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轮毂气门芯孔图形识别的自动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8210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2:36
一种基于轮毂气门芯孔图形识别的自动定位装置,包括粗定位装置和精定位装置;所述粗定位装置包括粗定位图像识别装置、夹紧装置、第一旋转定位装置;所述精定位装置包括精定位图像识别装置、和内撑组件。产品在传输线上运行,夹紧装置采用相向夹紧的方式对轮毂进行居中定位;之后,在粗定位图像识别装置的辅助下,第一旋转定位装置以旋转的方式完成轮毂粗定位;之后,在精定位图像识别装置的辅助下,内撑组件先以内撑方式固定轮毂,再以旋转方式实现轮毂精定位。整个过程控制简单,工作可靠,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前提下,提高了定位精度,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An automatic positioning device based on the pattern recognition of the core hole of the hub valve

A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locating hub valve core hole based on pattern recognition, including the coarse positioning device and fine positioning device; the coarse positioning device includes a coarse positioning image recognition device, a clamping device, a first rotating positioning device; the fine positioning device comprises a supporting component of fine positioning image recognition device, and. The product operation on the transmission line, the opposite clamping device clamping method on the wheel center location; after the auxiliary in coarse positioning image recognition device, the first rotary positioning device to complete the coarse positioning hub in a rotary mode; after the auxiliary in fine positioning image recognition device, within the first supporting component supporting ways the fixed hub, to achieve precise positioning by rotating wheels. The whole process is simple and reliable.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is improved and the labor intensity of workers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轮毂气门芯孔图形识别的自动定位装置
本技术属于轮毂生产领域,具体涉及轮毂的自动定位。
技术介绍
目前,在轮毂生产领域,目前,在轮毂生产领域,针对与有位置要求的轮毂产品加工,如气门芯孔加工、铣槽加工等。产品定位基本为人工利用辅助工装定位,在加工时,人工将产品放置到辐条限位工装内,目视检测产品到位后,开启设备完成加工。采用人工取放的方式精度较低,且误差较大,同时人工取放轮毂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不符合自动化生产的需求。申请公布号为CN106271646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轮毂气门芯孔柔性自动加工系统,包括上料装置、轮毂定位装置、轮毂加工装置、下料装置和控制柜;上料装置包括输送装置和设置在输送装置外的型号识别装置,输送装置内设有定心机构和与该定心机构配合使用的第一旋转定位机构,输送装置上设有第一组光电传感;轮毂定位装置包括基架,基架内部从上到下一次设有轮毂压紧机构、升降输送机构和与升降输送机构配合使用的第二旋转定位机构;轮毂压紧机构一侧设有加工部位精定位机构,与该侧相对的一侧设有加工部位厚度识别机构;升降运输机构上设有第二组光电传感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何简单、高效地实现产品位置的精确定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轮毂气门芯孔图像识别的自动定位装置,包括粗定位装置和精定位装置;所述粗定位装置包括粗定位传输线、安装在粗定位传输线上的粗定位图像识别装置、对产品进行居中定位的夹紧装置、对产品进行初步旋转定位的第一旋转定位装置;所述精定位装置包括精定位传输线、安装在精定位传输线上的精定位图像识别装置、安装在精定位传输线上且用内撑方式定位产品的内撑组件;所述内撑组件包括升降装置、安装在升降装置上的第二旋转定位装置、安装在第二旋转定位装置上的内撑装置。为保证产品的流转效率,装置设置粗定位和精定位两道工位。上道工序流转下来的轮毂,经粗定位传输线输送,至夹紧装置处,夹紧装置采用相向夹紧的方式对轮毂进行居中定位;之后,轮毂被输送至第一旋转定位装置处,通过粗定位图像识别装置对气门芯拍照和检测,以及第一旋转定位装置驱动轮毂旋转,完成轮毂粗定位。上述轮毂经精定位传输线被输送至内撑组件处,升降装置驱动内撑装置上升,内撑装置伸入轮毂中,之后,内撑装置以内撑的方式固定轮毂,之后,通过精定位图像识别装置对气门芯拍照和检测,以及第二旋转定位装置驱动轮毂旋转,实现轮毂精定位。所述粗定位传输线按传输方向依次固定有四个光电传感器,分别实现产品减速、停止、减速、停止的功能;具体而言,在粗定位传输线上运行的轮毂,经上述四个光电传感器中前两个光电传感器,轮毂停止在夹紧装置处,经上述四个光电传感器中后两个光电传感器,轮毂停止在第一旋转定位装置处。所述精加工传输线按传输方向依次固定有两个光电传感器,分别实现产品减速、停止的功能;在精加工传输线上运行的轮毂,经上述两个光电传感器,轮毂停止在内撑组件处。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固定在粗定位传输线上的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第一导向杆、安装在第一导向杆上的气缸支架、安装在气缸支架上的夹紧气缸、安装在支架上的齿轮旋转装置、安装在齿轮旋转装置上的第一齿轮、安装在支架上且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滑动配合在第一导轨上且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滑动配合在第二导轨上且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安装在第一齿条上且与所述夹紧气缸连接的第一移动板、安装在第二齿条上的第二移动板、安装在第一移动板上的第一组夹紧头、安装在第二移动板上的第二组夹紧头;所述第一移动板和所述第二移动板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一导向杆上,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左右对称设置,第一组夹紧头与第二组夹紧头左右对称设置。按上述夹紧装置的说明,夹紧气缸动作,驱动第一移动板正向移动的同时,第一移动板通过第一齿条、第二齿条与第一齿轮的啮合而驱动第二移动板反向移动,进而,第一移动板、第二移动板相向移动,其上的两组夹紧头夹紧轮毂,实现轮毂的居中定位。所述第一旋转定位装置包括安装在粗定位传输线上的第一升降气缸、与第一升降气缸移动端连接的构造板、安装在构造板上的旋转台、设置在旋转台外围的旋转台齿轮、与旋转台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与第二齿轮连接且安装在构造板底部的第一伺服电机;粗定位传输线上安装有导向套,导向套与第二导向杆配合,构造板与第二导向杆连接。按上述第一旋转定位装置的说明,第一升降气缸驱动构造板及其上的旋转台上升,旋转台顶升粗定位传输线上的轮毂,第一伺服电机通过第二齿轮和旋转台齿轮的啮合而驱动旋转台旋转,在粗定位图像识别装置的辅助下,实现轮毂的粗定位。所述粗定位图像识别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旋转台正上方的粗定位成像装置和粗定位成像光源。所述内撑装置包括安装在第二旋转定位装置上的导轨支架、安装在导轨支架上的第三导轨和内撑气缸、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三导轨上的一对内撑板、安装在内撑板上的内撑环;所述内撑气缸为双向气缸,双向气缸两侧的活动端分别与一对内撑板的第一内撑板和第二内撑板连接。双向气缸动作,其两侧活动端外伸,一对内撑板反向移动,从轮毂的内侧撑紧轮毂。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安装在精定位输送线上的第二升降气缸、与第二升降气缸移动端连接的升降台,升降台与安装在精定位输送线上的第四导轨配合。所述第二升降气缸通过驱动升降台而驱动内撑装置和第二旋转定位装置上升。所述第二旋转定位装置包括与升降台固定的固定板、安装在固定板上的第二伺服电机、与第二伺服电机连接的旋转组件,旋转组件与导轨支架连接。第二伺服电机通过旋转组件驱动导轨支架旋转,进而驱动被内撑装置撑紧的轮毂旋转,在精定位图像识别装置的辅助下,实现轮毂的精定位。所述精定位图像识别装置包括位于导轨支架正上方的精定位成像装置和精定位成像光源。本技术所述的自动定位装置,为保证产品的流转效率,装置设置粗定位和精定位两道工位;定位装置包括由粗定位传输线和精定位传输线构成的传输线、由粗定位图像识别装置和精粗定位图像识别装置构成的图像识别系统、夹紧装置、第一旋转定位装置和第二旋转定位装置。上道工序流转下来的轮毂触发粗定位传输线上的光电传感器,夹紧装置夹紧定位,通过粗定位图像识别装置对气门芯拍照和图像识别系统检测及旋转台运动完成粗定位。粗定位后的产品再触发精定位传输线上的光电传感器而停止,通过精定位图像识别装置对气门芯拍照和图像识别系统及第二旋转定位装置的动作进行精定位,至此,实现轮毂的自动精确定位。本技术可以完成轮毂精确定位,可与前道工序自动传输线无缝连接,控制简单,工作可靠。本技术可以实现不同规格轮毂的基于位置要求的精确定位,工件自动识别、定位,通过粗、精两个工位的定位保证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定位精度,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轮毂气门芯孔图像识别的自动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粗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右视图;图4为图2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精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右视图;图7为图5的俯视图。图中符号说明:10、粗定位传输线;11、第一光电传感器;12、第二光电传感器;13、第三光电传感器;14、第四光电传感器;20、粗定位图像识别装置;21、粗定位成像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轮毂气门芯孔图形识别的自动定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轮毂气门芯孔图形识别的自动定位装置,包括粗定位装置(1)和精定位装置(2);所述粗定位装置包括粗定位传输线(10)、安装在粗定位传输线上的粗定位图像识别装置(20)、对产品进行居中定位的夹紧装置(30)、对产品进行初步旋转定位的第一旋转定位装置(40);所述精定位装置包括精定位传输线(50)、安装在精定位传输线上的精定位图像识别装置(60)、安装在精定位传输线上且用内撑方式定位产品的内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组件包括升降装置(80)、安装在升降装置上的第二旋转定位装置(90)、安装在第二旋转定位装置上的内撑装置(7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轮毂气门芯孔图形识别的自动定位装置,包括粗定位装置(1)和精定位装置(2);所述粗定位装置包括粗定位传输线(10)、安装在粗定位传输线上的粗定位图像识别装置(20)、对产品进行居中定位的夹紧装置(30)、对产品进行初步旋转定位的第一旋转定位装置(40);所述精定位装置包括精定位传输线(50)、安装在精定位传输线上的精定位图像识别装置(60)、安装在精定位传输线上且用内撑方式定位产品的内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组件包括升降装置(80)、安装在升降装置上的第二旋转定位装置(90)、安装在第二旋转定位装置上的内撑装置(7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轮毂气门芯孔图形识别的自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定位传输线(10)按传输方向依次固定有四个光电传感器,分别实现产品减速、停止、减速、停止的功能;所述精加工传输线(50)按传输方向依次固定有两个光电传感器,分别实现产品减速、停止的功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轮毂气门芯孔图形识别的自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30)包括固定在粗定位传输线上的支架(35)、固定在支架上的第一导向杆(33)、安装在第一导向杆上的气缸支架(32)、安装在气缸支架上的夹紧气缸(31)、安装在支架上的齿轮旋转装置(38)、安装在齿轮旋转装置上的第一齿轮、安装在支架上且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39)和第二导轨、滑动配合在第一导轨上且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37)、滑动配合在第二导轨上且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安装在第一齿条上且与所述夹紧气缸连接的第一移动板(34)、安装在第二齿条上的第二移动板、安装在第一移动板上的第一组夹紧头(36)、安装在第二移动板上的第二组夹紧头;所述第一移动板和所述第二移动板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一导向杆上,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左右对称设置,第一组夹紧头与第二组夹紧头左右对称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轮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平邓乾昆黄元林丁配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丰摩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