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类实验室废弃物推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2434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5 0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类实验室废弃物推送装置,该装置由车厢、扣手、定向轮、固定支柱、万向轮、车把组成。其中,车厢由金属板焊接制成;扣手由金属杆制成;定向轮为前车轮;万向轮为后车轮;车把由金属管焊接制成。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时,通过车把与扣手的组合,推、拉方便,便于运输人员合作,大大节省运输人员的体力,在保证运输效率的同时,最小化设备在实验室内占用的空间,使用万向轮可以使设备灵活转弯,大幅提高收集运输的效率,固定支柱可使装置保持稳定。且该设备具有操作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

Waste push device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Laborator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laboratory waste pushing device, the device is composed of a carriage, buckle, directional wheel, fixed pillar, universal wheel and handlebar. Among them, the car is made of metal plate welding rod made from metal buckle;; directional wheel for front wheel; universal wheel for rear wheel; handlebar of a metal pipe welded. When using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handlebar and hand clasping, push and pull is convenient, easy to transport personnel, greatly save transportation personnel strength, to ensure the efficiency of transport at the same time, minimizing the equipment in the laboratory occupied space, using the universal wheel can make the equipment flexible turn, 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fixed the device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pillars. And the equipmen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reasonable design, convenient use, low price and so 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工程类实验室废弃物推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废弃物推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类实验室废弃物推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高校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同时实验所产生的废弃物的收集与运输状况开始受到关注。建筑工程类实验室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混凝土块、砂石等,如不及时清理,不仅占据了大量的空间,影响实验人员活动,一些废弃物产生的尘土漂浮在空气中还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给实验室教师与学生的工作与学习造成了不良影响。实验室固体废弃物的收集与运输意义重大。目前建筑工程类实验室常用的固体废弃物收集运输工具为手推二轮翻斗车,其在收集与运输上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一般在以下方面存在不足:手推车车臂过长,因此占据大量空间,转向费力,不便在实验室内移动,同时由于车体满载时重量较大且只能由一个人操作推车,费时费力。因此,开发适宜的建筑工程实验室废弃物推送装置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手推翻斗车体积大、不灵活和操作费力的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类实验室废弃物推送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建筑工程类实验室废弃物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车厢、扣手、车把、定向轮、固定支柱、万向轮组成。所述车厢为多边形金属车厢,车厢底部设有四个车轮固定端,车厢底部中间两侧设有两个正棱柱形金属管,车厢后部设有车把;所述扣手为焊接在车厢前部的金属弯杆;所述车把由焊接在车厢后部的一根金属管构成;所述定向轮为钢轴承金属车轮;所述固定支柱为正棱柱形金属管,棱柱下部设有防滑垫;所述万向轮为钢轴承金属车轮。本技术的优点为: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主要是建筑工程类实验室内用来运输混凝土块、砂石等的设备,通过车把与扣手的组合,推、拉方便,在保证运输效率的同时,最小化设备在实验室内占用的空间,使用万向轮可以使设备灵活转弯,固定支柱可使装置保持稳定,能够适应实验室、坡道和较复杂的路面等多种工作环境,便于运输人员合作,大大节省运输人员的体力,大幅提高收集运输的效率。且该设备具有操作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建筑工程类实验室废弃物推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建筑工程类实验室废弃物推送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建筑工程类实验室废弃物推送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建筑工程类实验室废弃物推送装置的仰视图。图5为建筑工程类实验室废弃物推送装置的正视图。图6为建筑工程类实验室废弃物推送装置的固定支柱侧视图。图中:1、车厢;2-1、扣手A;2-2、扣手B;3-1、定向轮A;3-2、定向轮B;4-1、固定支柱I;4-2、固定支柱II;4-1a、正棱柱形金属管;4-1b、金属旋钮;4-1c、正棱柱形金属管;4-1d、正方形橡胶垫;5-1、万向轮A;5-2万向轮B;6、车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所示,一种建筑工程类实验室废弃物推送装置,由车厢(1)、扣手A(2-1)、扣手B(2-2)、定向轮A(3-1)、定向轮B(3-2)、固定支柱I(4-1)、固定支柱II(4-2)、万向轮A(5-1)、万向轮B(5-2)、车把(6)组成。其中,车厢(1)由金属板焊接制成;扣手A(2-1)、扣手B(2-2)由金属杆制成,焊接在所述车厢(1)前部外侧表面上;定向轮A(3-1)、定向轮B(3-2)采用滚珠轴承,车轮外包聚氨酯,定向轮A(3-1)、定向轮B(3-2)焊接在车厢(1)底部前侧;固定支柱I(4-1)由正棱柱形金属管(4-1a)、金属旋钮(4-1b)、正棱柱形金属管(4-1c)和正方形橡胶垫(4-1d)组成,所述正棱柱形金属管(4-1a)由金属板焊接制成,所述正棱柱形金属管(4-1a)上端焊接在车厢(1)底部中间右侧,所述正棱柱形金属管(4-1a)上设置有金属旋钮(4-1b),所述正棱柱形金属管(4-1c)由金属板焊接制成,所述正棱柱形金属管(4-1c)嵌套在所述正棱柱形金属管(4-1a)内部,所述正棱柱形金属管(4-1c)底部设置有正方形橡胶垫(4-1d),通过调节所述金属旋钮(4-1b)可使所述正棱柱形金属管(4-1c)上下伸缩,起到固定车辆的作用,固定支柱II(4-2)与固定支柱I(4-1)构造相同,固定支柱I(4-1)焊接在车厢(1)底部中间右侧,固定支柱II(4-2)焊接在车厢(1)底部中间左侧;万向轮A(5-1)、万向轮B(5-2)采用滚珠轴承,车轮外包聚氨酯,焊接在所述车厢(1)底部后侧;车把(6)由金属管焊接制成,并且焊接在车厢(1)的后部下端外侧表面上。车厢(1)前、后分别设置有扣手A(2-1)、扣手B(2-2)和车把(6)提供了多种推送方式。车厢(1)底部后侧设置有万向轮A(5-1)、万向轮B(5-2),可以灵活转向移动。车厢(1)底部中间两侧设置有固定支柱I(4-1)、固定支柱II(4-2),用来固定设备。工作原理,首先估计推送废弃物的质量,选择足够负载的定向轮A(3-1)、定向轮B(3-2)和万向轮A(5-1)、万向轮B(5-2),然后在运输废弃物时,旋转金属旋钮(4-1b),调整正棱柱形金属管(4-1c)至距离地面适当高度并固定,若使设备保持稳定,则旋转金属旋钮(4-1b),调整正棱柱形金属管(4-1c)至适当高度,使正方形橡胶垫(4-1d)与地面充分接触,以保证设备稳定。本技术主要是建筑工程类实验室内用来运输混凝土块、砂石等的设备,通过车把与扣手的组合,推、拉方便,在保证运输效率的同时,最小化设备在实验室内占用的空间,使用万向轮可以使设备灵活转弯,固定支柱可使装置保持稳定,能够适应实验室、坡道和较复杂的路面等多种工作环境,便于运输人员合作,大大节省运输人员的体力,大幅提高收集运输的效率。且该设备具有操作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建筑工程类实验室废弃物推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工程类实验室废弃物推送装置,该装置特征在于:车厢(1)由金属板焊接制成;扣手A(2‑1)、扣手B(2‑2)由金属杆制成,焊接在所述车厢(1)前部外侧表面上;定向轮A(3‑1)、定向轮B(3‑2)焊接在车厢(1)底部前侧;固定支柱I(4‑1)焊接在车厢(1)底部中间右侧;固定支柱II(4‑2)焊接在车厢(1)底部中间左侧;万向轮A(5‑1)、万向轮B(5‑2)焊接在车厢(1)底部后侧;车把(6)由金属管焊接制成,并且焊接在车厢(1)后部下端外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类实验室废弃物推送装置,该装置特征在于:车厢(1)由金属板焊接制成;扣手A(2-1)、扣手B(2-2)由金属杆制成,焊接在所述车厢(1)前部外侧表面上;定向轮A(3-1)、定向轮B(3-2)焊接在车厢(1)底部前侧;固定支柱I(4-1)焊接在车厢(1)底部中间右侧;固定支柱II(4-2)焊接在车厢(1)底部中间左侧;万向轮A(5-1)、万向轮B(5-2)焊接在车厢(1)底部后侧;车把(6)由金属管焊接制成,并且焊接在车厢(1)后部下端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延梅于涛袁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