臂(21)上设有一号安装孔(211)、限位孔(212)、三号轴(213)和限位片(214);所述的三号轴(213)安装在一号安装孔(211)内;所述的限位片(214)安装在限位孔(212)内;所述的一号传动轴(22)安装在支架(23)上;所述的支架(23)与箱体(11)内表面相连接,支架(23)连接在一号传动轴(22)和二号轴(24)之间;所述的二号轴(24)与箱体(11)相连接;所述的一号齿轮(25)安装在一号传动轴(22)上;所述的二号齿轮(26)与控制箱(28)内电机相连接,二号齿轮(26)与一号齿轮(25)相啮合;所述的凸轮(27)安装在一号传动轴(22)两端,且凸轮(27)与运动臂(21)相连接,凸轮(27)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的控制箱(28)内安装有驱动电机和控制装置;所述的行走机构(3)与传动机构(2)相连接,行走机构(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明蕾尹梦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