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气雾化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5377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氧气雾化给药装置,包括T型管和氧气罐箱,所述氧气罐箱的内部安装有氧气罐,所述氧气罐的上方安装有氧气导管,所述氧气导管的一侧通过连接套安装有第一软管,所述T型管安装在第一软管的另一侧,所述T型管的下方安装有药液瓶,所述给药导管的上方安装有负压泵,所述负压泵的一侧安装有仿生机械瓣膜,所述T型管的一侧通过第二软管安装有浓度传感器,所述浓度传感器的一侧安装有给药面罩,所述第二软管的下方安装有雾化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氧气雾化给药装置所安装的仿生机械瓣膜可以实现氧气药液的单向输送,避免了回流现象,同时浓度传感器和电磁微控阀可以优化给药速度。

An oxygen atomiz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tomized oxygen delivery device, including T type tube and an oxygen tank, a tank of oxygen installed inside the oxygen tank, the tank is installed above the oxygen oxygen catheter, one side of the oxygen catheter through the connecting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hose, the T type tub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first installation hose, a liquor bottle arranged under the T tube, the tube is installed above the medicine to the vacuum pump, one side of the vacuum pump is installed on the bionic mechanical valve, one side of the T tube is installed by the second hose has a concentration sensor, one side of the concentration sensor the installation of a dosage mask atomizer arranged under the second hose. The biomimetic mechanical valve installed in the oxygen atomizing device can realize the one-way transportation of the oxygen liquid, avoiding the phenomenon of backflow. Meanwhile, the concentration sensor and the electromagnetic micro control valve can optimize the speed of drug deliv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气雾化给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氧气雾化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氧气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悬液,再随呼吸吸入呼吸道,达到治疗的目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速氧气流通过毛细管口并在管口产生负压,将药液由相邻的管口吸出,所吸出的药液又被毛细管口高速的氧气流撞击成细小的雾滴,成气雾状喷出,随患者呼吸进入呼吸道而达到治疗的作用;氧气雾化给药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悬液,再随呼吸吸入呼吸道,达到治疗的目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速氧气流通过毛细管口并在管口产生负压,将药液由相邻的管口吸出,所吸出的药液又被毛细管口高速的氧气流撞击成细小的雾滴,成气雾状喷出,随患者呼吸进入呼吸道而达到治疗的作用。然而现有的氧气雾化给药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氧气和药液的供给量不能得到细微控制,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病人的呼吸,会使药液回流,污染整个设备,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气雾化给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能微量控制和药液回流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氧气雾化给药装置,包括T型管和氧气罐箱,所述氧气罐箱的内部安装有氧气罐,所述氧气罐的上方安装有氧气导管,且氧气导管上安装有电磁微控阀,所述氧气导管的一侧通过连接套安装有第一软管,所述T型管安装在第一软管的另一侧,所述T型管的下方安装有药液瓶,且药液瓶的内部安装有给药导管,所述给药导管的上方安装有负压泵,所述负压泵的一侧安装有仿生机械瓣膜,所述T型管的一侧通过第二软管安装有浓度传感器,所述浓度传感器的一侧安装有给药面罩,所述第二软管的下方安装有雾化器。优选的,所述氧气罐箱的一侧安装有把手。优选的,所述仿生机械瓣膜共设置有三组。优选的,所述氧气罐箱为长方体结构。优选的,所述给药面罩的一侧设置有排气口。优选的,所述药液瓶上设置有刻度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氧气雾化给药装置,安装有浓度传感器,可以感应检测氧气和药液的比例,然后通过电磁微控阀来控制氧气的供给量,从而达到微量控制的目的,安装的负压泵在氧气传输的过程中可以加速气流,形成负压,然后将药液吸入T型管,三个仿生机械瓣膜可以控制药业和氧气单向输送,避免回流,提高治疗效,通过设置设置有刻度线,便于掌握用药的容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供药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药液瓶结构示意图。图中:1-氧气罐;2-电磁微控阀;3-氧气导管;4-连接套;5-第一软管;6-负压泵;7-给药导管;8-T型管;9-仿生机械瓣膜;10-浓度传感器;11-给药面罩;12-排气口;13-雾化器;14-第二软管;15-药液瓶;16-把手;17-氧气罐箱;18-刻度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氧气雾化给药装置,包括T型管8和氧气罐箱17,氧气罐箱17的内部安装有氧气罐1,氧气罐1的上方安装有氧气导管3,且氧气导管3上安装有电磁微控阀2,氧气导管3的一侧通过连接套4安装有第一软管5,T型管8安装在第一软管5的另一侧,T型管8的下方安装有药液瓶15,且药液瓶15的内部安装有给药导管7,给药导管7的上方安装有负压泵6,负压泵6的一侧安装有仿生机械瓣膜9,T型管8的一侧通过第二软管14安装有浓度传感器10,浓度传感器10可以检测氧气和药液的比例,反馈给电磁微控阀2,进行微量控制,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浓度传感器10的一侧安装有给药面罩11,第二软管14的下方安装有雾化器13,氧气在负压泵6处将药液吸上来,在雾化器13的作用下被雾化处理,然后被吸入给药面罩11内,氧气罐箱17的一侧安装有把手16,仿生机械瓣膜9共设置有三组,氧气罐箱17为长方体结构,给药面罩11的一侧设置有排气口12,药液瓶15上设置有刻度线18,便于掌握用药的容量。工作原理:在对病人进行治疗时,首先将调配好的药液瓶15安装在T型管8的下方,然后打开电磁微控阀2,氧气在负压泵6处将药液吸上来,在雾化器13的作用下被雾化处理,然后被吸入给药面罩11内,在病人呼吸时,呼出的气体由于仿生机械瓣膜9的作用,单向进出,而浓度传感器10可以检测氧气和药液的比例,反馈给电磁微控阀2,进行微量控制,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治疗结束后,关上电磁微控阀2,完成整个治疗工作过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氧气雾化给药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氧气雾化给药装置,包括T型管(8)和氧气罐箱(17),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罐箱(17)的内部安装有氧气罐(1),所述氧气罐(1)的上方安装有氧气导管(3),且氧气导管(3)上安装有电磁微控阀(2),所述氧气导管(3)的一侧通过连接套(4)安装有第一软管(5),所述T型管(8)安装在第一软管(5)的另一侧,所述T型管(8)的下方安装有药液瓶(15),且药液瓶(15)的内部安装有给药导管(7),所述给药导管(7)的上方安装有负压泵(6),所述负压泵(6)的一侧安装有仿生机械瓣膜(9),所述T型管(8)的一侧通过第二软管(14)安装有浓度传感器(10),所述浓度传感器(10)的一侧安装有给药面罩(11),所述第二软管(14)的下方安装有雾化器(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气雾化给药装置,包括T型管(8)和氧气罐箱(17),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罐箱(17)的内部安装有氧气罐(1),所述氧气罐(1)的上方安装有氧气导管(3),且氧气导管(3)上安装有电磁微控阀(2),所述氧气导管(3)的一侧通过连接套(4)安装有第一软管(5),所述T型管(8)安装在第一软管(5)的另一侧,所述T型管(8)的下方安装有药液瓶(15),且药液瓶(15)的内部安装有给药导管(7),所述给药导管(7)的上方安装有负压泵(6),所述负压泵(6)的一侧安装有仿生机械瓣膜(9),所述T型管(8)的一侧通过第二软管(14)安装有浓度传感器(10),所述浓度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佰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