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隧道下卧软土层塑性变形的控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6870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2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下卧软土层塑性变形的控制结构,其用于下穿建筑物/构筑物的盾构隧道中以对盾构隧道下卧软土层的塑性变形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结构包括:在盾构隧道轴向上位于所下穿的建筑物/构筑物两端的软土地层进行加固的土承台支座结构,所述盾构隧道穿过两端的所述土承台支座结构;该盾构隧道结构本身及两端的所述土承台支座结构共同形成地下桥跨式抗沉降结构,实现对所承受载荷的支撑,并从而控制隧道下卧软土层的塑性变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通过优化的加固方式设计,使得下卧软土层的塑性变形得到控制,其不会对隧道自身结构造成损伤,尤其适用于下穿既有建(构)筑物的盾构隧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隧道下卧软土层塑性变形的控制结构
本技术属于盾构隧道
,具体涉及一种盾构隧道下卧软土层塑性变形的控制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盾构隧道在上海、杭州、宁波等软土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包括铁路、地铁、公路、市政等行业。大量的工程实例表明:软土地区盾构隧道在建成后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长期沉降,该长期沉降主要由盾构下卧软土地层在列车长期振动作用下产生的塑性累积变形引起,后期难以通过相应工程措施予以纠正。部分较为严重沉降不仅对盾构隧道本身的安全性、耐久性及防水性构成威胁,而且影响轨道平顺性,进而影响到铁路、地铁的安全运营。为解决这一难题,目前的实际处理措施包括:1)加强隧道本身的强度,一般采用钢环或者洞内二次衬砌;2)洞外旋喷或者压密注浆;3)洞内微扰动注浆。当前最为常见的方法是洞外旋喷或者压密注浆,通常是对盾构隧道下卧软土地层进行加固(如图1),减少土体塑性变形。专利文献CN106703836A中公开了一种既有盾构圆隧道软土基底处理方法,所解决的是隧道下卧软土地层沉降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在盾构圆隧道的左右两侧,从地面向下左右对称的各钻一注浆管孔,并采用MJS工法进行从下往上的强制排泥,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盾构隧道下卧软土层塑性变形的控制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盾构隧道下卧软土层塑性变形的控制结构,其用于下穿建筑物/构筑物的盾构隧道中以对盾构隧道下卧软土层的塑性变形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结构包括:在盾构隧道轴向上位于所下穿的建筑物/构筑物两端的、用于对软土地层进行加固的土承台支座结构,所述盾构隧道穿过两端的所述土承台支座结构;该盾构隧道结构本身及两端的所述土承台支座结构共同形成地下桥跨式抗沉降结构,实现对所承受载荷的支撑,并从而控制隧道下卧软土层的塑性变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隧道下卧软土层塑性变形的控制结构,其用于下穿建筑物/构筑物的盾构隧道中以对盾构隧道下卧软土层的塑性变形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结构包括:在盾构隧道轴向上位于所下穿的建筑物/构筑物两端的、用于对软土地层进行加固的土承台支座结构,所述盾构隧道穿过两端的所述土承台支座结构;该盾构隧道结构本身及两端的所述土承台支座结构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明清薛光桥邓朝辉孙峰张津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