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营养餐加工中烹饪用油安全性快速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7386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2 0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营养餐加工中烹饪用油安全性快速检测装置,包括光源装置、分光装置、射频发生器、采集装置、光电检测器、数据处理与控制装置。其中,光源装置与分光装置连接,射频发生装置分别与分光装置和光电检测装置连接,光谱采集装置分别与分光装置和光电检测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可实现营养餐加工中烹饪用油的等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等高温加热会破坏营养成分和三,四‑苯芮比等安全性指标同时检测,从而综合判别营养餐加工中烹饪用油安全性,相比常规检测更为快捷、准确,检测结果重复性好,便于根据快速检测结果及时判别营养餐加工中烹饪用油是否可继续使用,从而保障营养餐加工的食品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营养餐加工中烹饪用油安全性快速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营养餐加工中烹饪用油安全性快速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营养配餐是根据人体对营养的需要,按照食品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设计相应的营养餐食谱,使人体能摄入比例合理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即达到所谓的均衡膳食。在营养餐生产加工中,不仅有些菜肴烹饪需要用到油炸等工艺,同时很多菜肴加工中也需要采用过油等预处理工艺,因此需要大量并长时间高温加热食用油。食用油长时间高温加热后不仅会破坏食用油中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还会产生不饱和脂肪酸会发生聚合作用,形成难以消化或具有毒性的聚合物如三,四-苯芮比等,它们在体内蓄积危害人体健康。目前,尚缺乏快速检测烹饪有油营养成分和有害成分的装置,判别烹饪有油是否可用主要是采用控制使用时间的方法,随意度和主观性较强,难以保证准确性和安全性。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近红外光谱技术,以其快速、无损、简便、精确等优点,在食品和农产品检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日本、美国及欧洲国家部分农产品的近红外检测方法已经被列为标准的检测方法。基于近红外透射光谱检测法的营养餐加工中烹饪用油安全性快速检测装置,通过同时检测营养餐加工中烹饪用油的等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等高温加热会破坏营养成分和三,四-苯芮比等安全性指标,从而综合判别营养餐加工中烹饪用油安全性,相比常规检测更为快捷、准确,检测结果重复性好,便于根据快速检测结果及时判别营养餐加工中烹饪用油是否可继续使用,从而保障营养餐加工的食品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的营养餐加工中烹饪用油安全性缺乏检测特别是快速检测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营养餐加工中烹饪用油安全性快速检测装置。本技术装置采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检测法,通过同时营养餐加工中烹饪用油的等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等高温加热会破坏营养成分和三,四-苯芮比等安全性指标,从而综合判别营养餐加工中烹饪用油安全性。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营养餐加工中烹饪用油安全性快速检测装置,包括光源装置、光谱采集装置、分光装置、射频发生装置、光电检测装置。其中,光源装置与分光装置连接,射频发生装置分别与分光装置和光电检测装置连接,光谱采集装置分别与分光装置和光电检测装置连接。所述的光源装置,用于发射近红外光,形成近红外透射光,包括卤钨灯、开关电源、黑匣;所述的光谱采集装置,主要用来采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包括Y型光纤和透射式近红外光纤探头;所述的分光装置,作用是将光源发射的连续光变成单色光,包括AOTF晶体、透镜、场镜、偏振镜、偏振器;所述的射频发生装置,用于提供频率可调的高频辐射电信号输出,此信号转换为AOTF晶体内的超声波振动,包括RF合成器和RF驱动器;所述的光电检测装置,核心由光敏元件构成,其作用是利用光电效应检测近红外光与样品作用后携带样品信息的光信号,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通过模数转换器以数字信号形式输出,并对光谱进行分析处理,包括铟镓砷检测器,数据采集卡和信号处理装置和计算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控制食用油使用时间的传统烹饪有油控制方法,通过同时检测营养餐加工中烹饪用油的等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等高温加热会破坏营养成分和三,四-苯芮比等安全性指标,从而综合判别营养餐加工中烹饪用油安全性,更为快捷、准确,检测结果重复性好,便于根据快速检测结果及时判别营养餐加工中烹饪用油是否可继续使用,从而保障营养餐加工的食品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营养餐加工中烹饪用油安全性快速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营养餐加工中烹饪用油安全性快速检测装置,包括光源装置、光谱采集装置、分光装置、射频发生装置、光电检测装置。其中,光源装置与分光装置连接,射频发生装置分别与分光装置和光电检测装置连接,光谱采集装置分别与分光装置和光电检测装置连接。光源装置,用于发射近红外光,形成近红外透射光,包括卤钨灯、开关电源、黑匣。卤钨灯选用50w的欧司朗卤钨灯,使用寿命长达2年左右。为了保证光源恒温,抑制温度漂移,卤钨灯安装在由一个金属块和3层黑色金属匣子所组成的黑匣里。卤钨灯的供电电源采用的开关电源,它的体积小、重量轻、噪声小、稳定性好,本开关电源的电压为12V,功率为100W。光谱采集装置,主要用来采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包括所述的光谱采集装置,主要用来采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包括Y型光纤和透射式近红外光纤探头。光纤选用低OH-的石英光纤一根发射,六根接收,光纤材料采用进口石英,光纤的数值孔径为0.37,光纤接口采用SMA905接头。分光装置,作用是将光源发射的连续光变成单色光,分光装置,作用是将光源发射的连续光变成单色光,包括AOTF晶体、透镜、场镜、偏振镜、偏振器。AOTF晶体是基于平行切线动量匹配条件设计,晶体切割角度使得入射光以30°入射,入射光通过声光作用,产生布拉格光栅衍射效应,得到零级和一级衍射光,并分开约6度角。系统中使用的是(+)一级衍射光,其入射到探测光纤,成为测量光。由于零级光的存在,同时由于出射光有一定的发散角,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零级光与一级衍射光发生混杂的现象。混入的零级光将被检测器接受形成背景噪声,降低了系统本身的信噪比。根据平行动量匹配条件,入射光中的负光会被超声波光栅衍射成所采用正一级光,正光被衍射成负一级衍射光。本装置在AOTF晶体的前面和后面分别加偏振方向正交的偏振装置的方法,来消除零级光的影响。射频发生装置,用于提供频率可调的高频辐射电信号输出,此信号转换为AOTF晶体内的超声波振动,包括RF合成器和RF驱动器电信号的频率范围宽、分辨率高、各频率能快速转换,达到AOTF在连续的电信号扫描下工作,实现波长的快速扫描。光电检测装置,核心由光敏元件构成,其作用是利用光电效应检测近红外光与样品作用后携带样品信息的光信号,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通过模数转换器以数字信号形式输出,并对光谱进行分析处理,包括铟镓砷检测器,数据采集卡和信号处理装置和计算机。铟镓砷检测器接收到的衍射光信号很微弱,所以要经过放大后才能进行其他处理。紧接着铟镓砷检测器的放大电路称为低噪声前置放大器,使前放与光电探侧器的噪声相比可以忽略,放大器的噪声将不会对被探测的辐射信号产生噪声“污染”。它和探测器一起决定着系统的探测能力。因此,前置放大器在信号处理电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前置放大器的特点是高增益、低噪声、低漂移、低失调。光信号处理装置中除了前置放大器,还有低通滤波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营养餐加工中烹饪用油安全性快速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营养餐加工中烹饪用油安全性快速检测装置,包括光源装置、光谱采集装置、分光装置、射频发生装置、光电检测装置;其中,光源装置与分光装置连接,射频发生装置分别与分光装置和光电检测装置连接,光谱采集装置分别与分光装置和光电检测装置连接;所述的光源装置,用于发射近红外光,形成近红外透射光,包括卤钨灯、开关电源、黑匣;所述的光谱采集装置,主要用来采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包括Y型光纤和透射式近红外光纤探头;所述的分光装置,作用是将光源发射的连续光变成单色光,包括AOTF晶体、透镜、场镜、偏振镜、偏振器;所述的射频发生装置,用于提供频率可调的高频辐射电信号输出,此信号转换为AOTF晶体内的超声波振动,包括RF合成器和RF驱动器;所述的光电检测装置,核心由光敏元件构成,其作用是利用光电效应检测近红外光与样品作用后携带样品信息的光信号,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通过模数转换器以数字信号形式输出,并对光谱进行分析处理,包括铟镓砷检测器,数据采集卡和信号处理装置和计算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营养餐加工中烹饪用油安全性快速检测装置,包括光源装置、光谱采集装置、分光装置、射频发生装置、光电检测装置;其中,光源装置与分光装置连接,射频发生装置分别与分光装置和光电检测装置连接,光谱采集装置分别与分光装置和光电检测装置连接;所述的光源装置,用于发射近红外光,形成近红外透射光,包括卤钨灯、开关电源、黑匣;所述的光谱采集装置,主要用来采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包括Y型光纤和透射式近红外光纤探头;所述的分光装置,作用是将光源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振华张薇冯霖蒲凌龙
申请(专利权)人:食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