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441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包括剥皮、铜感应加热制坯、制成坯的铝导线塞入铜铝过渡端子中,最后进行端子压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利用感应加热原理,通过铜线圈感应圈加热压钳筒,利用热传导作用使压钳筒内的铝导线热熔融成为一体,破坏单根导线表面的氧化膜,提高电导率,然后,将压制成坯的铝导线塞入铜铝过渡端子中,再进行压接,以得到良好导线性能、并能防电化学腐蚀的压接端子,工艺可靠,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Aluminum wire bonding process based on induction heat press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luminum conductor crimping technology based on induction hot pressing blanks, which comprises peeling, copper induction heating, and aluminum conductors made of billets into copper aluminum transition terminals, and finally carries out terminal crimping. Aluminum wire induction hot pressing crimping process based on the invention, using the principle of induction heating, pressure clamp cylinder through a copper coil induction heating coil, the pressure of aluminium wire hot melt tube clamp become one of the heat conduction effect, destroy the single conductor surface oxide film, improve conductivity, and then pressed into the blank. The aluminum wire into the copper aluminum transition terminal, then crimped wire to get good performance, and can prevent the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of crimp terminals, reliable technology, obvious effect, has a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属于线束制造

技术介绍
由于大电流高电压的应用环境,新能源汽车上的充电电缆普遍采取大直径导体的铜电缆进行充电。但是,铜电缆存在质量大、成本高的问题。目前,新能源汽车具有降低整车重量的应用需求。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有利于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与动力性能,新能源汽车线束用量大,重量较传统汽车有较大幅度增长,因此,采用密度小的铝质材料做为汽车充电电缆代替铜电缆能够显著降低汽车线束总重。铝由于重量轻(铝密度2.7g/cm3,铜密度8.9g/cm3)和成本低(铝导体的成本约是铜导体的成本1/3),且铝的导电率是铜的61%,按重量计算铝的导电数高于铜,因此,新能源汽车用轻质铝电缆存在较高的性价比。实现同样的电气性能,合金铝电力电缆(含专用连接端子)直接采购成本比铜电缆低13%。特别是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汽车消费大国后,铜资源逐渐枯竭、汽车电缆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之时,使用新型铝或合金铝电缆,不仅能大大减轻安装负荷,提高安装的效率,更可以大量节省运输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但是,目前应用于汽车线束制造的铝电缆(或者导线)与铝电缆(或者导线)压接工艺尚未成熟,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铝导线表面易于氧化生成一层化学性能稳定的氧化膜,影响铝导线压接的电导率;另一方面铜铝之间的电化学腐蚀作用使铝电缆(或者导线)应用存在一定的工艺困难。因此,如何克服上述问题,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铝电缆(或者导线)与铝电缆(或者导线)压接工艺尚未成熟,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利用感应加热原理,通过铜线圈感应圈加热压钳筒,利用热传导作用使压钳筒内的铝导线热熔融成为一体,破坏单根导线表面的氧化膜,提高电导率,然后,将压制成坯的铝导线塞入铜铝过渡端子中,再进行压接,以得到良好导线性能、并能防电化学腐蚀的压接端子,工艺可靠,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需要压接的线束进行端部剥皮,即将线束的绝缘层剥去,形成裸露出的铝导线;步骤(B),将裸露出的铝导线穿过感应加热机的铜感应线圈,利用压钳筒将铝导线进行压实,压钳筒的长度比裸露出的铝导线长度小2-4mm,所述压钳筒的内径大于或等于裸露出的铝导线的外径;步骤(C),将压实铝导线的压钳筒置入铜感应线圈内,并且保证压钳筒的一端在铜感应线圈处,所述铜感应线圈的内径大于压钳筒的外径;步骤(D),将线束的剥皮端、压钳筒均利用固定架进行水平固定,以保证压钳筒在铜感应线圈中处于中心位置;步骤(E),启动感应加热机,压钳筒产生热量并对内部的铝导线进行传热,加热时间需要根据感应加热机的电机功率和所压铝导线的规格确定,加热后将压钳筒长度匀速移动出铜感应线圈,使压钳筒受热均匀;步骤(F),将压钳筒打开,抽出压制成坯的铝导线;步骤(G),将压制成坯的铝导线塞入铜铝过渡端子中,与铜铝过渡端子内铝部分进行压接,完成铝导线与铜铝过渡端子压接。前述的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钳筒采用能产生磁效应的材料制成。前述的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能产生磁效应的材料为钢、铁或者镍。前述的的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压钳筒的内径大于或等于裸露出的铝导线的外径,压钳筒的内部空腔对铝导线产生围压作用,内部空腔完全闭合后的体积与剥皮后的铝导线实体的体积之比的范围在0.9:1-1.1:1之间。前述的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感应线圈的长度与压钳筒长度之比的范围在1:5-1:1之间。前述的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C),铜感应线圈的内径大于压钳筒的外径,大的范围在3mm至25mm之间。前述的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利用压钳筒将铝导线进行压实,施加压力的范围为30N-12KN,对应铝导线的截面积范围在10mm2~240mm2之间。前述的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裸露出的铝导线为多根铝导线或多根铝合金导线构成,单根铝导线或者铝合金外径范围为0.15mm-0.8mm;所述裸露出的铝导线的长度为6mm-75mm之间。前述的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铜铝过渡端子为铜管包铝套结构、铜铝摩擦焊接结构或者铜片钎焊铝表面结构,压制成坯的铝导线塞入铜铝过渡端子中,必须与铜铝过渡端子内铝部分进行压接。前述的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压钳筒长度匀速移动出铜感应线圈,可通过将铜感应线圈沿其的轴芯方向水平匀速移动,水平匀速移动采用丝杠式或者滑轨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利用感应加热原理,通过铜线圈感应圈加热压钳筒,利用热传导作用使压钳筒内的铝导线热熔融成为一体,破坏单根导线表面的氧化膜,提高电导率,然后,将压制成坯的铝导线塞入铜铝过渡端子中,再进行压接,以得到良好导线性能、并能防电化学腐蚀的压接端子,工艺可靠,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感应加热机、铜感应线圈、压钳筒的位置关系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压钳筒的压接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压钳筒内部空腔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铜感应线圈、压钳筒的具体位置关系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形成压制成坯的铝导线的第一过程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形成压制成坯的铝导线的第二过程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形成压制成坯的铝导线的第三过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需要压接的线束进行端部剥皮,即将线束的绝缘层剥去,形成裸露出的铝导线;步骤(B),将裸露出的铝导线穿过感应加热机的铜感应线圈,利用压钳筒将铝导线进行压实,压钳筒的长度比裸露出的铝导线长度小2-4mm,所述压钳筒的内径大于或等于裸露出的铝导线的外径;步骤(C),将压实铝导线的压钳筒置入铜感应线圈内,并且保证压钳筒的一端在铜感应线圈处,所述铜感应线圈的内径大于压钳筒的外径;步骤(D),将线束的剥皮端、压钳筒均利用固定架进行水平固定,以保证压钳筒在铜感应线圈中处于中心位置;步骤(E),启动感应加热机,压钳筒产生热量并对内部的铝导线进行传热,加热时间根据感应加热机的电机功率和所压铝导线规格确定,根据感应加热机的电机功率越小、所压铝导线的直径越大加热时间越长;反之,加热时间较短,加热后将压钳筒长度匀速移动出铜感应线圈,使压钳筒受热均匀;步骤(F),将压钳筒打开,抽出压制成坯的铝导线;步骤(G),将压制成坯的铝导线塞入铜铝过渡端子中,与铜铝过渡端子内铝部分进行压接,完成铝导线与铜铝过渡端子压接。优选的,所述压钳筒采用能产生磁效应的材料制成,能产生磁效应的材料为钢、铁或者镍,或者其他金属材料,能够产生磁效应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

【技术保护点】
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需要压接的线束进行端部剥皮,即将线束的绝缘层剥去,形成裸露出的铝导线;步骤(B),将裸露出的铝导线穿过感应加热机的铜感应线圈,利用压钳筒将铝导线进行压实,压钳筒的长度比裸露出的铝导线长度小2‑4mm,所述压钳筒的内径大于或等于裸露出的铝导线的外径;步骤(C),将压实铝导线的压钳筒置入铜感应线圈内,并且保证压钳筒的一端在铜感应线圈处,所述铜感应线圈的内径大于压钳筒的外径;步骤(D),将线束的剥皮端、压钳筒均利用固定架进行水平固定,以保证压钳筒在铜感应线圈中处于中心位置;步骤(E),启动感应加热机,压钳筒产生热量并对内部的铝导线进行传热,加热时间需要根据感应加热机的电机功率和所压铝导线的规格确定,加热后将压钳筒长度匀速移动出铜感应线圈,使压钳筒受热均匀;步骤(F),将压钳筒打开,抽出压制成坯的铝导线;步骤(G),将压制成坯的铝导线塞入铜铝过渡端子中,与铜铝过渡端子内铝部分进行压接,完成铝导线与铜铝过渡端子压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需要压接的线束进行端部剥皮,即将线束的绝缘层剥去,形成裸露出的铝导线;步骤(B),将裸露出的铝导线穿过感应加热机的铜感应线圈,利用压钳筒将铝导线进行压实,压钳筒的长度比裸露出的铝导线长度小2-4mm,所述压钳筒的内径大于或等于裸露出的铝导线的外径;步骤(C),将压实铝导线的压钳筒置入铜感应线圈内,并且保证压钳筒的一端在铜感应线圈处,所述铜感应线圈的内径大于压钳筒的外径;步骤(D),将线束的剥皮端、压钳筒均利用固定架进行水平固定,以保证压钳筒在铜感应线圈中处于中心位置;步骤(E),启动感应加热机,压钳筒产生热量并对内部的铝导线进行传热,加热时间需要根据感应加热机的电机功率和所压铝导线的规格确定,加热后将压钳筒长度匀速移动出铜感应线圈,使压钳筒受热均匀;步骤(F),将压钳筒打开,抽出压制成坯的铝导线;步骤(G),将压制成坯的铝导线塞入铜铝过渡端子中,与铜铝过渡端子内铝部分进行压接,完成铝导线与铜铝过渡端子压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钳筒采用能产生磁效应的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能产生磁效应的材料为钢、铁或者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压钳筒的内径大于或等于裸露出的铝导线的外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康尼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