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耐酸PA色母粒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3228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0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耐酸PA色母粒的制备方法,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PA 80‑88份、丁醚化三聚氰氨甲醛树脂14‑20份、纳米银5‑8份、纳米碳酸钙粉20‑30份、钛酸丁酯1‑4份、羧甲基淀粉钠2‑4份、磷酸二氢钠1‑3份、丙烯酸16‑20份、ABS高胶粉10‑15份、羟基苯并三唑6‑8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5‑20份、增塑剂5‑9份、硅烷偶联剂3‑6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盐4‑8份、褐煤脂蜡4‑8份、四氯化碳1‑2份、CPE4‑1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色母粒具有良好的耐酸、抗老化和抗菌性能,加工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当应用于PA制品的着色时,具有颜色稳定性提高、色差较小的优点,克服了现有PA色母粒着色时颜色不稳定、色差较大等问题。

An antibacterial masterbatch preparation method of PA ac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耐酸PA色母粒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抗菌耐酸PA色母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塑料着色可以采用色粉着色,色粉着色的特点直接用色粉(颜料或染料)添加适量粉状助剂对塑料粒子进行着色的方法,其优点是成本低,可小批量操作。但其最大缺点是颜料在运输、仓储、称量、混和过程中会飞扬,产生污染,严重影响工作环境。还有色粉着色另一个令用户头疼的问题是挤出机的料斗不易清洗。而色母粒着色克服了色粉着色的种种弊端,因此色母粒着色是现今最普遍采用的塑料着色法。色母粒是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一种塑料、纤维的着色新产品,色母粒主要组成为着色剂、载体、分散剂三部分。它是把颜料超常量均匀的载附于树脂中而制得的聚合物的复合物。不过,目前国内色母粒产品结构单一,品种不全,通用型产品占很大比重,例如需要着色时使用单一色母粒着色,需要抗静电性能时添加单一抗静电母粒赋予抗静电性能,需要耐老化性能时添加单一的热稳定剂母粒、光稳定剂母粒、抗氧剂母粒来使体系稳定化。添加单一母粒的方法使得在对聚丙烯树脂综合性能具有较高要求的时候需要使用大量的载体树脂,并且由此带来加工过程中抗氧剂消耗量高,下游成型加工的组分多,工艺复杂等缺点。未来色母粒将朝着多功能化、高颜色含量和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色母粒的发展伴随着对生产技术的提高。聚酰胺(PA)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工程塑料树脂。由于独特的低比重、高抗拉强度、耐磨、自润滑性好、冲击韧性优异、具有刚柔兼备的性能而赢得人们的重视,加之其加工简便、效率高、比重轻、可以加工成各种制品来代替金属,广泛用于汽车及交通运输业。但是其存在耐酸性差,不能过多接触酸性物质的问题。同时也伴随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追求生活环境的舒适化,并日益重视卫生管理,因此塑料制品的抗菌性对创造洁净、健康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减少疾病发生率,保护全民健康,对用于直接接触人体塑料则有更高的抗菌性要求。为此,我们从产品的配方着手,提供一种抗菌耐酸PA色母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耐酸PA色母粒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耐酸PA色母粒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按重量配比称取:PA80-88份、丁醚化三聚氰氨甲醛树脂14-20份、纳米银5-8份、纳米碳酸钙粉20-30份、钛酸丁酯1-4份、羧甲基淀粉钠2-4份、磷酸二氢钠1-3份、丙烯酸16-20份、ABS高胶粉10-15份、羟基苯并三唑6-8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5-20份、增塑剂5-9份、硅烷偶联剂3-6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盐4-8份、褐煤脂蜡4-8份、四氯化碳1-2份、CPE4-12份;再把上述的各种材料在高速混合机中进行高速混合,混合机转速为60rpm-120rpm;然后将高速混合后的塑料材料在双螺杆挤压机进行熔融挤压,其中,双螺杆挤压机的长径比为30-50:1,挤压区间温度为:第一区间为150-170℃,第二区间为175-185℃,第三区间为200-215℃;最后将挤压后的高分子材料冷却切粒后即得。所述混合机转速为80-100rpm。所述双螺杆挤压机的长径比为40:1。所述增塑剂包括无规聚丙烯或透明苯己烯-丁二烯共聚物或热塑性橡胶的一种或几种。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菌耐酸PA色母粒具有良好的耐酸、抗老化和抗菌性能,加工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当应用于PA制品的着色时,具有颜色稳定性提高、色差较小的优点,克服了现有PA色母粒着色时颜色不稳定、色差较大等问题。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菌耐酸PA色母粒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按重量配比称取:PA80份、丁醚化三聚氰氨甲醛树脂14份、纳米银5份、纳米碳酸钙粉20份、钛酸丁酯1份、羧甲基淀粉钠2份、磷酸二氢钠1份、丙烯酸16份、ABS高胶粉10份、羟基苯并三唑6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5份、增塑剂5份、硅烷偶联剂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盐4份、褐煤脂蜡4份、四氯化碳1份、CPE4份;再把上述的各种材料在高速混合机中进行高速混合,混合机转速为60rpm-120rpm;然后将高速混合后的塑料材料在双螺杆挤压机进行熔融挤压,其中,双螺杆挤压机的长径比为30-50:1,挤压区间温度为:第一区间为150-170℃,第二区间为175-185℃,第三区间为200-215℃;最后将挤压后的高分子材料冷却切粒后即得。所述增塑剂包括无规聚丙烯或透明苯己烯-丁二烯共聚物或热塑性橡胶的一种或几种。将实施例1的色母粒在20wt%的柠檬酸溶液浸泡10天后,没有发生改变,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另外在室温下放置6个月后,色泽没有发生变化,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时实施例1产品的杀菌力检测数据:金黄色葡萄球菌79%、大肠杆菌77%、白色念珠菌80%。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菌耐酸PA色母粒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按重量配比称取:PA88份、丁醚化三聚氰氨甲醛树脂20份、纳米银8份、纳米碳酸钙粉30份、钛酸丁酯4份、羧甲基淀粉钠4份、磷酸二氢钠3份、丙烯酸20份、ABS高胶粉15份、羟基苯并三唑8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20份、增塑剂9份、硅烷偶联剂6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盐8份、褐煤脂蜡8份、四氯化碳2份、CPE12份;再把上述的各种材料在高速混合机中进行高速混合,混合机转速为60rpm-120rpm;然后将高速混合后的塑料材料在双螺杆挤压机进行熔融挤压,其中,双螺杆挤压机的长径比为30-50:1,挤压区间温度为:第一区间为150-170℃,第二区间为175-185℃,第三区间为200-215℃;最后将挤压后的高分子材料冷却切粒后即得。所述增塑剂包括无规聚丙烯或透明苯己烯-丁二烯共聚物或热塑性橡胶的一种或几种。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菌耐酸PA色母粒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按重量配比称取:PA84份、丁醚化三聚氰氨甲醛树脂18份、纳米银6份、纳米碳酸钙粉25份、钛酸丁酯3份、羧甲基淀粉钠3份、磷酸二氢钠2份、丙烯酸18份、ABS高胶粉13份、羟基苯并三唑7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8份、增塑剂6份、硅烷偶联剂4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盐6份、褐煤脂蜡6份、四氯化碳1份、CPE8份;再把上述的各种材料在高速混合机中进行高速混合,混合机转速为60rpm-120rpm;然后将高速混合后的塑料材料在双螺杆挤压机进行熔融挤压,其中,双螺杆挤压机的长径比为30-50:1,挤压区间温度为:第一区间为150-170℃,第二区间为175-185℃,第三区间为200-215℃;最后将挤压后的高分子材料冷却切粒后即得。所述增塑剂包括无规聚丙烯或透明苯己烯-丁二烯共聚物或热塑性橡胶的一种或几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菌耐酸PA色母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按重量配比称取:PA 80‑88份、丁醚化三聚氰氨甲醛树脂14‑20份、纳米银5‑8份、纳米碳酸钙粉20‑30份、钛酸丁酯1‑4份、羧甲基淀粉钠2‑4份、磷酸二氢钠1‑3份、丙烯酸16‑20份、ABS高胶粉10‑15份、羟基苯并三唑6‑8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5‑20份、增塑剂5‑9份、硅烷偶联剂3‑6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盐4‑8份、褐煤脂蜡4‑8份、四氯化碳1‑2份、CPE4‑12份;再把上述的各种材料在高速混合机中进行高速混合,混合机转速为60rpm‑120rpm;然后将高速混合后的塑料材料在双螺杆挤压机进行熔融挤压,其中,双螺杆挤压机的长径比为30‑50:1,挤压区间温度为:第一区间为150‑170℃,第二区间为175‑185℃,第三区间为200‑215℃;最后将挤压后的高分子材料冷却切粒后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耐酸PA色母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按重量配比称取:PA80-88份、丁醚化三聚氰氨甲醛树脂14-20份、纳米银5-8份、纳米碳酸钙粉20-30份、钛酸丁酯1-4份、羧甲基淀粉钠2-4份、磷酸二氢钠1-3份、丙烯酸16-20份、ABS高胶粉10-15份、羟基苯并三唑6-8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5-20份、增塑剂5-9份、硅烷偶联剂3-6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盐4-8份、褐煤脂蜡4-8份、四氯化碳1-2份、CPE4-12份;再把上述的各种材料在高速混合机中进行高速混合,混合机转速为60rpm-120rpm;然后将高速混合后的塑料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宏泉高压电容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