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2772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0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茶加工工艺,包括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发酵时充氧,从而增加发酵室的氧气浓度,提高活性氧气分子数量,确保活性氧气分子在发酵室达到一种稳定平衡状态,利于红茶发酵,此时红茶发酵效果最佳,酚氨糖比值最优,茶叶品质提高,并且向发酵室内充氧时还能够缩短发酵时间,提高效率,降低劳动生产成本等效果。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black te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cess for Black Tea processing, including picking, withering, rolling, fermentation and drying;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hrough fermentation during oxygenation, thereby increasing the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the fermentation chamber, increase the number of active oxygen molecules, active oxygen molecules to ensure to reach a stable equilibrium state in fermentation room for Black Tea fermentation, the fermentation Black Tea best effect, optimal ratio of phenol glucosamine,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 fermentation indoor oxygen also can shorten the fermentation time, improve efficiency, reduce the labor cost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茶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的加工,具体涉及红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红茶属于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属于发酵茶。红茶是我国常见的健康保健茶饮,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每一种茶叶,其制作工艺都是不同的,我国红茶包括工夫红茶、红碎茶和小种红茶,而它们的制作工艺大同小异。红茶的制茶工艺并不复杂,但在加工过程中各种成分的变化却是十分复杂,在红茶加工过程中,鲜叶中的化学成份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黄素的新的成份。香气物质从鲜叶中的50多种,增至300多种,一部分咖啡碱、儿茶素和茶黄素络合成滋味鲜美的络合物。故如何加工红茶对红茶的品质有很重要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茶加工工艺,解决传统红茶加工过程中,方法复杂,加工后红茶品质不好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红茶加工工艺,包括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中采摘为:采摘新鲜的茶树芽叶,并去除其中的雨水叶和病虫叶,得的茶叶。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中萎凋为:先将采摘后的芽叶摊开在竹筛上,并置于太阳下直晒6~8小时后,最后放入萎凋机中萎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中在萎凋机中萎凋时,萎凋机内的萎凋温度为25~30℃,萎凋的时间为4~5小时,其中萎凋期间每隔25~30分钟将茶叶翻动一次。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中揉捻为:将萎凋后的茶叶置入茶叶揉捻机中进行揉捻,直至茶叶的颜色由黄绿色变为红黄色后,在无压揉捻10~12分钟。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中发酵为:在发酵温度为20~30℃,空气湿度为70~90%的发酵室内对揉捻后的茶叶发酵6~8h,在发酵过程中对发酵室进行充氧,并保持发酵室中的氧气浓度为22.54~24.95%。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中在发酵过程中,保持发酵室内的空气对流,其中茶叶的堆放厚度为5~10cm,且每隔15~25min翻抖茶叶一次。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中干燥为:发酵完成将茶叶放入干燥箱中进行干燥,直至茶叶的含水量在5~7%,其中干燥箱内的温度为100~110℃.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中在干燥过程中,保持干燥箱通风,在通风时,将通过干燥箱内并被加热后的气体直接导入至发酵室内。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中干燥箱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干燥箱的外壁上交错开插设有茶叶板插板,干燥箱的内腔通过茶叶板插板构成了“S”型的过风通道,其中过风通道的一端与进风口连接,另一端与出风口连接;出风口还与发酵室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发酵时充氧,从而增加发酵室的氧气浓度,提高活性氧气分子数量,确保活性氧气分子在发酵室达到一种稳定平衡状态,利于红茶发酵,此时红茶发酵效果最佳,酚氨糖比值最优,茶叶品质提高,并且向发酵室内充氧时还能够缩短发酵时间,提高效率,降低劳动生产成本等效果。本专利技术在萎凋前先将茶叶置于太阳下晾晒,使得鲜叶呈萎蔫状态,然后在通过萎凋机然后进行揉捻时,能是茶叶更好的成条,且避免了使用揉捻机时需要初揉和复揉的工序,在保证揉捻效果的同时,精简了工序。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保持干燥箱通风,并使干燥箱内的气体在经过“S”型的过风通道后能够充分的受热后,带走由茶叶产生的湿气,直接导入至发酵室中,这样能充分利用干燥时产生的热量和湿气,来降低发酵室内对发酵温度和湿度的要求,从而降低整个加工工艺过程中的能耗。本专利技术中干燥箱中的温度能有效对茶叶进行干燥,并避免温度过高对茶叶产生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干燥箱的结构示意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红茶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摘:采摘新鲜的茶树芽叶,并去除其中的雨水叶和病虫叶,得的茶叶。步骤2、萎凋:先将采摘后的芽叶摊开在竹筛上,并置于太阳下直晒6小时后,最后放入萎凋机中萎凋;在萎凋机中萎凋时,萎凋机内的萎凋温度为30℃,萎凋的时间为4小时,其中萎凋期间每隔30分钟将茶叶翻动一次。步骤3、揉捻:将萎凋后的茶叶置入茶叶揉捻机中进行揉捻,直至茶叶的颜色由黄绿色变为红黄色后,在无压揉捻10分钟。步骤4、发酵:在发酵温度为30℃,空气湿度为70%的发酵室内对揉捻后的茶叶发酵8h,在发酵过程中对发酵室进行充氧,并保持发酵室中的氧气浓度为22.54%;在发酵过程中,保持发酵室内的空气对流,其中茶叶的堆放厚度为5~10cm,且每隔25min翻抖茶叶一次。步骤5、干燥:发酵完成将茶叶放入干燥箱1中进行干燥,直至茶叶的含水量在5%,其中干燥箱1内的温度为110℃;在干燥过程中,保持干燥箱1通风,在通风时,将通过干燥箱1内并被加热后的气体直接导入至发酵室内。实施例2红茶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摘:采摘新鲜的茶树芽叶,并去除其中的雨水叶和病虫叶,得的茶叶。步骤2、萎凋:先将采摘后的芽叶摊开在竹筛上,并置于太阳下直晒8小时后,最后放入萎凋机中萎凋;在萎凋机中萎凋时,萎凋机内的萎凋温度为25℃,萎凋的时间为5小时,其中萎凋期间每隔25分钟将茶叶翻动一次。步骤3、揉捻:将萎凋后的茶叶置入茶叶揉捻机中进行揉捻,直至茶叶的颜色由黄绿色变为红黄色后,在无压揉捻12分钟。步骤4、发酵:在发酵温度为20℃,空气湿度为90%的发酵室内对揉捻后的茶叶发酵6h,在发酵过程中对发酵室进行充氧,并保持发酵室中的氧气浓度为24.95%;在发酵过程中,保持发酵室内的空气对流,其中茶叶的堆放厚度为5cm,且每隔25min翻抖茶叶一次。步骤5、干燥:发酵完成将茶叶放入干燥箱1中进行干燥,直至茶叶的含水量在5%,其中干燥箱1内的温度为110℃;在干燥过程中,保持干燥箱1通风,在通风时,将通过干燥箱1内并被加热后的气体直接导入至发酵室内。实施例3红茶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摘:采摘新鲜的茶树芽叶,并去除其中的雨水叶和病虫叶,得的茶叶。步骤2、萎凋:先将采摘后的芽叶摊开在竹筛上,并置于太阳下直晒7小时后,最后放入萎凋机中萎凋;在萎凋机中萎凋时,萎凋机内的萎凋温度为27℃,萎凋的时间为4.5小时,其中萎凋期间每隔27分钟将茶叶翻动一次。步骤3、揉捻:将萎凋后的茶叶置入茶叶揉捻机中进行揉捻,直至茶叶的颜色由黄绿色变为红黄色后,在无压揉捻11分钟。步骤4、发酵:在发酵温度为25℃,空气湿度为80%的发酵室内对揉捻后的茶叶发酵7h,在发酵过程中对发酵室进行充氧,并保持发酵室中的氧气浓度为23%;在发酵过程中,保持发酵室内的空气对流,其中茶叶的堆放厚度为7cm,且每隔20min翻抖茶叶一次。步骤5、干燥:发酵完成将茶叶放入干燥箱1中进行干燥,直至茶叶的含水量在6%,其中干燥箱1内的温度为105℃;在干燥过程中,保持干燥箱1通风,在通风时,将通过干燥箱1内并被加热后的气体直接导入至发酵室内。实施例4红茶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摘:采摘新鲜的茶树芽叶,并去除其中的雨水叶和病虫叶,得的茶叶。步骤2、萎凋:先将采摘后的芽叶摊开在竹筛上,并置于太阳下直晒6小时后,最后放入萎凋机中萎凋;在萎凋机中萎凋时,萎凋机内的萎凋温度为27℃,萎凋的时间为4.5小时,其中萎凋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红茶加工工艺

【技术保护点】
红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

【技术特征摘要】
1.红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摘为:采摘新鲜的茶树芽叶,并去除其中的雨水叶和病虫叶,得的茶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为:先将采摘后的芽叶摊开在竹筛上,并置于太阳下直晒6~8小时后,最后放入萎凋机中萎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萎凋机中萎凋时,萎凋机内的萎凋温度为25~30℃,萎凋的时间为4~5小时,其中萎凋期间每隔25~30分钟将茶叶翻动一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为:将萎凋后的茶叶置入茶叶揉捻机中进行揉捻,直至茶叶的颜色由黄绿色变为红黄色后,在无压揉捻10~12分钟。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为:在发酵温度为20~30℃,空气湿度为70~90%的发酵室内对揉捻后的茶叶发酵6~8h,在发酵过程中对发酵室进行充氧,并保持发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刚兰海崇
申请(专利权)人:湄潭银柜山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