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起重机后侧附墙拆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65536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22:54
塔式起重机后侧附墙拆卸装置,包括卷扬机、吊臂座、吊臂、水平导向轮、纵向导向轮、楔形索卡和吊钩组件,吊臂座水平设置在塔式起重机的两根平衡臂主梁上,吊臂的前部固定在吊臂座上,纵向导向轮设置在吊臂后端,水平导向轮设置在吊臂座的左侧部,楔形索卡设置在吊臂右侧,卷扬机上缠绕有钢丝绳,钢丝绳的牵拉端依次穿过水平导向轮、纵向导向轮、吊钩组件和楔形索卡后通过U形索卡卡在塔式起重机塔帽上的任意辅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随用随装,有一定的起重量,可独立完成对塔式起重机后侧附墙件的拆卸,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更加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拓宽了塔式起重机的使用功能。

A disassembly device for the rear side wall of a tower crane

Tower crane rear wall removing device, including hoist, crane, lifting arm, horizontal guide wheel, a guide wheel and a longitudinal wedge hook and jib Soka assembly seat is arranged horizontally on the two arm tower crane girder, the front suspension arm is fixed on the arm seat, the longitudinal guide wheel is arranged on the crane arm rear horizontal guide wheel is arranged on the arm of the left side of the base, is arranged in the right arm of the wedge clamp, a wound on the wire rope, wire rope pulling end passes through the horizontal guide wheel, guide wheel, vertical hook assembly and wedge through the U shaped soca Kaka in any cable tower crane tower cap the auxiliary rod.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certain lifting weight following the use and loading, and can independently complete the demolition of the rear side wall parts of the tower crane, reduces labor intensity, improves work efficiency, and is more secure and reliable. The utility model widens the use function of the tower c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塔式起重机后侧附墙拆卸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塔式起重机后侧附墙拆卸装置。
技术介绍
在拆卸塔式起重机附墙件过程中,此时的塔式起重机由于不能做旋转动作,只能吊运前侧的二组附墙件,无法吊运后侧的二组附墙件,目前对后侧的二组附墙件只能采用最原始的倒链牵拉的方法,人工一点一点将后侧的二组附墙件倒到塔式起重机的前面,才能进行吊运,这种方法原始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在倒运过程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劳动强度小、安全可靠性强、可提高施工效率的塔式起重机后侧附墙拆卸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塔式起重机后侧附墙拆卸装置,包括卷扬机1、吊臂座2、吊臂3、水平导向轮4、纵向导向轮5、楔形索卡7和吊钩组件8,吊臂座2通过二个U形螺栓9水平设置在塔式起重机的两根平衡臂主梁10上,吊臂3的前部固定设置在吊臂座2上,纵向导向轮5设置在吊臂3后端,水平导向轮4设置在吊臂座2的左侧部,楔形索卡7设置在吊臂3右侧并邻近纵向导向轮5,卷扬机1固定设置在平衡臂主梁10之间,卷扬机1上缠绕有钢丝绳11,钢丝绳11的牵拉端依次穿过水平导向轮4、纵向导向轮5、吊钩组件8和楔形索卡7后通过U形索卡12卡在塔式起重机塔帽上的任意辅杆上。吊臂座2采用120×120×1200mm的方管制成,吊臂3采用100×100×2500mm的方管制成,吊臂3前部插设在吊臂座2内并通过两根第一定位销6插接定位。水平导向轮4上设置有两个用于防脱绳的第二定位销13;纵向导向轮5上设置有一个用于防脱绳的第三定位销14。吊钩组件8包括动滑轮15和吊钩16,动滑轮15下部通过两个用于防脱绳的第四定位销17与吊钩16连接。楔形索卡7包括U型板18、楔形板19、第五上定位销20和第五下定位销21,U型板18的顶部、底部和前侧敞口,U型板18的左侧上部与吊臂3右侧固定连接,第五上定位销20位于第五下定位销21上方,第五上定位销20和第五下定位销21均沿左右水平方向穿过U型板18,第五上定位销20距离U型板18底部的距离大于第五下定位销21距离U型板18底部的距离,楔形板19呈上宽下窄的结构,楔形板19前侧与第五上定位销20及第五下定位销21顶压接触,楔形板19的后侧通过钢丝绳11与U型板18底部顶压接触,楔形板19的后侧面设置有与钢丝绳11紧密压接的防滑摩擦纹。采用塔式起重机后侧附墙拆卸装置对附墙进行拆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安装吊臂座2和吊臂3:取出吊臂座2上的两个第一定位销6,将吊臂3插入到吊臂座2内,将吊臂3收缩为最短状态,即楔形索卡7与吊臂座2后端接触;然后将吊臂座2放置在塔式起重机的两根平衡臂主梁10上,使用二个U形螺栓9将吊臂座2与两根平衡臂主梁10固定连接;B、穿钢丝绳11:将塔式起重机的吊钩起升至最高处,用一个U形索卡7将卷扬机1上缠绕的钢丝绳11拉出并卡在塔式起重机塔帽上的任意辅杆上,防止钢丝绳11松动,起到终极保险的作用,将钢丝绳11从卷扬机1上退出4-5米,取出水平导向轮3上的二个第一定位销6,将钢丝绳11放入水平导向轮3的滑轮槽内,再将二个第一定位销6装上,然后取出纵向导向轮4上的一个第二定位销13,将钢丝绳11放入纵向导向轮4的滑轮槽内,将纵向导向轮4上的第二定位销13重新装上,再将动滑轮15上的两个第四定位销17取出,把吊钩5取下,把钢丝绳11放到动滑轮15下部的轮槽中,再把吊钩5上部与动滑轮15下部对接,装上两个第四定位销17,再将楔形索卡7上的第五上定位销20和第五下定位销21取出,将钢丝绳11放入U型板18内,重新将第五上定位销20和第五下定位销21插入U型板18上的销孔内,然后使用锤子将楔形板19楔入U型板18内,将钢丝绳11紧固定位;C、将吊臂3从吊臂座2中向后推出至最长处,吊臂3和吊臂座2上的销孔对应后,将两根第一定位销6插入定位,此时完成了吊臂3的组装工作;D、吊装后侧附墙22:使用绳头23将后侧附墙22捆绑后挂接到吊钩16上,启动卷扬机1,由于钢丝绳11的一端被紧固定位到楔形索卡7上,卷扬机1拉动钢丝绳11即可很容易将后侧附墙22吊起,从而完成后侧附墙22的拆卸吊装作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备加了一个便携式“吊臂座”和“吊臂”,通过与塔式起重机主卷扬机的组合,即本技术在塔式起重机的两根平衡臂主梁上设置了一个可独立工作的小型起重机构,通过该小型起重机构吊装所拆卸后侧附墙,楔形索卡是为了阻止钢丝绳的固定管松动,达到独立吊装的目的。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独特、便携式,随用随装,有一定的起重量,可独立完成对塔式起重机后侧附墙件的拆卸,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更加安全、可靠,本技术用处广泛,拓宽了塔式起重机的使用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在吊装过程中在塔式起重机上的位置示意图;图2是图1中本技术的放大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钢丝绳穿绕原理图;图5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的塔式起重机后侧附墙拆卸装置,包括卷扬机1、吊臂座2、吊臂3、水平导向轮4、纵向导向轮5、楔形索卡7和吊钩组件8,吊臂座2通过二个U形螺栓9水平设置在塔式起重机24的两根平衡臂主梁10上,吊臂3的前部固定设置在吊臂座2上,纵向导向轮5设置在吊臂3后端,水平导向轮4设置在吊臂座2的左侧部,楔形索卡7设置在吊臂3右侧并邻近纵向导向轮5,卷扬机1固定设置在平衡臂主梁10之间,卷扬机1上缠绕有钢丝绳11,钢丝绳11的牵拉端依次穿过水平导向轮4、纵向导向轮5、吊钩组件8和楔形索卡7后通过U形索卡12卡在塔式起重机24塔帽上的任意辅杆25上。吊臂座2采用120×120×1200mm的方管制成,吊臂3采用100×100×2500mm的方管制成,吊臂3前部插设在吊臂座2内并通过两根第一定位销6插接定位。水平导向轮4上设置有两个用于防脱绳的第二定位销13;纵向导向轮5上设置有一个用于防脱绳的第三定位销14。吊钩组件8包括动滑轮15和吊钩16,动滑轮15下部通过两个用于防脱绳的第四定位销17与吊钩16连接。楔形索卡7包括U型板18、楔形板19、第五上定位销20和第五下定位销21,U型板18的顶部、底部和前侧敞口,U型板18的左侧上部与吊臂3右侧固定连接,第五上定位销20位于第五下定位销21上方,第五上定位销20和第五下定位销21均沿左右水平方向穿过U型板18,第五上定位销20距离U型板18底部的距离大于第五下定位销21距离U型板18底部的距离,楔形板19呈上宽下窄的结构,楔形板19前侧与第五上定位销20及第五下定位销21顶压接触,楔形板19的后侧通过钢丝绳11与U型板18底部顶压接触,楔形板19的后侧面设置有与钢丝绳11紧密压接的防滑摩擦纹。采用塔式起重机后侧附墙拆卸装置对附墙的拆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安装吊臂座2和吊臂3:取出吊臂座2上的两个第一定位销6,将吊臂3插入到吊臂座2内,将吊臂3收缩为最短状态,即楔形索卡7与吊臂座2后端接触;然后将吊臂座2放置在塔式起重机24的两根平衡臂主梁10上,使用二个U形螺栓9将吊臂座2与两根平衡臂主梁10固定连接;B、穿钢丝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塔式起重机后侧附墙拆卸装置

【技术保护点】
塔式起重机后侧附墙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卷扬机(1)、吊臂座(2)、吊臂(3)、水平导向轮(4)、纵向导向轮(5)、楔形索卡(7)和吊钩组件(8),吊臂座(2)通过二个U形螺栓(9)水平设置在塔式起重机的两根平衡臂主梁(10)上,吊臂(3)的前部固定设置在吊臂座(2)上,纵向导向轮(5)设置在吊臂(3)后端,水平导向轮(4)设置在吊臂座(2)的左侧部,楔形索卡(7)设置在吊臂(3)右侧并邻近纵向导向轮(5),卷扬机(1)固定设置在平衡臂主梁(10)之间,卷扬机(1)上缠绕有钢丝绳(11),钢丝绳(11)的牵拉端依次穿过水平导向轮(4)、纵向导向轮(5)、吊钩组件(8)和楔形索卡(7)后通过U形索卡(12)卡在塔式起重机塔帽上的任意辅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塔式起重机后侧附墙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卷扬机(1)、吊臂座(2)、吊臂(3)、水平导向轮(4)、纵向导向轮(5)、楔形索卡(7)和吊钩组件(8),吊臂座(2)通过二个U形螺栓(9)水平设置在塔式起重机的两根平衡臂主梁(10)上,吊臂(3)的前部固定设置在吊臂座(2)上,纵向导向轮(5)设置在吊臂(3)后端,水平导向轮(4)设置在吊臂座(2)的左侧部,楔形索卡(7)设置在吊臂(3)右侧并邻近纵向导向轮(5),卷扬机(1)固定设置在平衡臂主梁(10)之间,卷扬机(1)上缠绕有钢丝绳(11),钢丝绳(11)的牵拉端依次穿过水平导向轮(4)、纵向导向轮(5)、吊钩组件(8)和楔形索卡(7)后通过U形索卡(12)卡在塔式起重机塔帽上的任意辅杆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起重机后侧附墙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吊臂座(2)采用120×120×1200mm的方管制成,吊臂(3)采用100×100×2500mm的方管制成,吊臂(3)前部插设在吊臂座(2)内并通过两根第一定位销(6)插接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起重机后侧附墙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导向轮(4)上设置有两个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文才高东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