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玮专利>正文

基于BIM的测绘放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7295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2 0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BIM的测绘放样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表面连接有显示器与按键,按键包括开关按键与操作按键,壳体下表面开设有电池槽,电池槽中间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将电池槽分隔为两个小电池槽,两个小电池槽内部均可拆卸连接有可充电电池,隔板下方设置有连接孔,且连接孔开设在电池槽上,电池槽上侧转动连接有电池槽盖,电池槽盖上方固定连接有连接弹板,连接弹板与连接孔卡接,壳体右侧开设有数据传输口,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板,控制板上固定连接有微电脑、无线传输器与BIM数据存储器,它可以实现可以长时间使用,工作效率高,并且易与计算机进行配合使用分析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BIM的测绘放样装置
本技术涉及测绘放样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基于BIM的测绘放样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或者建筑信息管理(BuildingInformationManagement)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建立起三维的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项目参与方在同一平台上,共享同一建筑信息模型。利于项目可视化、精细化建造。现有的基于BIM的测绘放样装置,使用测绘终端与测绘放样装置进行无线连接,然后将测绘终端测得的测绘数据与测绘放样装置存储的BIM数据进行对比,监督施工质量与误差,但现有的测绘放样装置在使用时需要长时间移动并对施工信息接收分析,但电池容量往往不够,准备多块电池轮番供电会不断重新启动连接,过程繁琐,造成工作效率低,并且由于测绘放样装置需要不断的移动接收数据,不易与计算机进行配合使用分析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问题如下:(1)、无法长时间使用,工作效率低;(2)、不易与计算机进行配合使用分析数据。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基于BIM的测绘放样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表面连接有显示器与按键,所述按键包括开关按键与操作按键,所述开关按键与操作按键均位于显示器右侧,且开关按键与操作按键均连接壳体,所述壳体下表面开设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中间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电池槽分隔为两个小电池槽,所述两个小电池槽内部均可拆卸连接有可充电电池,所述隔板下方设置有连接孔,且连接孔开设在电池槽上,所述电池槽上侧转动连接有电池槽盖,所述电池槽盖上方固定连接有连接弹板,所述连接弹板与连接孔卡接,所述壳体右侧开设有数据传输口,所述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固定连接有微电脑、无线传输器与BIM数据存储器,所述显示器、开关按键、操作按键、无线传输器、BIM数据存储器、数据传输口均与微电脑通过信号线相连接,所述微电脑通过导线与可充电电池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微电脑内部设置有稳压电路。优选的,所述数据传输口设置为USB接口。优选的,所述可充电电池设置为锂电池。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电池槽内可拆卸连接有两个可充电电池,两个可充电电池中任意一个可充电电池即可为该测绘放样装置进行供电,则这两个可充电电池可以在一个可充电电池电力不足时,先将另一个电量充足的可充电电池安装金电池槽进行供电,再将电量不足的电池拆卸下来进行充电,避免传统可充电电池拆卸下来需要关机重启的繁琐性,实现了可使该测绘放样装置长时间使用,工作效率高。(2)本技术设置有数据传输口,可在使用该测绘放样装置对某项或者某块建筑区域测绘完毕后通过数据传输口将测量数据导出至外部存储器,再利用外部存储器将测量数据导入至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可使该测绘放样装置可以不间断的进行工作,避免传统需要一次性测量完毕后才能进行分析处理,或者测量一部分后就需要暂停测量与计算机进行连接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易于计算机进行配合使用。(3)本技术微电脑内部设置的稳压电路用于在可充电电池进行拆装时对电压进行稳定,防止电压突变对装置造成损坏,数据传输口设置为USB接口用于便于与外部存储器进行连接使用,并且传输效率高,可充电电池设置为锂电池可使可充电电池拥有更大的电力储存能力,进一步使该装置可以长时间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池槽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图中标号说明:1、壳体;2、显示器;3、按键;301、开关按键;302、操作按键;4、电池槽;5、可充电电池;6、隔板;7、电池槽盖;8、连接弹板;9、连接孔;10、数据传输口;11、控制板;12、微电脑;13、无线传输器;14、BIM数据存储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基于BIM的测绘放样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上表面连接有显示器2与按键3,按键3包括开关按键301与操作按键302,开关按键301与操作按键302均位于显示器2右侧,且开关按键301与操作按键302均连接壳体1,壳体1下表面开设有电池槽4,电池槽4中间固定连接有隔板6,隔板6将电池槽4分隔为两个小电池槽,两个小电池槽内部均可拆卸连接有可充电电池5,隔板6下方设置有连接孔9,且连接孔9开设在电池槽4上,电池槽4上侧转动连接有电池槽盖7,电池槽盖7上方固定连接有连接弹板8,连接弹板8与连接孔9卡接,壳体1右侧开设有数据传输口10,壳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板11,控制板11上固定连接有微电脑12、无线传输器13与BIM数据存储器14,显示器2、开关按键301、操作按键302、无线传输器13、BIM数据存储器14、数据传输口10均与微电脑12通过信号线相连接,微电脑12通过导线与可充电电池5电性连接。其中,在实际应用中,微电脑12内部设置有稳压电路,数据传输口10设置为USB接口,可充电电池5设置为锂电池。工作原理:第一步,将各元件连接完整,打开电池槽盖7,将一个电量充足的可充电电池5放入电池槽4内,再闭合电池槽盖7,使连接弹板8与连接孔9连接牢固,防止可充电电池5掉落,通过开关按键301操作打开该测绘放样装置;第二步、外部测绘终端将测得的数据信息传送至无线传输器13,无线传输器13将接收到的信息传送至微电脑12,微电脑12调取BIM数据存储器14中与之对应的预设数据信息,并将测得的数据信息与BIM数据存储器14中的预设数据信息相比较,并将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显示器2进行显示,同时将处理信息传送至BIM数据存储器14存储起来,在使用时由于外部测绘终端需要不断移动位置进行测量,该测绘放样装置也需要不断的移动位置进行信息接收;第三步、当该测绘放样装置电量不足时,工作人员可打开电池槽盖7,将另一个电量充足的可充电电池5放入空置的电池槽4内,再将电量不足的可充电电池5取下进行充电,在拆换电池的操作过程中,该测绘放样装置在稳压电路的保护下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可实现使该测绘放样装置可以长时间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当对某一部分检测完毕后,可通过数据传输口10外接外部存储设备,再通过操作按键302对微电脑12下指令,微电脑12将原始测绘数据与微电脑12的分析数据从BIM数据存储器14中调出并通过数据传输口10传送至外部存储设备,并通过外部存储设备将数据导入至计算机进行分析,实现了便于与计算机进行配合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BIM的测绘放样装置

【技术保护点】
基于BIM的测绘放样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表面连接有显示器(2)与按键(3),所述按键(3)包括开关按键(301)与操作按键(302),所述开关按键(301)与操作按键(302)均位于显示器(2)右侧,且开关按键(301)与操作按键(302)均连接壳体(1),所述壳体(1)下表面开设有电池槽(4),所述电池槽(4)中间固定连接有隔板(6),所述隔板(6)将电池槽(4)分隔为两个小电池槽,所述两个小电池槽内部均可拆卸连接有可充电电池(5),所述隔板(6)下方设置有连接孔(9),且连接孔(9)开设在电池槽(4)上,所述电池槽(4)上侧转动连接有电池槽盖(7),所述电池槽盖(7)上方固定连接有连接弹板(8),所述连接弹板(8)与连接孔(9)卡接,所述壳体(1)右侧开设有数据传输口(10),所述壳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板(11),所述控制板(11)上固定连接有微电脑(12)、无线传输器(13)与BIM数据存储器(14),所述显示器(2)、开关按键(301)、操作按键(302)、无线传输器(13)、BIM数据存储器(14)、数据传输口(10)均与微电脑(12)通过信号线相连接,所述微电脑(12)通过导线与可充电电池(5)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BIM的测绘放样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表面连接有显示器(2)与按键(3),所述按键(3)包括开关按键(301)与操作按键(302),所述开关按键(301)与操作按键(302)均位于显示器(2)右侧,且开关按键(301)与操作按键(302)均连接壳体(1),所述壳体(1)下表面开设有电池槽(4),所述电池槽(4)中间固定连接有隔板(6),所述隔板(6)将电池槽(4)分隔为两个小电池槽,所述两个小电池槽内部均可拆卸连接有可充电电池(5),所述隔板(6)下方设置有连接孔(9),且连接孔(9)开设在电池槽(4)上,所述电池槽(4)上侧转动连接有电池槽盖(7),所述电池槽盖(7)上方固定连接有连接弹板(8),所述连接弹板(8)与连接孔(9)卡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玮李新民董红杨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卢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