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潜水器作业工具油管脱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6018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载人潜水器作业工具油管脱开装置,包括通过爆炸螺栓相连的上阀块及下阀块;所述上阀块及下阀块中分别设有相同布置结构的多个孔道;上阀块的所述孔道包括水平孔道及竖直孔道,所述水平孔道包括上下两层,分别为上层孔道及下层孔道,所述下层孔道包括连通的前侧第一水平孔道、前侧第二水平孔道及右侧水平孔道;所述上层孔道包括连通的左侧第一水平孔道、左侧第二水平孔道及后侧水平孔道;所述竖直孔道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前侧竖直孔道及后侧竖直孔道,左右对称设置的左侧竖直孔道及右侧竖直孔道,设置于上阀块右后侧处的右后侧竖直孔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操作方便、可维护性好、模块化好等优点。

Oil pipe disopening device for manned submersible operation tool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anned submersible operation tool disconnect device connected by tubing, including explosive bolts on the valve block and the valve block; the plurality of channels of the same arrangement structur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upper valve block and the valve block; the upper valve block the channels including horizontal channel and the vertical channel. Horizontal hole comprises two layers, the upper and lower pore channels respectively, wherein the lower channel includes connectivity in front of the first level channel, second front horizontal channel and right horizontal channel; the upper channel connecting the left first level channel, left second horizontal channels and posterior horizontal channels; the vertical channels including front and rear the front side of the vertical channels arranged symmetrically and the rear side of a vertical channel, symmetrical left and right vertical channels arranged vertical channel and arranged on the rear side of the valve block right right after The side vertical passag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reliable work, convenient operation, good maintainability and good modular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载人潜水器作业工具油管脱开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潜水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人潜水器作业工具油管脱开装置。
技术介绍
载人潜水器是当前海洋探索研究最主要的工具之一。载人潜水器为了执行水下设备布放,获取结核样品、深海生物、水样等作业任务,需在艏部载人舱的观察窗下方搭载一个采样篮,其上放置作业工具或保存采集到的深海样品,一般每次下潜载人潜水器最多携带一台液压驱动的作业工具,该作业工具安装于采样篮上,使用潜水器的液压系统为其提供压力油,但当潜水器近距离进行深海探寻及打捞任务时,一旦发生采样篮插入海底泥浆或被异物缠绕、导致潜水器难以摆脱的情况,潜航员需要将采样篮抛弃以摆脱危险,但此时该液压驱动的作业工具尚有油管和潜水器相连,因此在抛弃采样篮之前,需要先将作业工具与潜水器的连接油管脱开。现有的作业工具油管脱开装置,通常采用油缸推动切割刀切断油管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一次可以切断较多数量的油管,但对潜水器而言,受制于采样篮尺寸、科学家作业要求、潜水器作业时间等因素,一般每次下潜潜水器最多携带一台液压驱动的作业工具,特殊情况下也不会超过两台,因此作业工具油管脱开装置需切割的油管数量不多,同时在深海领域,潜水器自身液压系统的可靠性较为有限,一旦潜水器自身液压系统出现故障,采用这种原理的油管脱开装置事实上处于失效状态,并且这种装置存在切割刀这类零件,由于切割刀需优先满足切割油管的需求,所以其材质的选取无法兼顾到在海水中防腐的要求,因此实际使用中需要经常更换切割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申请人进行研究及改进,提供一种载人潜水器作业工具油管脱开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方案:一种载人潜水器作业工具油管脱开装置,包括通过爆炸螺栓相连的上阀块及下阀块,爆炸螺栓贯穿所述上阀块及下阀块,爆炸螺栓的下端安装有保护套及螺母;所述上阀块及下阀块中分别设有相同布置结构的多个孔道;上阀块的所述孔道包括水平孔道及竖直孔道,所述水平孔道包括上下两层,分别为上层孔道及下层孔道,所述下层孔道包括贯通上阀块的前侧及右侧的前侧第一水平孔道、前侧第二水平孔道及右侧水平孔道,所述前侧第一水平孔道与前侧第二水平孔道之间连通;所述上层孔道包括贯通上阀块的左侧及右侧的左侧第一水平孔道、左侧第二水平孔道及后侧水平孔道,所述左侧第一水平孔道与左侧第二水平孔道之间连通;所述竖直孔道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前侧竖直孔道及后侧竖直孔道,左右对称设置的左侧竖直孔道及右侧竖直孔道,设置于上阀块右后侧处的右后侧竖直孔道;所述前侧竖直孔道、后侧竖直孔道、左侧第一水平孔道、左侧第二水平孔道及后侧水平孔道相通;所述前侧竖直孔道、后侧竖直孔道为工作油孔,所述后侧水平孔道为外接油孔,所述左侧第一水平孔道、左侧第二水平孔道为工艺孔;所述左侧竖直孔道、右侧竖直孔道、前侧第一水平孔道、前侧第二水平孔道及右侧水平孔道相通;所述左侧竖直孔道、右侧竖直孔道为工作油孔,右侧水平孔道为外接油孔,前侧第一水平孔道、前侧第二水平孔道为工艺孔;所述右后侧竖直孔道为工作油口同时为外接油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侧竖直孔道和后侧竖直孔道之间的孔间距与所述左侧竖直孔道和右侧竖直孔道之间的孔间距相同。所述上阀块及下阀块均为上下两长方体结构,上侧面及下侧面为正方形,上侧面与下侧面之间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比爆炸螺栓的螺纹直径大3-5mm。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没有切割刀和切割刀运动需要的导轨等零件,只需给电爆螺栓发送电信号即可完成油管脱开,因此工作可靠,操作方便;可维护性好:没有零件因为功能需求而无法采用耐海水材质,因此没有零件需经常更换;模块化好:一套本专利技术对应一套液压驱动的作业工具,潜水器下潜携带几套液压驱动的作业工具,只需现场安装相应数量的油管脱开装置即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右视图。图4为图1的俯视图。图5为图1的A-A剖视图。图6为图2的B-B剖视图。图7为图1的C-C剖视图。图8为图2的D-D剖视图。图9为图4的E-E剖视图。图10为上阀块的立体图。图11为下阀块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借此对本专利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专利技术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至图11所示,一种载人潜水器作业工具油管脱开装置包括:爆炸螺栓1,上阀块2,下阀块3,爆炸螺栓保护套4、螺母5。上阀块2为长方体结构,优选的,其六个面中的两面,第一下侧面201、第一上侧面203为正方形,第一下侧面201、第一上侧面203中心处开设有第一通孔202,优选的,第一通孔202比爆炸螺栓1的螺纹直径大3~5mm;上阀块2、下阀块3中分别开设有11个孔道,且孔道的布置结构相同,以图1中的上阀块2的主视图为例,分别为后侧竖直孔道A1、前侧竖直孔道A2、右侧竖直孔道B1、左侧竖直孔道B2、右后侧竖直孔道C、前侧第一水平孔道D1、前侧第二水平孔道D2、右侧水平孔道E1、左侧第一水平孔道F1、左侧第二水平孔道F2、后侧水平孔道G1,孔道连通情况为:所述前侧竖直孔道A2、后侧竖直孔道A1、左侧第一水平孔道F1、左侧第二水平孔道F2及后侧水平孔道G1相通;所述前侧竖直孔道A2、后侧竖直孔道A1为工作油孔,所述后侧水平孔道G1为外接油孔,所述左侧第一水平孔道F1、左侧第二水平孔道F2为工艺孔;所述左侧竖直孔道B2、右侧竖直孔道B1、前侧第一水平孔道D1、前侧第二水平孔道D2及右侧水平孔道E1相通;所述左侧竖直孔道B2、右侧竖直孔道B1为工作油孔,右侧水平孔道E1为外接油孔,前侧第一水平孔道D1、前侧第二水平孔道D2为工艺孔;后侧竖直孔道A1、前侧竖直孔道A2、右侧竖直孔道B1、左侧竖直孔道B2、右后侧竖直孔道C贯通第一下侧面201,后侧竖直孔道A1、前侧竖直孔道A2关于第一下侧面201的中心对称右侧竖直孔道B1、左侧竖直孔道B2关于第一下侧面201的中心对称,前侧竖直孔道A2和后侧竖直孔道A1之间的孔间距与所述左侧竖直孔道B2和右侧竖直孔道B1之间的孔间距相同,右后侧竖直孔道C为工作油口同时为外接油口,右后侧竖直孔道C的孔端位于第一上侧面203上。本专利技术中,下阀块3和上阀块2结构基本完全一致,其区别在于下阀块3的上侧面上的后侧竖直孔道A1、前侧竖直孔道A2、右侧竖直孔道B1、左侧竖直孔道B2、右后侧竖直孔道C的孔口处开设有O型圈槽。上阀块2与下阀块3之间的装配关系为:爆炸螺栓1依次穿过上阀块2的第一通孔202、下阀块3的第二通孔302和爆炸螺栓保护套4后,和螺母5螺接;其中上阀块2的第一下侧面201与下阀块3的第二上侧面301相抵;上阀块2的后侧竖直孔道A1和下阀块3的右侧竖直孔道B1相通,且接触面处安装有O型圈;上阀块2的前侧竖直孔道A2和下阀块3的左侧竖直孔道B2相通,且接触面处安装有O型圈;上阀块2的右侧竖直孔道B1和下阀块3的后侧竖直孔道A1相通,且接触面处安装有O型圈;上阀块2的左侧竖直孔道B2和下阀块3的前侧竖直孔道A2相通,且接触面处安装有O型圈;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载人潜水器作业工具油管脱开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载人潜水器作业工具油管脱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爆炸螺栓(1)相连的上阀块(2)及下阀块(3),爆炸螺栓(1)贯穿所述上阀块(2)及下阀块(3),爆炸螺栓(1)的下端安装有保护套(4)及螺母(5);所述上阀块(2)及下阀块(3)中分别设有相同布置结构的多个孔道;上阀块(2)的所述孔道包括水平孔道及竖直孔道,所述水平孔道包括上下两层,分别为上层孔道及下层孔道,所述下层孔道包括贯通上阀块(2)的前侧及右侧的前侧第一水平孔道(D1)、前侧第二水平孔道(D2)及右侧水平孔道(E1),所述前侧第一水平孔道(D1)与前侧第二水平孔道(D2)之间连通;所述上层孔道包括贯通上阀块(2)的左侧及右侧的左侧第一水平孔道(F1)、左侧第二水平孔道(F2)及后侧水平孔道(G1),所述左侧第一水平孔道(F1)与左侧第二水平孔道(F2)之间连通;所述竖直孔道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前侧竖直孔道(A2)及后侧竖直孔道(A1),左右对称设置的左侧竖直孔道(B2)及右侧竖直孔道(B1),设置于上阀块(2)右后侧处的右后侧竖直孔道(C);所述前侧竖直孔道(A2)、后侧竖直孔道(A1)、左侧第一水平孔道(F1)、左侧第二水平孔道(F2)及后侧水平孔道(G1)相通;所述前侧竖直孔道(A2)、后侧竖直孔道(A1)为工作油孔,所述后侧水平孔道(G1)为外接油孔,所述左侧第一水平孔道(F1)、左侧第二水平孔道(F2)为工艺孔;所述左侧竖直孔道(B2)、右侧竖直孔道(B1)、前侧第一水平孔道(D1)、前侧第二水平孔道(D2)及右侧水平孔道(E1)相通;所述左侧竖直孔道(B2)、右侧竖直孔道(B1)为工作油孔,右侧水平孔道(E1)为外接油孔,前侧第一水平孔道(D1)、前侧第二水平孔道(D2)为工艺孔;所述右后侧竖直孔道(C)为工作油口同时为外接油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人潜水器作业工具油管脱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爆炸螺栓(1)相连的上阀块(2)及下阀块(3),爆炸螺栓(1)贯穿所述上阀块(2)及下阀块(3),爆炸螺栓(1)的下端安装有保护套(4)及螺母(5);所述上阀块(2)及下阀块(3)中分别设有相同布置结构的多个孔道;上阀块(2)的所述孔道包括水平孔道及竖直孔道,所述水平孔道包括上下两层,分别为上层孔道及下层孔道,所述下层孔道包括贯通上阀块(2)的前侧及右侧的前侧第一水平孔道(D1)、前侧第二水平孔道(D2)及右侧水平孔道(E1),所述前侧第一水平孔道(D1)与前侧第二水平孔道(D2)之间连通;所述上层孔道包括贯通上阀块(2)的左侧及右侧的左侧第一水平孔道(F1)、左侧第二水平孔道(F2)及后侧水平孔道(G1),所述左侧第一水平孔道(F1)与左侧第二水平孔道(F2)之间连通;所述竖直孔道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前侧竖直孔道(A2)及后侧竖直孔道(A1),左右对称设置的左侧竖直孔道(B2)及右侧竖直孔道(B1),设置于上阀块(2)右后侧处的右后侧竖直孔道(C);所述前侧竖直孔道(A2)、后侧竖直孔道(A1)、左侧第一水平孔道(F1)、左侧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沈丹季红涛赵俊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