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餐小车以及隐藏动力系统的送餐平台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13098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06:57
一种送餐小车以及隐藏动力系统的送餐平台,它包括车厢板、前桥组件和后桥组件,所述前桥组件和后桥组件之间转动连接有主体连接块,前桥组件和后桥组件还分别连接有前桥超重支撑块和后桥超重支撑块;前桥超重支撑块和后桥超重支撑块均通过一支撑架与车厢板相连,所述前桥超重支撑块与支撑架以及后桥超重支撑块与支撑架连接后均呈匚字形结构,且位于主体连接块的一侧;该送餐平台包括上述结构的送餐小车,它还包括与送餐小车配合的送餐轨道,送餐小车位于车厢板下方的结构隐藏在送餐轨道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送餐小车采用横向并行设置,高度更低,通过改进送餐轨道使得送餐小车的动力系统隐藏在轨道中,送餐平台正面无机械结构和镂空,安全易清洗。

A meal delivery car and a platform for a hidden powe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送餐小车以及隐藏动力系统的送餐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餐饮输送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送餐小车以及隐藏动力系统的送餐平台。
技术介绍
餐饮服务业为较为传统的第三产业,具有人力密集性的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成本不断提高,如何提高餐饮行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成为行业的焦点。近年来,大量的机器人以及智能送餐设备被引入了餐饮行业,也成为个别餐饮店的特色;由于智能机器人的性价比低,其应用较为有限,而智能送餐设备则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回转餐车是一种较为典型的送餐设备,它是用电机拉动链条带动车头实现送餐的,此技术的缺陷是结构较为复杂,零件过多,故障风险大,且只能朝向一方向拐弯(即只能都朝左转或只能都朝右转)。如此一来,在布置大区域餐厅时将浪费掉餐厅大部分空间,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申请人研发了第一代送餐车,该餐车的技术方案已被中国专利ZL201710267245.4公开的一种自带动力可转弯回转输送餐车以及输送机构所公开,然而该送餐车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小车结构纵向设置,载物车厢太高,正面平台有轨道镂空,如此,将造成客人取餐不方便,安全风险大,造型高且长度不便使得外观造型难以协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送餐小车以及隐藏动力系统的送餐平台,它具有安全可靠,机动灵活和操作控制方便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送餐小车,它包括车厢板以及用于承载车厢板的前桥组件和后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桥组件和后桥组件之间转动连接有主体连接块,前桥组件和后桥组件还分别连接有前桥超重支撑块和后桥超重支撑块;前桥超重支撑块和后桥超重支撑块均通过一支撑架与车厢板相连,所述前桥超重支撑块与支撑架以及后桥超重支撑块与支撑架连接后均呈匚字形结构,且位于主体连接块的一侧。它还包括为前桥组件驱动供电的电池组件以及用于检测车厢板载荷的重力传感器组件;该重力传感器组件连接在车厢板和支撑架之间。所述前桥组件包括驱动轮以及连接在驱动轮之间的驱动轮连接架;驱动轮连接架的下方设有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通过前桥承载轴与驱动轮连接架相连。所述后桥组件包括小车传感器模组以及连接在小车传感器模组之间的固定架;固定架的下方设有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通过后桥承载轴与固定架相连。优选的是: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支撑板以及转动连接在导向支撑板上若干个从动轮和若干个导向轮。所述主体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前桥承载轴和后桥承载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为L字形结构,其长边通过重力传感器组件连接到车厢板下底面上,该长边的侧部还设有滚轮组。所述前桥超重支撑块和后桥超重支撑块的一端分别连接到前桥承载轴和后桥承载轴上,另一端与支撑架的短边相连。优选的是:所述前桥超重支撑块和后桥超重支撑块均包括反压块以及连接在反压块下方的支撑轮。本专利技术还记载了一种隐藏动力系统的送餐平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述结构的送餐小车,它还包括与送餐小车配合的送餐轨道,送餐小车位于车厢板下方的结构隐藏在送餐轨道中。所述送餐轨道内设有与导向机构配合的导向轮槽,导向轮槽的两侧设有用于驱动轮行走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下方设有与小车传感器模组位于对应的轨道传感器模组安装槽;送餐轨道的侧上部还设有与所述匚字形结构配合的内凹式工位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结构强度高、安全平稳的送餐小车,它采用横向并行设置,降低了小车的高度,使其结构更加协调紧凑,优化设计的控制、支撑以及防护结构,显著提高了小车运动的平稳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改进送餐轨道,使得送餐小车的动力系统隐藏在轨道中,送餐平台正面无机械结构和镂空,平台外观更加协调,安全性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送餐小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送餐小车中前桥组件的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送餐小车中后桥组件的结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送餐小车中支撑架的结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送餐小车中重力传感器组件的结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送餐平台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送餐平台中送餐轨道的主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送餐平台中送餐轨道的等轴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送餐平台中送餐轨道的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该送餐小车包括车厢板1以及用于承载车厢板1的前桥组件6和后桥组件7,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前桥组件6和后桥组件7之间转动连接有主体连接块4,前桥组件6和后桥组件7还分别连接有前桥超重支撑块8和后桥超重支撑块9;前桥超重支撑块8和后桥超重支撑块9均通过一支撑架2与车厢板1相连,所述前桥超重支撑块8与支撑架2以及后桥超重支撑块9与支撑架2连接后均呈匚字形结构,且位于主体连接块4的一侧;本专利技术在原有送餐小车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将用于外部承载的车厢板1与用于导向与驱动的功能组件从原来的纵向设置改为横向并行设置,在前桥超重支撑块8和后桥超重支撑块9与支撑架2的配合下,使得车厢板1与前桥组件6和后桥组件7之间采用横向并行连接支撑,它一方面降低了送餐小车的整体高度,使其结构更加紧凑,另一方面,横向并行设置结构也便于送餐小车机械结构的隐藏,利于更加安全可靠的结构布局。为了保证控制送餐小车控制便利性和承载使用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对原有送餐小车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它还包括为前桥组件6驱动供电的电池组件5以及用于检测车厢板1载荷的重力传感器组件3,该重力传感器组件3连接在车厢板1和支撑架2之间;来自车厢板1的重力首先传递给重力传感器组件3,而后由重力传感器组件3传递给支撑架2;在实际安装时,重力传感器组件3上设有与支撑架2插接配合的定位轴,而重力传感器组件3则悬空设置在主体连接块4的上方;通过该重力传感器组件3能够检测小车是否有载荷,若无,则通过与重力传感器组件3相连的控制器控制小车返回起始位,当然该重力传感器组件3还可以检测小车是否超载,并将超载信号传递给控制器的报警单元进行报警,以便使用者调整送餐重量。当然,在小车意外严重超载时,位于所述前桥组件6和后桥组件7与主体连接块4相连的对应位置处的前桥超重支撑块8和后桥超重支撑块9就会起作用,前桥超重支撑块8和后桥超重支撑块9随着支撑架2和重力传感器组件3的变形而触地,它们与前桥组件6和后桥组件7一起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小车因过重而出现结构损坏,降低了安全风险。本专利技术的关键实施结构在于起驱动和导引功能的前桥组件6、后桥组件7以及起支撑连接作用的支撑架2,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前桥组件6的一个实施结构如图2所示,它包括驱动轮601以及连接在驱动轮601之间的驱动轮连接架602;驱动轮连接架602的下方设有导向机构10,该导向机构10通过前桥承载轴603与驱动轮连接架602相连。所述后桥组件7的一个实施结构如图3所示,它包括小车传感器模组701以及连接在小车传感器模组701之间的固定架702;固定架702的下方设有导向机构10,该导向机构10通过后桥承载轴703与固定架702相连。前桥组件6与后桥组件7结构与功能均可调换,其具体实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按照上述实施例,前桥组件6作为动力组件,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电池组件5为驱动轮601供电,驱动轮601转动从而带动整个前桥组件6运动,进而带动后桥组件7随之运动,而设置在后桥组件7和前桥组件6上导向机构10则与相应的轨道配合,以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送餐小车以及隐藏动力系统的送餐平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送餐小车,它包括车厢板(1)以及用于承载车厢板(1)的前桥组件(6)和后桥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桥组件(6)和后桥组件(7)之间转动连接有主体连接块(4),前桥组件(6)和后桥组件(7)还分别连接有前桥超重支撑块(8)和后桥超重支撑块(9);前桥超重支撑块(8)和后桥超重支撑块(9)均通过一支撑架(2)与车厢板(1)相连,所述前桥超重支撑块(8)与支撑架(2)以及后桥超重支撑块(9)与支撑架(2)连接后均呈匚字形结构,且位于主体连接块(4)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餐小车,它包括车厢板(1)以及用于承载车厢板(1)的前桥组件(6)和后桥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桥组件(6)和后桥组件(7)之间转动连接有主体连接块(4),前桥组件(6)和后桥组件(7)还分别连接有前桥超重支撑块(8)和后桥超重支撑块(9);前桥超重支撑块(8)和后桥超重支撑块(9)均通过一支撑架(2)与车厢板(1)相连,所述前桥超重支撑块(8)与支撑架(2)以及后桥超重支撑块(9)与支撑架(2)连接后均呈匚字形结构,且位于主体连接块(4)的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餐小车,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为前桥组件(6)驱动供电的电池组件(5)以及用于检测车厢板(1)载荷的重力传感器组件(3);该重力传感器组件(3)连接在车厢板(1)和支撑架(2)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桥组件(6)包括驱动轮(601)以及连接在驱动轮(601)之间的驱动轮连接架(602);驱动轮连接架(602)的下方设有导向机构(10),该导向机构(10)通过前桥承载轴(603)与驱动轮连接架(602)相连。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组件(7)包括小车传感器模组(701)以及连接在小车传感器模组(701)之间的固定架(702);固定架(702)的下方设有导向机构(10),该导向机构(10)通过后桥承载轴(703)与固定架(702)相连。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10)包括导向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育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三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