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6059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压机,包括:具有一压合平台的下模及与该压合平台配合的上模,还包括一支撑架及一载物平台,位于所述压合平台外围的下模上设有第一导轨,所述支撑架设置在下模的外围,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与第一导轨相对应的第二导轨,所述载物平台可滑动设置于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上,并可在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之间滑动切换。将材料放置在位于支撑架上的载物平台进行合料,完成后直接通过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的对应配合将载物平台与材料一同置于模具内,而后将材料脱离载物平台,载物平台重新退出至支撑架,上料操作简便。

A kind of mold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olding machine, includes a pressing die and platform with the pressing platform with the upper die also comprises a support frame and a loading platform, lower die is located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pressing platform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uide rail, the support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next die, the supporting fram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guide rails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guide rail, the loading platform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sliding rail or second rails, and can slide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guide rail. Materials will be placed in the supporting frame on the loading platform of materials, finished directly through the corresponding first and second guide rail with the loading platform and materials together in the mould, and then the material from the loading platform, loading platform to exit to the support frame, feeding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压机
本技术涉及压膜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料操作简便的模压机。
技术介绍
模压机是将物料的硫化、压合、成型结合为一体的专用设备,其具有成本低、无污染、使用效果好的特点。现有的模压机一般都由上模和下模组成,上模由油缸带动,而下模则是固定不动的。压合作业的时候,先将上模上移,将待压合的原料置于下模内,然后将上模下移进行压合成型。现有作业中,待压合的原料具有多种的,则会直接将多种原料放置在下模内进行配料,因空间有限,上料操作和配料极其不方便,尤其是热压型的模压机上,因热压作业温度较高,无法直接在模具上配料。且料片面积较大,重量较重,在模具外面进行合料,又难以直接抬进模具,形成上料操作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上料操作简便的模压机,上料机构采用分段式可滑动结构,在载物平台上合料,完成后推至模具内将材料拉下,同时载物平台退出,达到上料操作简便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压机,包括:具有一压合平台的下模及与该压合平台配合的上模,还包括一支撑架及一载物平台,位于所述压合平台外围的下模上设有第一导轨,所述支撑架设置在下模的外围,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与第一导轨相对应的第二导轨,所述载物平台可滑动设置于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上,并可在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之间滑动切换。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载物平台包括一支架框、多个滑轮及多个支撑管,多个滑轮设置在支架框上,所述载物平台通过滑轮可滑动于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上,多个支撑管并排设置并分别可转动连接在支架框上,进而形成一滚动载物平台。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框与支撑管可转动连接的具体方式是通过轴承连接。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管为不锈钢管。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三导轨,所述支撑架可滑动设置在该第三导轨上,并使得该支撑架可在靠近与远离下模的方向移动。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位于所述压合平台外围的下模上设有第一导轨,所述支撑架设置在下模的外围,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与第一导轨相对应的第二导轨,所述载物平台可滑动设置于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上,并可在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之间滑动切换。将材料放置在位于支撑架上的载物平台进行合料,完成后直接通过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的对应配合将载物平台与材料一同置于模具内,而后将材料脱离载物平台,载物平台重新退出至支撑架,上料操作简便。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模压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压机,包括:具有一压合平台12的下模、与该压合平台12配合的上模11、支撑架20及载物平台,位于所述压合平台12外围的下模上设有一第一导轨13,所述支撑架20设置在下模的外围,所述支撑架20上设有与第一导轨13相对应的第二导轨21,所述载物平台可滑动设置于第二导轨21上,并可在第一导轨13与第二导轨21之间滑动切换。所述载物平台包括一支架框31、多个滑轮32及多个支撑管33,多个滑轮32设置在支架框31上,所述载物平台通过滑轮32可滑动于支撑架20的第二导轨21上,多个支撑管33并排设置并分别可转动连接在支架框31上,进而形成一滚动载物平台。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管33为不锈钢管,材料成本低且具有刚性,所述支架框31与支撑管33可转动连接的具体方式是通过轴承34连接。具体的,支撑管33的两端分别套接在轴承34的内轴套中,同时该轴承34的外轴套固定在支架框31上。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在支撑架20的下端还设有一第三导轨40,所述支撑架20可滑动设置在该第三导轨40上,且滑动设置的方式与载物平台的方式相同,均是通过滑轮连接,并使得该支撑架20可在靠近与远离下模的方向移动。上料时,将材料放在位于支撑架20上的载物平台上进行合料,空间大,操作方便;完成合料后,支撑架20在第三导轨40上移动,使得第二导轨21靠近于第一导轨13并接触,在第二导轨21上的载物平台移动至模具内的第一导轨13上,此时,拉住载物平台上的材料,再将载物平台退出至支撑架20的第二导轨21,使得材料脱离载物平台,并置于下模的作业平台12上,实现上料。材料脱离载物平台的过程中,材料与载物平台的支撑管33之间为滚动接触,相对摩擦力减小,脱离更为简便,且不会刮伤材料。且设置第三导轨40使得支撑架20可移动,用于预留空间便于人员对设备及模具维护保养。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模压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压机,包括:具有一压合平台的下模及与该压合平台配合的上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支撑架及一载物平台,位于所述压合平台外围的下模上设有第一导轨,所述支撑架设置在下模的外围,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与第一导轨相对应的第二导轨,所述载物平台可滑动设置于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上,并可在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之间滑动切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压机,包括:具有一压合平台的下模及与该压合平台配合的上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支撑架及一载物平台,位于所述压合平台外围的下模上设有第一导轨,所述支撑架设置在下模的外围,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与第一导轨相对应的第二导轨,所述载物平台可滑动设置于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上,并可在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之间滑动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平台包括一支架框、多个滑轮及多个支撑管,多个滑轮设置在支架框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继文林以海唐林义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弘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