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导光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2095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5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导光板,其中,包括一入光面、位于该入光面邻侧的一出光面以及设置于该出光面背面的一底面,所述入光面下端设置有光源,所述底面上设置有第一网纹,所述第一网纹下端设置有弧形网纹,所述弧形网纹以入光面下端的光源为中心呈弧形排列,所述弧形网纹与第一网纹之间设置有第二网纹,用于连接弧形网纹和第一网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导光板底面设置以光源为中心排列的弧形网纹,弧形网纹连接处采用排列的不规则网纹过度,使光源在导光板内的发光角增大,达到提高光源发出的光线强度及均匀性的技术效果,降低了产品功耗以及产品成本,提升导光板发光的均匀性。

A new type of light guide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导光板
本技术涉及平板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导光板。
技术介绍
目前,导光板一侧的背光源设置光源一般依据背光源发光区大小及光源的发光角度,在导光板的入光面排列一定数量的光源,当受导光板结构限制、功耗减少以及成本降低要求时,在满足产品性能要求的状况下一般会减少光源数量,这样光源与光源之间因距离增加导致光源的发光角不能交叉或重合,使得该处的发光强度降低,背光源的发光均匀性降低,此时,若采用普通导光板,光源在进入导光板内的发光角将变小,发光强度减弱,增加了产品的功耗以及降低了导光板发光的均匀性。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导光板,通过在导光板底面设置以光源为中心排列的弧形网纹,弧形网纹连接处采用排列的不规则网纹过度,使光源在导光板内的发光角增大,达到提高背光源发出的光线强度及均匀性的技术效果,降低了产品功耗以及产品成本,提升导光板发光的均匀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导光板,其中,包括一入光面、位于该入光面邻侧的一出光面以及设置于该出光面背面的一底面,所述入光面下端设置有光源,所述底面上设置有第一网纹,所述第一网纹下端设置有弧形网纹,所述弧形网纹以入光面下端的光源为中心呈弧形排列,所述弧形网纹与第一网纹之间设置有第二网纹,用于连接弧形网纹和第一网纹。所述的新型导光板,其中,所述弧形网纹至少设置为一个,各弧形网纹呈等距或不等距排列。所述的新型导光板,其中,所述光源至少设置一个,各光源呈的等距或不等距排列。所述的新型导光板,其中,所述第一网纹为规则网纹。所述的新型导光板,其中,所述第二网纹为不规则网纹。所述的新型导光板,其中,所述光源为LED灯。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导光板,通过在导光板底面设置以光源为中心排列的弧形网纹,弧形网纹连接处采用排列的不规则网纹过度,使光源在导光板内的发光角增大,达到提高光源发出的光线强度及均匀性的技术效果,降低了产品功耗以及产品成本,提升导光板发光的均匀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导光板对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导光板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导光板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1-光源;101-入光面;102-底面;103-出光面;1021-弧形网纹;1022-第二网纹;1023-第一网纹。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导光板,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一种新型导光板,其中,包括一入光面101、位于该入光面101邻侧的一出光面103以及设置于该出光面103背面的一底面102,入光面101下端设置有光源1,底面102上设置有第一网纹1023,第一网纹1023下端设置有弧形网纹1021,弧形网纹1021以入光面101下端的光源1为中心呈弧形排列,弧形网纹1021与第一网纹1023之间设置有第二网纹1022,用于连接弧形网纹1021和第一网纹1023。由于导光板结构限制以及成本要求低,所以在满足产品性能要求的状况下一般都会减少光源数量,但是光源与光源之间因距离增加会导致光源的发光角不能交叉或重合,使得该处的发光强度降低以及发光均匀性降低,此时,若采用普通导光板,光源在进入导光板内的发光角度将变小,从而导致发光强度减弱,因此,本技术通过在底面的下端增设弧形网纹1021和连接在弧形网纹1021和第一网纹1023之间的第二网纹1022,使光源1在导光板内的发光角增大,进而使导光板的出光效率可达最佳化,因而能减少光源1的使用数量,也能适用于较窄的背光模块的边框,同时避免产生光斑的技术问题。实际应用中,弧形网纹1021至少设置为一个,各弧形网纹1021呈等距或不等距排列。弧形网纹1021的作用是将改变光线进入导光板后的传播路线,有效消除光源1之间的暗区,增大光线进入发光区后的发光角度;实践证明,弧形网纹1021可以使导光板的出光率最优化,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各弧形网纹1021呈等距排列。实际应用中,光源1至少设置一个,各光源1呈的等距或不等距排列。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各光源1呈等距排列。进一步的,第一网纹1023为规则网纹。此处设置为规则的网纹可以使导光板的出光率达到最优效果。再进一步的,第二网纹1022为不规则网纹。此处设置不规则的网纹可以使导光板发光均匀化。实际应用中,光源1为LED灯。光源1优选地设置为节能环保的LED灯。参见图1,现有的导光板包括一入光面101、位于该入光面101邻侧的一出光面103以及设置于该出光面103背面的一底面102,入光面101下端设置有光源1,底面上设置有规则的第一网纹1023。这样的导光板的光利用率太低,且发出的光不均匀,在灯源1数量减少的情况下,导光板出光率较低,起不到较好的出光效果,只能改变光源1的种类、大小或数量,导致大大增加了生产应用成本。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导光板,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背光源发出的光线强度及均匀性,提升了导光板发光的均匀性;2、降低了产品功耗以及产品成本;3、结构简单,对光源的要求低。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导光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入光面、位于该入光面邻侧的一出光面以及设置于该出光面背面的一底面,所述入光面下端设置有光源,所述底面上设置有第一网纹,所述第一网纹下端设置有弧形网纹,所述弧形网纹以入光面下端的光源为中心呈弧形排列,所述弧形网纹与第一网纹之间设置有第二网纹,用于连接弧形网纹和第一网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入光面、位于该入光面邻侧的一出光面以及设置于该出光面背面的一底面,所述入光面下端设置有光源,所述底面上设置有第一网纹,所述第一网纹下端设置有弧形网纹,所述弧形网纹以入光面下端的光源为中心呈弧形排列,所述弧形网纹与第一网纹之间设置有第二网纹,用于连接弧形网纹和第一网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太生邹华德熊华刚
申请(专利权)人:河源鑫智胜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