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木‑木梁柱防火复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2694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5 0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木‑木梁柱防火复合结构,包括胶合木柱、胶合木梁和软木板,所述胶合木柱中上段内镶嵌有金属连接件,所述胶合木梁通过所述金属连接件与所述胶合木柱连接,且所述胶合木柱和所述胶合木梁均通过螺栓与所述金属连接件连接,所述软木板包裹在所述胶合木柱和所述胶合木梁的外侧。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利用性能优越的所述软木板作为复合结构的外层,不仅遇火不会产生有毒气体,且可使复合结构在受热时的耐受时间更长,为人们逃生争取更多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木-木梁柱防火复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木-木梁柱防火复合结构。
技术介绍
关于建筑的防火,国内外相关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研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英国出台第一步性能化防火规范,建筑性防火性能研究的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在这期间,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国家积极推动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发展,并取得了相当多的成就。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系统地进行建筑防火的研究。但是受到研究人员局限,教育研究机构不健全等原因制约,导致建筑防火的研究发展缓慢。木结构建筑的防火措施还局限于在建筑表面上涂上防火材料,通过隔火焰、防热辐射、隔氧、防止燃烧的,但这种方法对建筑构件的保护作用是十分有限的。而软木是由具有六边形棱柱形状的封闭细胞形成的多孔结构材料,细胞壁上有的纤维素质的骨架,它的分子排列不同于其他树木,呈特殊的蜂窝状的环链结构,它弹性好、尺寸稳定、防水、隔音、隔热、耐腐朽,且几乎不含淀粉,不会虫蛀也不会有明显老化痕迹。软木在受热时不会释放出有毒气体,而是会粘结成黑色聚结块即软木砖,且在聚结过程中发生的热化学降解,使软木外观变黑,使细胞体积增加约100%,质量减轻至初始重量的30%,使建筑结构在发生火灾后仍可保持其原有的结构形状,根据软木的上述优点我们利用软木专利技术一种软木-木梁柱防火复合结构来解决现有建筑构件的防火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软木-木梁柱防火复合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软木-木梁柱防火复合结构,包括胶合木柱、胶合木梁和软木板,所述胶合木柱中上段内镶嵌有金属连接件,所述胶合木梁通过所述金属连接件与所述胶合木柱连接,且所述胶合木柱和所述胶合木梁均通过螺栓与所述金属连接件连接,所述软木板包裹在所述胶合木柱和所述胶合木梁的外侧。为了进一步提高软木-木梁柱防火复合结构的防火效果,所述胶合木柱和所述胶合木梁均采用截面尺寸均为131mm×131mm的SPF胶合木制成,且所述胶合木柱的长度为400mm,所述胶合木梁的长度为270mm。为了进一步提高软木-木梁柱防火复合结构的防火效果,所述胶合木梁垂直于所述胶合木柱,且所述胶合木柱顶部设置有十字形开槽,所述胶合木梁顶部设置有与所述胶合木柱的十字形开槽相拼接的横向槽,且所述胶合木柱上与所述胶合木梁配合后顶部的十字形开槽与所述金属连接件的外形尺寸相匹配。为了进一步提高软木-木梁柱防火复合结构的防火效果,所述金属连接件由Q235镀锌钢板制成,且镀锌层的重量不低于275g/m2,所述金属连接件为十字交叉型,该十字的下端长度为上段长度的3.4倍,且两段上均设置有孔。为了进一步提高软木-木梁柱防火复合结构的防火效果,所述胶合木梁和所述胶合木柱上设置有与所述金属连接件上的孔相匹配的安装孔。为了进一步提高软木-木梁柱防火复合结构的防火效果,所述软木板为30mm厚的低密度葡萄牙软木板,采用GT-bond186改性硅烷树脂型密封胶粘结在所述胶合木柱和所述胶合木梁上面。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利用性能优越的所述软木板作为复合结构的外层,不仅遇火不会产生有毒气体,且可使复合结构在受热时的耐受时间更长,为人们逃生争取更多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软木-木梁柱防火复合结构的结构断面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软木-木梁柱防火复合结构的金属连接件放大图;图3是木柱(未贴附软木板)耐火性能测试中的温度-时间曲线图;图4是木柱(贴附10mm厚软木板)耐火性能测试中的温度-时间曲线图;图5是木柱(贴附30mm厚软木板)耐火性能测试中的温度-时间曲线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胶合木梁;2、金属连接件;3、胶合木柱;4、螺栓;5、软木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软木-木梁柱防火复合结构,包括胶合木柱3、胶合木梁1和软木板5,胶合木柱3中上段内镶嵌有金属连接件2,胶合木梁1通过金属连接件2与胶合木柱3连接,且胶合木柱3和胶合木梁1均通过螺栓4与金属连接件2连接,软木板5包裹在胶合木柱3和胶合木梁1的外侧。为了进一步提高软木-木梁柱防火复合结构的防火效果,胶合木柱3和胶合木梁1均采用截面尺寸均为131mm×131mm的SPF胶合木制成,且胶合木柱3的长度为400mm,胶合木梁1的长度为270mm,胶合木梁1垂直于胶合木柱3,且胶合木柱3顶部设置有十字形开槽,胶合木梁1顶部设置有与胶合木柱3的十字形开槽相拼接的横向槽,且胶合木柱3上与胶合木梁1配合后顶部的十字形开槽与金属连接件2的外形尺寸相匹配,金属连接件2由Q235镀锌钢板制成,且镀锌层的重量不低于275g/m2,金属连接件2为十字交叉型,该十字的下端长度为上段长度的3.4倍,且两段上均设置有孔,胶合木梁1和胶合木柱3上设置有与金属连接件2上的孔相匹配的安装孔,软木板5为30mm厚的低密度葡萄牙软木板,采用GT-bond186改性硅烷树脂型密封胶粘结在胶合木柱3和胶合木梁1上面。为了测试软木板-木梁柱的防火性能,我们把不同厚度的软木板贴附在截面为正方形的木柱的一侧面,把通入天然气进行燃烧的燃烧嘴对软木板前侧面靠近下方的位置(燃烧点)进行加热进行耐火性能测试。在未贴软木板的木柱背面选取两点进行温度测试,一测试点也就是说图3-5中的背火面1与燃烧点基本在同一高度上,另一测试点也就是说图3-5中的背火面2与高出燃烧点30cm。耐火性能测试结果如下:1、参见图3,当所述软木板厚度为O时(无软木板包裹),所测得的温度-时间曲线如下:2、参见图4,当所述软木板厚度为10mm时,所测得的温度-时间曲线如下:3、参见图5,当所述软木板厚度为30mm时,所测得的温度-时间曲线如下:由上述实验数据可知,当外面包裹的所述软木厚度为30mm时,复合结构的耐火时间最长,而本结构中所采用的所述软木厚度可使复合机构在遇火时的耐受时间更长。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10/201720831375.html" title="一种软木‑木梁柱防火复合结构原文来自X技术">软木‑木梁柱防火复合结构</a>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木‑木梁柱防火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合木柱、胶合木梁和软木板,所述胶合木柱中上段内镶嵌有金属连接件,所述胶合木梁通过所述金属连接件与所述胶合木柱连接,且所述胶合木柱和所述胶合木梁均通过螺栓与所述金属连接件连接,所述软木板包裹在所述胶合木柱和所述胶合木梁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木-木梁柱防火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合木柱、胶合木梁和软木板,所述胶合木柱中上段内镶嵌有金属连接件,所述胶合木梁通过所述金属连接件与所述胶合木柱连接,且所述胶合木柱和所述胶合木梁均通过螺栓与所述金属连接件连接,所述软木板包裹在所述胶合木柱和所述胶合木梁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木-木梁柱防火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合木柱和所述胶合木梁均采用截面尺寸均为131mm×131mm的SPF胶合木制成,且所述胶合木柱的长度为400mm,所述胶合木梁的长度为27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木-木梁柱防火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合木梁垂直于所述胶合木柱,且所述胶合木柱顶部设置有十字形开槽,所述胶合木梁顶部设置有与所述胶合木柱的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天长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森之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