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道渡板及列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4011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列车贯通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贯通道渡板及列车。所述贯通道渡板包括渡板主体和与所述渡板主体转动连接的侧翼板,所述侧翼板与车厢内部的踏板相连;所述侧翼板通过渡板折页与所述渡板主体相连,所述渡板折页包括连接板和空套在所述连接板内部的转轴,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渡板主体和所述侧翼板形成的间隙中。所述列车包括位于车厢内部的踏板和上述所述的贯通道渡板;所述贯通道渡板通过所述侧翼板与所述踏板搭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渡板易与踏板发生干涉以及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Intersecting channel plate and trai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intersecting passage of the train, in particular to a intersecting channel plate and a train. The cross channel ferry crossing plate includes a plate body and the rotation of the main body and apron plate connected to the pedal flank, the inner flank plates and the carriage connected; the wing plates are connected by hinge and the apron apron body, the apron hinge comprises a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empty set in the the connecting plate inside the shaft, the shaft is positioned in the gap between the body and the apron plate is formed in the flank. The train consists of a pedals inside the carriage and the above mentioned through channel plate; the intersecting channel plate is lap through the flank plate with the pedal.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of interfering with the pedal and short service life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贯通道渡板及列车
本技术涉及列车贯通道
,尤其是涉及一种贯通道渡板及列车。
技术介绍
随着“铁路跨越发展”的要求,轨道交通装备向重载、高速的发展趋势发展,铁道部采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造”的技术发展思路。贯通道为地铁车辆两车之间的安全通道,每列车共5套,主要功能为相邻两节车厢之间的乘客提供安全的站立和通过的空间;可以降低外部噪声和热量传递,起密封作用;作为整列车内的可变形区域,为列车通过曲线时提供可恢复的变形能力。渡板作为贯通道的主要部件,其作用为承载乘客的重量,起到踩踏的作用,同时也会通过连杆机构搭接,在踏板之间往复运动。现有技术中为避免金属与金属之间直接摩擦,在渡板的边缘会安装高分子材质的磨耗条,但是当磨耗条磨损到一定程度,渡板折页上的螺钉会露出,且露出部分容易超出磨耗条的厚度,与踏板发生干涉,严重时甚至损坏了渡板折页或者渡板。而且由于底部的踏板与渡板之间空间比较狭小,渡板中的磨耗条与渡板折页的安装螺钉高度几乎接近,导致渡板使用后,磨耗条不断摩擦损耗,渡板折页上的螺钉到一定时间很容易与踏板发生干涉,干涉后容易导致渡板折页损坏或者螺钉断裂的情况,降低了渡板的使用寿命。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贯通道渡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渡板易与踏板发生干涉以及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贯通道渡板,包括:渡板主体和与所述渡板主体转动连接的侧翼板,所述侧翼板与车厢内部的踏板相连;所述侧翼板通过渡板折页与所述渡板主体相连,所述渡板折页包括连接板和空套在所述连接板内部的转轴,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渡板主体和所述侧翼板形成的间隙中。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一侧设置有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二连接板一侧设置有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第二转动部相配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转轴的旋转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第二转动部转动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渡板主体的厚度。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紧固件分别固定在所述侧翼板和所述渡板主体的底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渡板主体和所述侧翼板的边缘均安装有磨耗条。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渡板主体边缘的磨耗条与所述侧翼板边缘的磨耗条之间形成缝隙。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设置为螺钉,所述螺钉裸露部分的长度小于所述磨耗条的厚度。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渡板主体底面还设置有两个闭锁机构,且两个所述闭锁机构沿所述渡板主体的纵轴线对称设置。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列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物料易堆叠碰撞和占地面积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列车,包括:位于车厢内部的踏板和上述所述的贯通道渡板;所述贯通道渡板通过所述侧翼板与所述踏板搭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贯通道渡板及列车具有如下优势:本技术提供的贯通道渡板,包括渡板主体和与渡板主体转动连接的侧翼板,侧翼板与车厢内部的踏板相连;侧翼板通过渡板折页与渡板主体相连,渡板折页包括连接板和空套在连接板内部的转轴,转轴位于渡板主体和侧翼板形成的间隙中。由于侧翼板与渡板主体可转动的连接,所以侧翼板可相对于渡板主体以翻转一定的角度,当两节车厢之间出现垂直方向的高度差时,侧翼板可以通过翻转来弥补高度差产生的间隙;而且由于渡板折页上的转轴位于渡板主体和侧翼板形成的间隙中(即渡板折页反装),可以使得渡板折页的转轴中心的高度向上提升,直接减少渡板主体的厚度,由于整个渡板的厚度是固定的,所以渡板主体厚度减少了,渡板主体上的紧固件的高度也会变矮,磨耗条的厚度会增加;所以使用时需要将磨耗条磨损更长时间才能使磨损后的磨耗条的厚度接近于紧固件的高度,从而降低了渡板与踏板之间干涉的可能,从而延长了渡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提供的列车,包括位于车厢内部的踏板和上述的贯通道渡板;贯通道渡板通过侧翼板与踏板搭接。由于贯通道渡板的设置,所以列车具有上述贯通道渡板的所有优点,能够降低渡板与踏板之间干涉的可能,从而延长了渡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贯通道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贯通道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贯通道渡板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贯通道渡板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贯通道渡板的渡板折页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贯通道渡板的渡板折页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贯通道渡板的渡板折页的仰视图。图标:100-渡板主体;200-侧翼板;300-渡板折页;400-磨耗条;500-闭锁机构;301-第一连接板;302-第二连接板;303-第一转动部;304-第二转动部;305-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的贯通道渡板,包括:渡板主体和与所述渡板主体转动连接的侧翼板,所述侧翼板与车厢内部的踏板相连;所述侧翼板通过渡板折页与所述渡板主体相连,所述渡板折页包括连接板和空套在所述连接板内部的转轴,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渡板主体和所述侧翼板形成的间隙中。由于侧翼板与渡板主体可转动的连接,所以侧翼板可相对于渡板主体以翻转一定的角度,当两节车厢之间出现垂直方向的高度差时,侧翼板可以通过翻转来弥补高度差产生的间隙;而且由于渡板折页上的转轴位于渡板主体和侧翼板形成的间隙中(即渡板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贯通道渡板及列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贯通道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渡板主体(100)和与所述渡板主体(100)转动连接的侧翼板(200),所述侧翼板(200)与车厢内部的踏板相连;所述侧翼板(200)通过渡板折页(300)与所述渡板主体(100)相连,所述渡板折页(300)包括连接板和空套在所述连接板内部的转轴,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渡板主体(100)和所述侧翼板(200)形成的间隙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贯通道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渡板主体(100)和与所述渡板主体(100)转动连接的侧翼板(200),所述侧翼板(200)与车厢内部的踏板相连;所述侧翼板(200)通过渡板折页(300)与所述渡板主体(100)相连,所述渡板折页(300)包括连接板和空套在所述连接板内部的转轴,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渡板主体(100)和所述侧翼板(200)形成的间隙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通道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301)和第二连接板(302);所述第一连接板(301)一侧设置有第一转动部(303),所述第二连接板(302)一侧设置有第二转动部(304),所述第一转动部(303)与所述第二转动部(304)相配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转轴的旋转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贯通道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303)与所述第二转动部(304)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贯通道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渡板主体(100)的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俊陈跃忠李鸿彭辉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九方制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