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清洗的钛制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5570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清洗的钛制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顶部外侧设置有2个或2个以上的固体进料管,釜体顶部外侧设置有2个进水管,2个进水管延伸至釜体内,釜体顶部内设置有水平环状的布水管,2个进水管与布水管的两侧连通,布水管中心轴处设置有延伸至釜体底部的竖直主轴,主轴顶端外部套有偏心轴套筒,主轴和偏心轴套筒一起外延至釜体顶部外与齿轮动力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清理条和清理棒对釜体侧壁和底部的残留进行刮下,清理方便且不损伤釜体内壁;设置有搅拌臂和锯齿条对釜体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其结构促使釜体内物料流动更快更充分;布水管多角度的向釜体内壁喷水,对内壁的物料进行冲洗,使得反应釜清洗更加方便彻底。

Easy cleaning of titanium reaction kett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asy cleaning titanium reaction kettle comprises a kettle body, wherein the kettle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top 2 or 2 above the solid feed tube, outside the top kett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2 water inlet pipe 2, a water inlet pipe extends to the kettle, the water distributor at the top of the kettle body are arranged in the horizontal annular, 2 water pipes and water pipes connec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loth, the vertical spindle is extended to the bottom of the kettle body is water distribution pipe axis, spindle top external sleeve with an eccentric shaft sleeve, a main shaft and an eccentric shaft sleeve with extension to the top of the outer kettle body is connected with a gear drive.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cleaning rod and cleaning residue on the side wall and the bottom of the kettle body is scraped, easy to clean and no damage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kett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tirring arm; and serrated strip material on the kettle body for mixing, the structure which makes the material flow faster and more fully in the reactor; water distribution pipe to multi angle the inner wall of the kettle body spray, the inner wall of the material makes the reaction kettle washing, cleaning more convenient and thorou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易清洗的钛制反应釜
本技术属于化学反应装置
,涉及一种易清洗的钛制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为化学反应或物理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反应釜的结构设计和参数配置,可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等功能。反应釜内的反应时间持续较长后,反应釜的内壁上会形成一层结晶层,所述结晶层若不进行清洗,将可能会影响下一轮不同反应物之间的反应的顺利进行,因此操作人员需要时常对反应釜进行清洗。然而,现有的反应釜通常为一个一体成型的容器,且所述一体成型的容器的体积通常比较大,而为了反应物不溅出至反应釜外伤害旁人或保证反应釜内的气压环境的原因,反应釜上通常只设一个较小的开口,而反应釜较大的体积及其较小的开口通常会导致清洗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易清洗的钛制反应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反应釜搅拌不充分、结晶难以清理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易清洗的钛制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顶部外侧设置有2个固体进料管,所述釜体顶部外侧设置有2个进水管,2个所述进水管延伸至釜体内,所述釜体顶部内设置有水平环状的布水管,2个进水管与布水管的两侧连通,所述布水管中心轴处设置有延伸至釜体底部的竖直主轴,所述主轴顶端外部套有偏心轴套筒,所述主轴和偏心轴套筒一起外延至釜体顶部外与齿轮动力连接,所述齿轮依次连接有皮带和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釜体顶部外的支架上,所述主轴两侧分别设置有与主轴长度适配的框体,所述框体外侧设置有清理条,所述框体内侧设置有锯齿条,所述框体顶端和底端之间的主轴两侧从上到下交错设置有多个水平的搅拌臂,所述框体下方的主轴底端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两侧分别设置有清理棒,所述清理棒与釜体底部形状相适应,所述釜体底部外设置有排料管。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进一步地,所述清理条为毛刷条,所述清理棒外表面设置有毛刷层。进一步地,所述布水管表面均匀分布多个喷嘴。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臂顶面和底面均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截面为V状,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臂的两端分布设置有弹性垫片。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底端设置有弹性垫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清理条和清理棒对釜体侧壁和底部的残留进行刮下,清理方便且不损伤釜体内壁;设置有搅拌臂和锯齿条对釜体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其结构促使釜体内物料流动更快更充分;布水管多角度的向釜体内壁喷水,对内壁的物料进行冲洗,使得反应釜清洗更加方便彻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易清洗的钛制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易清洗的钛制反应釜的布水管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易清洗的钛制反应釜的搅拌臂结构示意图。图中,1.釜体,2.固体进料管,3.布水管,4.进水管,5.齿轮,6.皮带,7.偏心轴套筒,8.电机,9.搅拌臂,10.支架,11.锯齿条,12.清理棒,13.伸缩杆,14.主轴,15.框体,16.清理条,17.凹槽,18.喷嘴,19.排料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数据处理电路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易清洗的钛制反应釜,如图1-图3所示,包括釜体1,所述釜体1顶部外侧设置有2个固体进料管2,所述釜体1顶部外侧设置有2个进水管4,2个所述进水管4延伸至釜体1内,所述釜体1顶部内设置有水平环状的布水管3,2个进水管4与布水管3的两侧连通,所述布水管3中心轴处设置有延伸至釜体1底部的竖直主轴14,所述主轴14顶端外部套有偏心轴套筒7,所述主轴14和偏心轴套筒7一起外延至釜体1顶部外与齿轮5动力连接,所述齿轮5依次连接有皮带6和电机8,所述电机8固定在釜体1顶部外的支架10上,所述主轴14两侧分别设置有与主轴14长度适配的框体15,所述框体15外侧设置有清理条16,所述框体15内侧设置有锯齿条11,所述框体15顶端和底端之间的主轴14两侧从上到下交错设置有多个水平的搅拌臂9,所述框体15下方的主轴14底端设置有伸缩杆13,所述伸缩杆13两侧分别设置有清理棒12,所述清理棒12与釜体1底部形状相适应,所述釜体1底部外设置有排料管19。所述清理条16为毛刷条,所述清理棒12外表面设置有毛刷层。所述布水管3表面均匀分布多个喷嘴18。所述搅拌臂9顶面和底面均设置有多个凹槽17,所述凹槽17截面为V状,所述搅拌臂9的两端分布设置有弹性垫片。所述伸缩杆13底端设置有弹性垫片。本技术的易清洗的钛制反应釜,固体物料从固体进料管2进入,从进水管4通入高压水流,高压水流进入与进水管4连通的布水管4,通过布水管4上的喷嘴18喷向釜体1内壁由于喷嘴18沿布水管4外部均匀分布,可以多角度的对釜体1内壁进行冲洗。同时电机8开始工作后,电机8、皮带6和齿轮5为偏心轴套筒7提供动力,偏心轴套筒7带动主轴14做偏心旋摆运动,框体15上的清理条16可随着主轴14的旋摆与釜体1内壁接触,从而刮下内壁的反应残留结晶,毛刷条的质地使得刮下结晶的同时避免造成釜体1刮伤。主轴14底部的伸缩杆13同时可旋摆带动清理棒12与釜体1底部接触进行清理,清理棒12形状与釜体1底部形状相适应,伸缩杆13上下伸缩接触釜体1底部后,受弹性垫片挤压后伸缩杆13向上收缩,如此反复与釜体1底部接触挤压,从而可清理釜体1底部的结晶层,并且不会对釜体1底部造成磨损和刮伤。搅拌棒9上顶面和底面均设置有凹槽,能更好的带动釜体1内的物料和液体旋转分流,使得搅拌更加均匀和彻底。框体15内侧的锯齿条11尖端朝向主轴14,随着主轴14的旋转,锯齿条11起到搅拌分流的作用,使得釜体1内物料搅拌更充分,减少沉底。物料经排料管19排出釜体1。本技术的易清洗的钛制反应釜,釜体1采用钛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防腐蚀性能,能够充分延长反应釜的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易清洗的钛制反应釜

【技术保护点】
易清洗的钛制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所述釜体(1)顶部外侧设置有2个固体进料管(2),所述釜体(1)顶部外侧设置有2个进水管(4),2个所述进水管(4)延伸至釜体(1)内,所述釜体(1)顶部内设置有水平环状的布水管(3),2个进水管(4)与布水管(3)的两侧连通,所述布水管(3)中心轴处设置有延伸至釜体(1)底部的竖直主轴(14),所述主轴(14)顶端外部套有偏心轴套筒(7),所述主轴(14)和偏心轴套筒(7)一起外延至釜体(1)顶部外与齿轮(5)动力连接,所述齿轮(5)依次连接有皮带(6)和电机(8),所述电机(8)固定在釜体(1)顶部外的支架(10)上,所述主轴(14)两侧分别设置有与主轴(14)长度适配的框体(15),所述框体(15)外侧设置有清理条(16),所述框体(15)内侧设置有锯齿条(11),所述框体(15)顶端和底端之间的主轴(14)两侧从上到下交错设置有多个水平的搅拌臂(9),所述框体(15)下方的主轴(14)底端设置有伸缩杆(13),所述伸缩杆(13)两侧分别设置有清理棒(12),所述清理棒(12)与釜体(1)底部形状相适应,所述釜体(1)底部外设置有排料管(19)。...

【技术特征摘要】
1.易清洗的钛制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所述釜体(1)顶部外侧设置有2个固体进料管(2),所述釜体(1)顶部外侧设置有2个进水管(4),2个所述进水管(4)延伸至釜体(1)内,所述釜体(1)顶部内设置有水平环状的布水管(3),2个进水管(4)与布水管(3)的两侧连通,所述布水管(3)中心轴处设置有延伸至釜体(1)底部的竖直主轴(14),所述主轴(14)顶端外部套有偏心轴套筒(7),所述主轴(14)和偏心轴套筒(7)一起外延至釜体(1)顶部外与齿轮(5)动力连接,所述齿轮(5)依次连接有皮带(6)和电机(8),所述电机(8)固定在釜体(1)顶部外的支架(10)上,所述主轴(14)两侧分别设置有与主轴(14)长度适配的框体(15),所述框体(15)外侧设置有清理条(16),所述框体(15)内侧设置有锯齿条(11),所述框体(15)顶端和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湘荣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允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