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小蓝专利>正文

一种动车上的座椅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545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5:12
一种动车上的座椅垫,包括水平部与倾斜部,所述水平部的内端与倾斜部的下端相互连接;所述水平部为层状结构,包括承坐部、吹风部与气囊部,所述承坐部的制造材料为仿生蜂巢棉,所述吹风部为中空结构,吹风部的内端与散热风扇相连接,该散热风扇与承坐部上设置的温度传感器电路连接,温度传感器包括金属外壳、输入电源线、输出电源线、通电片、左感温片、右感温片、左导电片、右导电片。本设计不仅透气性较强、通风效果较好,而且敏感度较强、舒适性较高。

A seat cushion on a motor train

A car seat cushion, including horizontal section and inclined section, the lower the level part and the inner end of the inclined part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e level of layered structure, comprising a bearing seat, blowing and airbag, the bearing seat material for the bionic honeycomb cotton. The wind is blowing at the inner end of the hollow structure, and the cooling fan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oling fan is connected with the temperature sensor circuit is arranged on the seat, the temperature sensor comprises a metal shell, the input output power line, power line, power, temperature, left right, left conductive sheet temperature sensing sheet and the right conductive sheet. This design not only has strong air permeability, good ventilation effect, but also has strong sensitivity and high comf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车上的座椅垫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动车上的座椅垫,具体适用于增强透气性,提高通风效果,以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电路交通发展迅速,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铁路总里程长达9万公里,全年运送旅客16.4亿人次,已成为公民外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其中,尤其高铁最为快捷,高铁是高速铁路的简称,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最高营运效率达到不小于每小时200公里,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至少250公里的铁路系统。高效率的营运效率对旅客的乘坐也提出了高要求,尤以动车上的座椅垫为甚,现有的坐垫基本由填充物外包一层表面材料构成,透气性很差,乘坐很不舒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2200983U,授权公告日为2012年4月25日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应用在高铁上的座椅,包括座位靠背、坐垫,所述座位靠背上安装有斜系式安全带和水平系式安全带。虽然该技术通过在高铁座椅上安装斜系式和水平系式安全带,以减少因意外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但其仍旧具有以下缺陷:该技术采用的坐垫仍为常规产品,即里面是填充物,再在填充物的外面包裹上一层表面材料,该种结构坐垫的透气性较差,易给造成乘客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透气性较差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透气性较好的动车上的座椅垫。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动车上的座椅垫,包括水平部与倾斜部,所述水平部的内端与倾斜部的下端相互连接;所述水平部为层状结构,包括承坐部、吹风部与气囊部,所述承坐部的底面与吹风部的顶面相连接,吹风部的底面与气囊部的顶面相连接;所述承坐部的制造材料为仿生蜂巢棉,所述吹风部为中空结构,吹风部的内端与散热风扇相连接,该散热风扇与承坐部上设置的温度传感器电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金属外壳、输入电源线、输出电源线、通电片、左感温片、右感温片、左导电片、右导电片,所述金属外壳的顶部开设有进温口,该进温口与左感温片、右感温片、通电片共构成一个进温腔,所述左感温片的顶端与金属外壳顶壁的左部分相连接,左感温片的底端则下延伸于金属外壳的内部,所述右感温片的顶端与金属外壳顶壁的右部分相连接,右感温片的底端则下延伸于金属外壳的内部,左感温片顶端、右感温片顶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左感温片底端、右感温片底端之间的距离,通电片水平的搁置在左感温片、右感温片上,通电片的左端搁置在左感温片上近其底端的部位,通电片的右端搁置在右感温片上近其底端的部位;所述输入电源线的一端与散热风扇相连接,输入电源线的另一端穿过金属外壳的底壁后与位于金属外壳内部的倾斜设置的左导电片相连接,输出电源线的一端与电源相连接,输出电源线的另一端穿过金属外壳的底壁后与位于金属外壳内部的倾斜设置的右导电片相连接,左导电片、右导电片顶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通电片的宽度,通电片的宽度大于左导电片、右导电片底端之间的距离,且左导电片、右导电片底端之间的距离为左导电片、右导电片之间的最小距离。所述倾斜部上近水平部、倾斜部交接处的部位设置有腰靠垫,倾斜部上近其上端的部位设置有颈靠垫。所述左导电片的下表面通过左绝缘柱与金属外壳的底壁相连接,所述右导电片的下表面通过右绝缘柱与金属外壳的底壁相连接;所述左绝缘柱、右绝缘柱的顶部均设置一个倾斜面与左导电片或右导电片的下表面相连接。所述左感温片、右感温片之间的夹角小于左导电片、右导电片之间的夹角。所述左感温片、右感温片之间的夹角为40度,所述左导电片、右导电片之间的夹角为90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一种动车上的座椅垫中,所述水平部为层状结构,包括承坐部、吹风部与气囊部,所述承坐部的制造材料为仿生蜂巢棉,该仿生蜂巢棉由棉层在垂直方向呈Z字型往返折叠而成,以在整体上形成类似天然的蜂巢结构,属于非织造布领域,是一种高弹非织造布,不仅透气效果很好,利于进行通风,而且弹性较大,不黄变,尺寸稳定,不怕压。因此,本专利技术不仅透气性较强,而且通风效果较好。2、本专利技术一种动车上的座椅垫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金属外壳、输入电源线、输出电源线、通电片、左感温片、右感温片、左导电片、右导电片,使用时,长期乘坐所造成的高温蔓延至进温腔后会与左感温片、右感温片相接触,导致左感温片、右感温片产生弯曲形变,弯曲后的左感温片、右感温片的底端之间的距离扩大,导致原本被水平搁置的通电片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下坠,直至通电片同时压住左导电片、右导电片,输出电源线、输入电源线被联通,从而导通电路,进而自动开启风扇,实现温控的目的。因此,本专利技术不仅散热效率较高,而且控制性较强。3、本专利技术一种动车上的座椅垫中,水平部里由上至下依次为承坐部、吹风部、气囊部,使用中,可根据乘坐者的高度需要调整气囊部的鼓胀程度,以增加舒适性,可调性较强,此外,倾斜部上、下两端设置的腰靠垫、颈靠垫针对性较强,能提高乘坐者的舒适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可调性较强,舒适性较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水平部1、倾斜部2、承坐部3、吹风部4、散热风扇5、温度传感器6、金属外壳61、进温口611、进温腔612、输入电源线62、左导电片621、左绝缘柱622、输出电源线63、右导电片631、右绝缘柱632、通电片64、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倾斜面67、气囊部7、腰靠垫8、颈靠垫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图2,一种动车上的座椅垫,包括水平部1与倾斜部2,所述水平部1的内端与倾斜部2的下端相互连接;所述水平部1为层状结构,包括承坐部3、吹风部4与气囊部7,所述承坐部3的底面与吹风部4的顶面相连接,吹风部4的底面与气囊部7的顶面相连接;所述承坐部3的制造材料为仿生蜂巢棉,所述吹风部4为中空结构,吹风部4的内端与散热风扇5相连接,该散热风扇5与承坐部3上设置的温度传感器6电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6包括金属外壳61、输入电源线62、输出电源线63、通电片64、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左导电片621、右导电片631,所述金属外壳61的顶部开设有进温口611,该进温口611与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通电片64共构成一个进温腔612,所述左感温片65的顶端与金属外壳61顶壁的左部分相连接,左感温片65的底端则下延伸于金属外壳61的内部,所述右感温片66的顶端与金属外壳61顶壁的右部分相连接,右感温片66的底端则下延伸于金属外壳61的内部,左感温片65顶端、右感温片66顶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左感温片65底端、右感温片66底端之间的距离,通电片64水平的搁置在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上,通电片64的左端搁置在左感温片65上近其底端的部位,通电片64的右端搁置在右感温片66上近其底端的部位;所述输入电源线62的一端与散热风扇5相连接,输入电源线62的另一端穿过金属外壳61的底壁后与位于金属外壳61内部的倾斜设置的左导电片621相连接,输出电源线63的一端与电源相连接,输出电源线63的另一端穿过金属外壳61的底壁后与位于金属外壳61内部的倾斜设置的右导电片631相连接,左导电片621、右导电片631顶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动车上的座椅垫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车上的座椅垫,包括水平部(1)与倾斜部(2),所述水平部(1)的内端与倾斜部(2)的下端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部(1)为层状结构,包括承坐部(3)、吹风部(4)与气囊部(7),所述承坐部(3)的底面与吹风部(4)的顶面相连接,吹风部(4)的底面与气囊部(7)的顶面相连接;所述承坐部(3)的制造材料为仿生蜂巢棉,所述吹风部(4)为中空结构,吹风部(4)的内端与散热风扇(5)相连接,该散热风扇(5)与承坐部(3)上设置的温度传感器(6)电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6)包括金属外壳(61)、输入电源线(62)、输出电源线(63)、通电片(64)、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左导电片(621)、右导电片(631),所述金属外壳(61)的顶部开设有进温口(611),该进温口(611)与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通电片(64)共构成一个进温腔(612),所述左感温片(65)的顶端与金属外壳(61)顶壁的左部分相连接,左感温片(65)的底端则下延伸于金属外壳(61)的内部,所述右感温片(66)的顶端与金属外壳(61)顶壁的右部分相连接,右感温片(66)的底端则下延伸于金属外壳(61)的内部,左感温片(65)顶端、右感温片(66)顶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左感温片(65)底端、右感温片(66)底端之间的距离,通电片(64)水平的搁置在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上,通电片(64)的左端搁置在左感温片(65)上近其底端的部位,通电片(64)的右端搁置在右感温片(66)上近其底端的部位;所述输入电源线(62)的一端与散热风扇(5)相连接,输入电源线(62)的另一端穿过金属外壳(61)的底壁后与位于金属外壳(61)内部的倾斜设置的左导电片(621)相连接,输出电源线(63)的一端与电源相连接,输出电源线(63)的另一端穿过金属外壳(61)的底壁后与位于金属外壳(61)内部的倾斜设置的右导电片(631)相连接,左导电片(621)、右导电片(631)顶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通电片(64)的宽度,通电片(64)的宽度大于左导电片(621)、右导电片(631)底端之间的距离,且左导电片(621)、右导电片(631)底端之间的距离为左导电片(621)、右导电片(631)之间的最小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车上的座椅垫,包括水平部(1)与倾斜部(2),所述水平部(1)的内端与倾斜部(2)的下端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部(1)为层状结构,包括承坐部(3)、吹风部(4)与气囊部(7),所述承坐部(3)的底面与吹风部(4)的顶面相连接,吹风部(4)的底面与气囊部(7)的顶面相连接;所述承坐部(3)的制造材料为仿生蜂巢棉,所述吹风部(4)为中空结构,吹风部(4)的内端与散热风扇(5)相连接,该散热风扇(5)与承坐部(3)上设置的温度传感器(6)电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6)包括金属外壳(61)、输入电源线(62)、输出电源线(63)、通电片(64)、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左导电片(621)、右导电片(631),所述金属外壳(61)的顶部开设有进温口(611),该进温口(611)与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通电片(64)共构成一个进温腔(612),所述左感温片(65)的顶端与金属外壳(61)顶壁的左部分相连接,左感温片(65)的底端则下延伸于金属外壳(61)的内部,所述右感温片(66)的顶端与金属外壳(61)顶壁的右部分相连接,右感温片(66)的底端则下延伸于金属外壳(61)的内部,左感温片(65)顶端、右感温片(66)顶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左感温片(65)底端、右感温片(66)底端之间的距离,通电片(64)水平的搁置在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上,通电片(64)的左端搁置在左感温片(65)上近其底端的部位,通电片(64)的右端搁置在右感温片(66)上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蓝
申请(专利权)人:黄小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