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2715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0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联合收割机,不仅能够抑制上述谷粒损失,还易于避免脱粒处理物的堵塞以及脱粒负荷的增大,其具有输送收割谷秆的供送装置和被供送装置整秆投入收割谷秆并对投入的收割谷秆进行脱粒处理的脱粒装置,脱粒装置设置有脱粒筒和多个送尘阀,脱粒筒以能够旋转驱动的方式设于脱粒室,多个送尘阀以在沿着脱粒筒的旋转轴芯的方向上排列的状态支承于脱粒室的顶板,将脱粒处理物朝脱粒室的后方输送引导,脱粒筒的前部设置有拨入部,该拨入部具有螺旋叶片,通过螺旋叶片的旋转将谷秆向脱粒筒的后部侧拨入,脱粒筒中的拨入部的后侧设置有脱粒处理部,位于脱粒处理部的前部上方的送尘阀彼此的间隔比位于脱粒处理部的后部上方的送尘阀彼此的间隔宽。

Combine harvest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mbine harvester, can not only inhibit the grain loss, but also easy to avoid congestion and increase the load of the threshing threshing process, its transport harvest grain straw feeding device and feeding device for whole stalk harvesting and threshing device into straw threshing for processing into straw harvest, threshing apparatus is provided with a threshing cylinder and a plurality of feeding dust valve, the threshing cylinder to rotate inside the threshing chamber, a plurality of feeding dust valve to state support arrang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core along the direction of the threshing cylinder in the threshing chamber roof, threshing treatment towards the threshing chamber behind the conveying guide, front the threshing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shifting into the Department, the Department has a dial through the spiral helical blade, the blade rotation will straw to the rear part of the threshing cylinder side dial, the dial of the threshing cylinder is arranged at the rear side The threshing processing part is located at the front part of the threshing processing part, and the dust valve is spaced away from each other at a distance from each other, which is wider than that of the dust valve above the rear part of the threshing processing 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联合收割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该联合收割机具有供送装置和脱粒装置,所述供送装置对收割谷秆进行输送,所述脱粒装置被所述供送装置整秆投入收割谷秆,并对投入的收割谷秆进行脱粒处理。
技术介绍
在上述联合收割机中,以往,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具有脱粒装置设置有脱粒筒和多个送尘阀,脱粒筒以能够旋转驱动的方式设于脱粒室,多个送尘阀以在沿着脱粒筒的旋转轴芯的方向上排列的状态支承于脱粒室的顶板,将脱粒处理物朝脱粒室的后方输送引导的联合收割机。这种联合收割机利用脱粒筒对处于脱粒室的脱粒处理物赋予转动力,由送尘阀对赋予了转动力的脱粒处理物发挥引导作用,由此使脱粒处理物朝脱粒室后方流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62427号公报在脱粒装置的脱粒处理部的后部,由于被处理为一粒一粒的谷粒容易破碎而与秸秆等尘埃一同存在,因此通过缩窄位于脱粒处理部的后部上方的送尘阀彼此的间隔,能够将送尘阀间的尘埃等的流动速度抑制得不太快,容易抑制谷粒与尘埃一起向脱粒装置的外部排出的谷粒损失。在基于以往技术抑制谷粒损失并且设置送尘阀的情况下,脱粒装置的位于脱粒处理部的前部上方的送尘阀彼此的间隔与位于脱粒处理部的后部上方的送尘阀彼此的间隔同样变窄,可能过会产生如下问题。在脱粒处理部的前部,由于收割谷秆被整秆投入以及收割谷秆的脱粒处理尚不充分等原因,具有存在大量并且体积庞大的脱粒处理物的趋势,因此脱粒处理物在送尘阀间的流动变差。如果脱粒处理物难以流动,则容易产生堵塞。另外,由于收割谷秆处于脱粒过程中的状态,使得脱粒处理部的前部的脱粒负荷存在变大的趋势,因此如果脱粒处理部的前部的脱粒处理物的流动变差,则脱粒处理部的前部的脱粒负荷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该联合收割机不仅能够抑制上述谷粒损失,还易于避免脱粒处理物的堵塞以及脱粒负荷的增大。本技术的联合收割机具有如下结构。联合收割机具有:供送装置,其对收割谷秆进行输送;脱粒装置,其被所述供送装置整秆投入收割谷秆,并对投入的收割谷秆进行脱粒处理;所述脱粒装置设置有脱粒筒和多个送尘阀,所述脱粒筒以能够旋转驱动的方式设于脱粒室,所述多个送尘阀以在沿着所述脱粒筒的旋转轴芯的方向上排列的状态支承于所述脱粒室的顶板,将脱粒处理物朝所述脱粒室的后方输送引导,所述脱粒筒的前部设置有拨入部,该拨入部具有螺旋叶片,通过所述螺旋叶片的旋转将谷秆向所述脱粒筒的后部侧拨入,所述脱粒筒中的所述拨入部的后侧设置有脱粒处理部,位于所述脱粒处理部的前部上方的所述送尘阀彼此的间隔比位于所述脱粒处理部的后部上方的所述送尘阀彼此的间隔宽。根据本结构,在脱粒处理部的后部,将位于脱粒处理部的后部上方的送尘阀彼此的间隔设定为适当宽度的间隔,以使送尘阀间的脱粒处理物的流动速度不会太快,即便如此,由于位于脱粒处理部的前部上方的送尘阀彼此的间隔比位于脱粒处理部的后部上方的送尘阀彼此的间隔宽,因此在脱粒处理部的前部,也能够使脱粒处理物在间隔较大的送尘阀间顺畅地流动,在不滞留在送尘阀间的情况下分散于脱粒室的较大范围内。因此,不仅能够在脱粒处理部的后部抑制谷粒与尘埃一起流动而向脱粒装置外部流出的谷粒损失,在脱粒处理部的前部,即使在脱粒处理物量较多或体积庞大的状态下,也能够使脱粒处理物分散在较大范围内而使堵塞难以产生并且将脱粒负荷抑制为不太高的负荷,能够高效地进行脱粒处理。本技术更加优选的方式具有如下结构。位于所述脱粒处理部的前部上方的多个所述送尘阀中的、从所述脱粒处理部的前侧起的第一个送尘阀与第二个送尘阀之间的间隔,比位于所述脱粒处理部的后部上方的所述送尘阀彼此的间隔宽。在从脱粒处理部前侧起的第一个送尘阀与第二个送尘阀之间流动的脱粒处理物刚开始接受脱粒处理,处于体积庞大的状态。根据本结构,第一个送尘阀与第二个送尘阀之间的间隔比位于脱粒处理部的后部上方的送尘阀彼此的间隔宽,因此脱粒处理物即使体积庞大也能在第一个送尘阀与第二个送尘阀之间顺畅地流动,能够使脱粒处理物朝脱粒室后方顺畅地流动。本技术更加优选的方式具有如下结构。所述第一个送尘阀在所述拨入部与所述脱粒处理部的交界部的上方以俯视时横跨所述拨入部与所述脱粒处理部的状态设置。根据本结构,由于收割谷秆被拨入部拨入,并被第一个送尘阀输送引导,因此能够将投入到脱粒室的整个收割谷秆顺畅地向脱粒处理部导入。本技术更加优选的方式具有如下结构。位于所述脱粒处理部的前部上方的多个所述送尘阀中的、从所述脱粒处理部的前侧起的第二个送尘阀与第三个送尘阀之间的间隔,比位于所述脱粒处理部的后部上方的所述送尘阀彼此的间隔宽。在从脱粒处理部前侧起的第二个送尘阀与第三个送尘阀之间流动的脱粒处理物在脱粒处理过程中,尚处于体积庞大的状态。根据本结构,第二个送尘阀与第三个送尘阀的间隔比位于脱粒处理部的后部上方的送尘阀彼此的间隔宽,因此脱粒处理物即使体积庞大也能在第二个送尘阀与第三个送尘阀之间顺畅地流动,能够使脱粒处理物朝脱粒室后方顺畅地流动。本技术更加优选的方式具有如下结构。所述脱粒处理部设置有支承轴、多个脱粒齿支承部件、多个脱粒齿和多个板状部件,所述支承轴配置在所述脱粒筒的旋转轴芯上,所述多个脱粒齿支承部件为棒状,并以沿着所述旋转轴芯的姿态在所述脱粒筒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所述多个脱粒齿为棒状,并以朝所述脱粒筒的径向外侧突出的状态且以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设于所述脱粒齿支承部件,所述多个板状部件以在沿着所述旋转轴芯的方向上排列的状态支承于所述支承轴,并对所述多个脱粒齿支承部件的中间部进行支承,所述第二个送尘阀在多个所述板状部件中的位于所述脱粒处理部的前部的前部侧板状部件的上方以俯视时横跨所述前部侧板状部件的前后的状态设置,所述第三个送尘阀在多个所述板状部件中的与所述前部侧板状部件相邻地设置在所述前部侧板状部件之后的邻接板状部件的上方以俯视时横跨所述邻接板状部件的前后的状态设置。根据本结构,将来自拨入部的脱粒处理物导入到脱粒处理部与筛网之间。脱粒筒通过脱粒齿支承部件以及脱粒齿的打击和脱粒齿的梳理等对位于脱粒筒外部的脱粒处理物实施脱粒处理。特别是在处理物量较多的情况下,能够允许来自拨入部的处理物经由脱粒齿支承部件之间进入脱粒筒的内部空间,防止处理物堵塞。进入内部空间的处理物通过搅拌被进行脱粒处理,并通过离心力被从脱粒齿支承部件之间向外部排出。位于脱粒筒外部的处理物受到拨入部的螺旋叶片供给的风和第二个送尘阀的输送引导,从前侧向后侧越过前部侧板状部件而朝脱粒筒后方顺畅地流动,受到第三个送尘阀的输送引导,从前侧向后侧越过邻接板状部件而朝脱粒筒后方顺畅地流动。伴随着该处理物流动,位于脱粒筒内部空间的处理物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经由脱粒齿支承部件之间向脱粒筒外部流出,从前侧向后侧越过前部侧板状部件和邻接板状部件而朝脱粒筒后方流动。因此,能够恰当地对投入到脱粒室的整秆状态的收割谷秆以及大量的收割谷秆赋予脱粒作用,并且能够使脱粒处理物朝脱粒室后方顺畅地流动,能够恰当并且高效地对收割谷秆进行脱粒处理。本技术更加优选的方式具有如下结构。位于所述顶板的前后中央部的紧跟前部位的所述送尘阀彼此的间隔比位于所述顶板的所述前后中央部之后的部位的所述送尘阀彼此的间隔宽。位于顶板的前后中央部的紧跟前部位的送尘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联合收割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具有:供送装置,其对收割谷秆进行输送;脱粒装置,其被所述供送装置整秆投入收割谷秆,并对投入的收割谷秆进行脱粒处理;所述脱粒装置设置有脱粒筒和多个送尘阀,所述脱粒筒以能够旋转驱动的方式设于脱粒室,所述多个送尘阀以在沿着所述脱粒筒的旋转轴芯的方向上排列的状态支承于所述脱粒室的顶板,将脱粒处理物朝所述脱粒室的后方输送引导,所述脱粒筒的前部设置有拨入部,该拨入部具有螺旋叶片,通过所述螺旋叶片的旋转将谷秆向所述脱粒筒的后部侧拨入,所述脱粒筒中的所述拨入部的后侧设置有脱粒处理部,位于所述脱粒处理部的前部上方的所述送尘阀彼此的间隔比位于所述脱粒处理部的后部上方的所述送尘阀彼此的间隔宽。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30 JP 2016-0694431.一种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具有:供送装置,其对收割谷秆进行输送;脱粒装置,其被所述供送装置整秆投入收割谷秆,并对投入的收割谷秆进行脱粒处理;所述脱粒装置设置有脱粒筒和多个送尘阀,所述脱粒筒以能够旋转驱动的方式设于脱粒室,所述多个送尘阀以在沿着所述脱粒筒的旋转轴芯的方向上排列的状态支承于所述脱粒室的顶板,将脱粒处理物朝所述脱粒室的后方输送引导,所述脱粒筒的前部设置有拨入部,该拨入部具有螺旋叶片,通过所述螺旋叶片的旋转将谷秆向所述脱粒筒的后部侧拨入,所述脱粒筒中的所述拨入部的后侧设置有脱粒处理部,位于所述脱粒处理部的前部上方的所述送尘阀彼此的间隔比位于所述脱粒处理部的后部上方的所述送尘阀彼此的间隔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脱粒处理部的前部上方的多个所述送尘阀中的、从所述脱粒处理部的前侧起的第一个送尘阀与第二个送尘阀之间的间隔,比位于所述脱粒处理部的后部上方的所述送尘阀彼此的间隔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个送尘阀在所述拨入部与所述脱粒处理部的交界部的上方以俯视时横跨所述拨入部与所述脱粒处理部的状态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脱粒处理部的前部上方的多个所述送尘阀中的、从所述脱粒处理部的前侧起的第二个送尘阀与第三个送尘阀之间的间隔,比位于所述脱粒处理部的后部上方的所述送尘阀彼此的间隔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粒处理部设置有支承轴、多个脱粒齿支承部件、多个脱粒齿和多个板状部件,所述支承轴配置在所述脱粒筒的旋转轴芯上,所述多个脱粒齿支承部件为棒状,并以沿着所述旋转轴芯的姿态在所述脱粒筒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所述多个脱粒齿为棒状,并以朝所述脱粒筒的径向外侧突出的状态且以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设于所述脱粒齿支承部件,所述多个板状部件以在沿着所述旋转轴芯的方向上排列的状态支承于所述支承轴,并对所述多个脱粒齿支承部件的中间部进行支承,所述第二个送尘阀在多个所述板状部件中的位于所述脱粒处理部的前部的前部侧板状部件的上方以俯视时横跨所述前部侧板状部件的前后的状态设置,所述第三个送尘阀在多个所述板状部件中的与所述前部侧板状部件相邻地设置在所述前部侧板状部件之后的邻接板状部件的上方以俯视时横跨所述邻接板状部件的前后的状态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顶板的前后中央部的紧跟前部位的所述送尘阀彼此的间隔比位于所述顶板的所述前后中央部之后的部位的所述送尘阀彼此的间隔宽。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顶板的前后中央部的紧跟前部位的所述送尘阀彼此的间隔比位于所述顶板的所述前后中央部之后的部位的所述送尘阀彼此的间隔宽。8.根据权利要求1至3、5、7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中的与所述脱粒处理部的前后中央部对应的位置的紧跟前部位处设置的所述送尘阀彼此的间隔,比所述顶板中的与所述脱粒处理部的前后中央部对应的位置之后的部位处设置的所述送尘阀彼此的间隔宽。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中的与所述脱粒处理部的前后中央部对应的位置的紧跟前部位处设置的所述送尘阀彼此的间隔,比所述顶板中的与所述脱粒处理部的前后中央部对应的位置之后的部位处设置的所述送尘阀彼此的间隔宽。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中的与所述脱粒处理部的前后中央部对应的位置的紧跟前部位处设置的所述送尘阀彼此的间隔,比所述顶板中的与所述脱粒处理部的前后中央部对应的位置之后的部位处设置的所述送尘阀彼此的间隔宽。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5、7、9、10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在沿着所述脱粒筒的旋转轴芯的方向观察时为朝上方突出的弧状的剖面形状,在所述顶板设有支承部,该支承部安装输送引导角相比所述送尘阀的输送引导角为较小倾斜角的另外的送尘阀来代替所述送尘阀。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在沿着所述脱粒筒的旋转轴芯的方向观察时为朝上方突出的弧状的剖面形状,在所述顶板设有支承部,该支承部安装输送引导角相比所述送尘阀的输送引导角为较小倾斜角的另外的送尘阀来代替所述送尘阀。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在沿着所述脱粒筒的旋转轴芯的方向观察时为朝上方突出的弧状的剖面形状,在所述顶板设有支承部,该支承部安装输送引导角相比所述送尘阀的输送引导角为较小倾斜角的另外的送尘阀来代替所述送尘阀。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在沿着所述脱粒筒的旋转轴芯的方向观察时为朝上方突出的弧状的剖面形状,在所述顶板设有支承部,该支承部安装输送引导角相比所述送尘阀的输送引导角为较小倾斜角的另外的送尘阀来代替所述送尘阀。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板中的位于所述脱粒处理部的前部上方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原贵志田中祐二三井孝文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