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材料打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8119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材料打孔设备,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箱,所述底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底箱内壁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表面与第二齿轮的表面啮合,所述转动轴的顶部贯穿至底箱的顶部与第三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底箱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背板,所述底箱顶部的前侧滑动连接有齿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控制器、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动轴、第三齿轮、齿板、移动台、第一固定板、第一气缸和夹板,达到了不用将新材料取下重新固定,可以连续打孔的效果。

A new material punch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材料打孔设备
本技术涉及新材料
,具体为一种新材料打孔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新材料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使用新材料需要对新材料进行各种加工处理,比如说对新材料进行打孔处理,对新材料进行打孔就需要用到打孔设备,使用打孔设备比人工打孔更加省时省力,但是现有的新材料打孔设备只能够对材料一个一个的打孔,在打完一个孔后就需要将材料取下重新固定再打下一个孔,浪费了工作者的大量时间和精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材料打孔设备,具备能够不用将新材料取下重新固定,可以连续打孔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新材料打孔设备在打完一个孔后就需要将材料取下重新固定再打下一个孔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材料打孔设备,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箱,所述底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底箱内壁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表面与第二齿轮的表面啮合,所述转动轴的顶部贯穿至底箱的顶部与第三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底箱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背板,所述底箱顶部的前侧滑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材料打孔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材料打孔设备,包括承载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箱(2),所述底箱(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5),所述第一电机(2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4),所述底箱(2)内壁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转动轴(23),所述转动轴(23)的表面套接有第二齿轮(22),所述第一齿轮(24)的表面与第二齿轮(22)的表面啮合,所述转动轴(23)的顶部贯穿至底箱(2)的顶部与第三齿轮(20)固定连接,所述底箱(2)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背板(5),所述底箱(2)顶部的前侧滑动连接有齿板(21),所述齿板(2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台(19),所述移动台(19)的底部与底箱(...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2.23 CN 20162142602101.一种新材料打孔设备,包括承载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箱(2),所述底箱(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5),所述第一电机(2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4),所述底箱(2)内壁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转动轴(23),所述转动轴(23)的表面套接有第二齿轮(22),所述第一齿轮(24)的表面与第二齿轮(22)的表面啮合,所述转动轴(23)的顶部贯穿至底箱(2)的顶部与第三齿轮(20)固定连接,所述底箱(2)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背板(5),所述底箱(2)顶部的前侧滑动连接有齿板(21),所述齿板(2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台(19),所述移动台(19)的底部与底箱(2)顶部的前侧滑动连接,所述齿板(21)的背表面与移动台(19)的背表面均与背板(5)的正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20)的表面与齿板(21)的正表面啮合,所述移动台(19)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6),所述第一固定板(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18),所述第一气缸(1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夹板(7),所述承载板(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竖板(3),所述竖板(3)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12),所述顶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底部的两侧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青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飞时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