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泡池恒温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16984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2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温泉泡池恒温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温泉泡池内且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温度传感器一、设置于所述出水管上且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水泵、设置于所述调节水管上且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电动阀一、设置于所述泉水出水管上且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电动阀二、设置于所述缓冲水池内且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温度传感器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温泉泡池内的泉水通过板式换热器加热后,回流到温泉泡池内,对回流泉水的温度精确控制,避免引起温泉泡池升温过程中的舒适度,客人可以通过触摸屏调节回流温泉泡池内的温度,达到了温泉泡池舒适度高、安全性强、智能化调节温泉泡池水温的效果。

Hot spring bubble pool constant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ot spring pool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also includes a controller arranged on the hot springs bubble pool and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controller, a temperature sensor is arranged on the outlet pipe and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controller, the water pump is arranged on the adjusting pipe and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the controller of electric valve, is arranged on the water outlet pipe and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controller of the electric valve two is arranged on the buffer tank and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controller and a temperature sensor two.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the hot springs bubble pool water through the heat exchanger after heating, return to the hot springs bubble pool, to accurately control the reflux spring temperature, avoid hot springs bubble pool in the course of heating comfort, guests can through the touch screen to adjust the backflow hot springs bubble pool temperature within the reach hot springs bubble pool of high comfort, high safety, intelligent regulation effect of hot springs bubble pool water tempera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泉泡池恒温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温泉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温泉泡池恒温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温泉是泉水的一种,泉水温度显著地高于当地年平均气温又低于或等于45摄氏度的地下天然泉水角温泉,温泉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的矿物质泉水。泡浴温泉过程中普遍存在温降的问题,即温泉水温降低。为解决温泉泡浴过程中的温降问题,现有技术中一种是直接补充高温水恒温,这种方式不能精确控制水温,高温水加入后接触到人体容易形成不适感甚至是烫伤。现有技术中另一种解决方式是采用将温泉水引出加热后再回流至温泉内,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402905U的中国专利《温泉水智能恒温系统》,包括三通电动阀、板式换热器、温度传感器,但是上述温泉水智能恒温系统存在以下问题:温泉水在流经板式换热器加热后再流入到温泉水中,经过板式换热器加热后回流到温泉泡池内的温泉水温较高,仍然不能精确控制回流至温泉泡池内的水温,容易造成泡浴时不适甚至烫伤人体,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泉泡池恒温控制系统,具有调节回流温泉泡池内泉水温度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温泉泡池恒温控制系统,包括温泉泡池、缓冲水池、板式换热器,所述温泉泡池上设置有出水管、连通于所述出水管和所述缓冲水池的调节水管,所述板式换热器上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出水管的泉水进水管、连通于所述缓冲水池的泉水出水管,所述缓冲水池上设置有连通于所述温泉泡池内的回水管;所述温泉泡池恒温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温泉泡池内且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温度传感器一、设置于所述出水管上且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水泵、设置于所述调节水管上且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电动阀一、设置于所述泉水出水管上且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电动阀二、设置于所述缓冲水池内且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温度传感器二、设置于所述回水管且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电动阀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泉泡池恒温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当温泉泡池内的水温下降后,温度传感器一检测到水温后发出一温度检测信号,控制器接受到温度检测型号后,启动水泵,水泵将温泉从温泉泡池内抽出,泉水从出水管流入到泉水进水管内,温度较低的泉水从泉水进水管进入到板式换热器内,通过板式换热器换热后,从泉水出水管流入到缓冲水池内,缓冲水池内的温度传感器二检测到缓冲水池内的水温后,发出温度检测信号,控制器接受到温度检测信号后,与预设值比较,如缓冲水池内的水温高于预设值,则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开启电动阀一,温度地的泉水直接流入到缓冲水池内,降低缓冲水池内的水温;如缓冲水池内的水温等于或低于预设值时,则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开启电动阀三,缓冲水池内的泉水从回水管流入到温泉泡池内,避免回流到温泉泡池内的泉水温度过高而烫伤人体,能调节回流到温泉泡池内泉水温度的作用,温泉泡池内泡澡时舒适安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触摸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客人可以通过触摸屏调节从回水管回流至温泉泡池内的水温。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温泉泡池内壁设置有一圈环形腔,所述环形腔设置有多个连通于所述温泉泡池内的回流孔,所述回水管连通于所述环形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水池内的泉水从回水管流入到环形腔内,再从环形腔内的回流孔流到温泉泡池内。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水管、所述泉水进水管、所述出水管通过三通接头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通接头是一种常见的管件接头,调节水管、泉水进水管、出水管通过三通接头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水池内设置有一层过滤层,所述调节水管连通于所述缓冲水池的管口和所述泉水出水管连通于所述缓冲水池的一端管口均高于所述过滤层,所述回水管连通于所述缓冲水池的一端管口低于所述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包括固定于所述缓冲水池内壁的过滤板、固定于所述过滤板上的大孔吸附树脂层,所述过滤板上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过滤板的过滤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泉水从调节水管和泉水出水管流入缓冲水池,再通过缓冲水池内的过滤层,泉水中的杂质被大孔吸附树脂层吸附,泉水被净化后再流入到回水管内。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大孔吸附树脂层包括纱袋、放置于所述纱袋内的大孔吸附树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孔吸附树脂放置在纱袋内。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水池内设置有紫外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水池内设置紫外灯,对缓冲水池内的水分进行杀菌处理。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在温泉泡池内设置温度传感器一,检测温泉泡池内的水温,当温泉泡池内泉水温度下降后,控制器启动水泵,将温泉泡池内泉水输送到板式换热器内换热,泉水温度升高后再回流到温泉泡池内,达到调节温泉泡池内泉水温度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是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缓冲水池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的温泉泡池结构示意图。图中:1、温泉泡池;11、环形腔;12、回流孔;13、温度传感器一;2、缓冲水池;21、温度传感器二;22、紫外灯;3、板式换热器;31、热媒进水管;32、热媒出水管;4、出水管;41、水泵;5、调节水管;51、电动阀一;6、泉水进水管;7、泉水出水管;71、电动阀二;8、回水管;81、电动阀三;9、过滤层;91、过滤板;911、过滤孔;92、大孔吸附树脂层;921、纱袋;922、大孔吸附树脂;10、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温泉泡池恒温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温泉泡池1、缓冲水池2、板式换热器3、控制器10。温泉泡池1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一13,温度传感器一13电连接于控制器10。温泉泡池1上设置有出水管4,出水管4一端连通于温泉泡池1内,出水管4上设置有水泵41,水泵41电连接于控制器10上。出水管4上设置有调节水管5和泉水进水管6,出水管4和泉水进水管6通过三通接头连接在出水管4远离温泉泡池1的一端。如图1所示,调节水管5一端连通于出水管4且另一端连通于缓冲水池2,调节水管5上设置有电动阀一51,电动阀一51电连接于控制器10上。泉水进水管6一端连通于出水管4上且另一端连通于板式换热器3,板式换热器3上设置有泉水出水管7,泉水出水管7连通于缓冲水池2,泉水出水管7上设置有电动阀二71,电动阀二71电连接于控制器10。板式换热器3上还设置有热媒进水管31和热媒出水管32。热媒从板式换热器3热媒进水管31流入到板式换热器3内,再从热媒出水管32流出。温泉泡池1内的泉水通过出水管4流入到泉水进水管6后,与板式换热器3内的热媒发生热交换后,温度升高,再从泉水出水管7流入到缓冲水池2内。如图2所示,缓冲水池2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二21,温度传感器二21电连接于控制器10上。缓冲水池2内固定有紫外灯22,紫外灯22照射缓冲水池2内的泉水。缓冲水池2内固定有一层过滤层9,过滤层9包括固定于缓冲水池2内壁的过滤板91,过滤板91上设置有多个贯穿过滤板91的过滤孔911,过滤板91上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泉泡池恒温控制系统,包括温泉泡池(1)、缓冲水池(2)、板式换热器(3),所述温泉泡池(1)上设置有出水管(4)、连通于所述出水管(4)和所述缓冲水池(2)的调节水管(5),所述板式换热器(3)上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出水管(4)的泉水进水管(6)、连通于所述缓冲水池(2)的泉水出水管(7),所述缓冲水池(2)上设置有连通于所述温泉泡池(1)内的回水管(8);所述温泉泡池恒温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器(10)、设置于所述温泉泡池(1)内且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10)的温度传感器一(13)、设置于所述出水管(4)上且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10)的水泵(41)、设置于所述调节水管(5)上且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10)的电动阀一(51)、设置于所述泉水出水管(7)上且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10)的电动阀二(71)、设置于所述缓冲水池(2)内且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10)的温度传感器二(21)、设置于所述回水管(8)且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10)的电动阀三(8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泉泡池恒温控制系统,包括温泉泡池(1)、缓冲水池(2)、板式换热器(3),所述温泉泡池(1)上设置有出水管(4)、连通于所述出水管(4)和所述缓冲水池(2)的调节水管(5),所述板式换热器(3)上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出水管(4)的泉水进水管(6)、连通于所述缓冲水池(2)的泉水出水管(7),所述缓冲水池(2)上设置有连通于所述温泉泡池(1)内的回水管(8);所述温泉泡池恒温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器(10)、设置于所述温泉泡池(1)内且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10)的温度传感器一(13)、设置于所述出水管(4)上且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10)的水泵(41)、设置于所述调节水管(5)上且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10)的电动阀一(51)、设置于所述泉水出水管(7)上且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10)的电动阀二(71)、设置于所述缓冲水池(2)内且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10)的温度传感器二(21)、设置于所述回水管(8)且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10)的电动阀三(8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泉泡池恒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0)上设置有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10)的触摸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泉泡池恒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木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沐方温泉设计建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