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修复线电极放电车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2013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5 0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修复线电极放电车削装置,包括线电极、涂覆装置及固化装置;其中,涂覆装置用于向线电极上涂覆导电流体;固化装置用于使导电流体固化在线电极表面形成导电涂覆层;在使用时,行进中的线电极依次经过涂覆装置及固化装置,使线电极外部形成导电涂覆层,随后线电极行进至待加工工件处,导电涂覆层和待加工工件之间产生电火花放电加工,放电后线电极涂覆层产生损耗,而线电极本身不直接参与放电加工,线电极的强度及直径尺寸可以保持不变,从而不易断丝,本装置还可通过改变线电极的行进方向对线电极重复涂覆和固化导电流体,实现线电极的循环使用,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同时降低加工成本,节省更换线电极时间,提高效率。

A self repair double wire electrode discharg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lf double electrode discharge cutting device comprises a trolley, wire electrode, coating device and curing device; the coating device for wire electrode coated with a conductive fluid; curing device for curing conductive coating layer formed online electrode surface conductive fluid; when in use, the wire electrode passes through the road coating device and curing device, the wire electrode is formed outside the conductive coating layer, then the line electrode travels to the workpiece to be machined, generating EDM process between the conductive coating layer and the workpiece to be machined, after discharge wire loss pole coating layer of the wire electrode itself is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the discharge process, the strength and diameter of wire the electrode can remain unchanged, which is not easy to break the wire, the device can also change the direction of travel through the wire electrode on the wire electrode coating and curing by repeated The current body realizes the circular use of the wire electrode, reduces the processing cost while ensuring the processing precision, saves the time of changing the wire electrode and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修复线电极放电车削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自修复线电极放电车削装置。
技术介绍
电火花线电极车削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超硬材料的车削加工领域,该加工法具有不受工件材料硬度影响、加工精度高、可加工轴类和盘类零件、多轴线零件或盘形凸轮等优点,是加工超硬材料的有效方法之一。现有技术中,在进行电火花线电极车削加工时,由于火花放电效应在去除工件材料的同时,也会导致线电极的损耗,因此持续的放电损耗不仅影响加工精度,而且还会造成断丝,使得加工过程中断,增加生产成本。而且在慢走丝放电车削加工过程中,由于放电损耗,线电极只使用一次便报废,这无疑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自修复线电极放电车削装置,使其上的线电极使用寿命长,加工精度高,且加工成本低,降低加工成本,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修复线电极放电车削装置,以达到使其上的线电极使用寿命长,加工精度高,降低加工成本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修复线电极放电车削装置,包括:可往复行进的线电极;用于向所述线电极上涂覆导电流体的第一涂覆装置和第二涂覆装置;用于使所述导电流体固化在所述线电极表面上形成导电涂覆层的第一固化装置和第二固化装置。优选地,还包括机床,所述机床上设置有可往复转动的上丝筒和下丝筒,所述线电极张设在所述上丝筒和所述下丝筒之间。优选地,还包括可相对于所述机床运动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用于承载并夹紧待加工工件。优选地,所述机床上还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线电极走向的导轮。优选地,所述机床上设置有第一导轮以及第二导轮,所述第一导轮与所述上丝筒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涂覆装置与所述第一固化装置,所述第二导轮与所述下丝筒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涂覆装置与所述第二固化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涂覆装置和第二涂覆装置为盛放有所述导电流体的容槽,所述容槽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可供所述线电极穿过的通孔,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导电流体液面之下,其中所述第一涂覆装置上靠近所述第一固化装置的通孔与所述线电极间隙配合,远离所述第一固化装置的通孔与所述线电极微接触配合,所述第二涂覆装置的两个通孔结构与所述第一涂覆装置的通孔相同;当所述线电极从所述上丝筒向所述下丝筒方向行进时,所述第一固化装置工作,所述第二固化装置不工作;当所述线电极从所述下丝筒向所述上丝筒方向行进时,所述第二固化装置工作,所述第一固化装置不工作。优选地,所述导电流体的主体为导电银浆、导电铜浆、导电碳浆或者导电油墨,辅体为光固化剂或者热固化剂。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化装置和第二固化装置为紫外线固化装置或加热固化装置。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向加工区域供给工作液的工作液供应装置。优选地,所述工作液供应装置包括用于盛放所述工作液的液槽、用于抽取所述工作液的输送泵以及与所述输送泵输出端连接的喷嘴。优选地,所述喷嘴,从待加工工件的上方指向所述待加工工件的加工区域。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修复线电极放电车削装置,包括线电极、涂覆装置以及固化装置;其中,线电极可相对于涂覆装置及固化装置运动;涂覆装置用于向线电极上涂覆导电流体;固化装置用于使导电流体固化在线电极表面上形成导电涂覆层;在使用时,线电极接电源的一极,待加工工件接电源另一极,行进中的线电极首先通过涂覆装置,涂覆装置将导电流体涂覆在线电极上,然后线电极经过固化装置,固化装置将线电极上的导电流体固化形成导电涂覆层,随后线电极行进至待加工工件处,利用导电涂覆层对待加工工件进行放电加工,由于导电涂覆层的存在,线电极本身基本不直接参与放电加工,也就难以出现放电损耗,当导电涂覆层经过放电加工出现损耗时,可通过改变线电极的行进方向,使线电极重新依次经过另一套涂覆装置和固化装置,从而对损耗的导电涂覆层进行补充修复,如此循环往复使线电极在加工过程中始终依靠外部的导电涂覆层进行放电加工,使线电极可循环往复使用,其过程是:当线电极从上丝筒出来依次途径第一涂覆装置和第一固化装置,然后经过第一导轮行进至工件处,利用导电涂覆层对待加工工件进行放电加工,此过程一直持续至缠绕在上丝筒的线电极放出至最后一圈为止,在这一过程中第二固化装置是不工作的,且当缠绕在上丝筒的线电极放出至最后一圈时,其旋转方向将改变,此时第二固化装置将启动,而线电极将依次经过第二涂覆装置和第二固化装置,经第二导轮行进至工件处,利用导电涂覆层对待加工工件进行放电加工,从而对线电极进行循环反复使用,而此过程中第一固化装置不工作。这种线电极循环往复的使用模式无疑实现了线电极的循环使用,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同时降低了加工成本,节省了更换线电极的时间,提高了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修复线电极放电车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修复线电极放电车削装置的机床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修复线电极放电车削装置放电区域示意图;图4为图3中I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修复线电极放电车削装置,以达到使其上的线电极使用寿命长,加工精度高,降低加工成本的目的。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修复线电极放电车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修复线电极放电车削装置的机床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修复线电极放电车削装置放电区域示意图;图4为图3中I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修复线电极放电车削装置,包括线电极1、第一涂覆装置2、第二涂覆装置10以及第一固化装置3、第二固化装置11。其中,线电极1可相对于第一涂覆装置2与第二涂覆装置10及第一固化装置3与第二固化装置11运动;第一涂覆装置2与第二涂覆装置10用于向线电极1上涂覆导电流体2a;第一固化装置3、第二固化装置11用于使所述导电流体2a固化在所述线电极1表面上形成导电涂覆层1a。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修复线电极放电车削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待加工工件8用夹具15装夹,并让待加工工件8可以绕其轴线做旋转运动。而后将线电极1通过进电块12接电源9的一极,待加工工件8接电源9的另一极。而后将线电极1贴近待加工工件8,并启动本装置。在加工过程中,线电极1首先通过涂覆装置2,涂覆装置2将导电流体2a涂覆在线电极1上,紧接着线电极1经过固化装置3,其将线电极1上的导电流体2a固化成导电涂覆层1a,随后线电极1行进至待加工工件8处,利用导电涂覆层1a对待加工工件8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修复线电极放电车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修复线电极放电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往复行进的线电极(1);用于向所述线电极(1)上涂覆导电流体(2a)的第一涂覆装置(2)和第二涂覆装置(10);用于使所述导电流体(2a)固化在所述线电极(1)表面上形成导电涂覆层(1a)的第一固化装置(3)和第二固化装置(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修复线电极放电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往复行进的线电极(1);用于向所述线电极(1)上涂覆导电流体(2a)的第一涂覆装置(2)和第二涂覆装置(10);用于使所述导电流体(2a)固化在所述线电极(1)表面上形成导电涂覆层(1a)的第一固化装置(3)和第二固化装置(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修复线电极放电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床,所述机床上设置有可往复转动的上丝筒(4)和下丝筒(5),所述线电极(1)张设在所述上丝筒(4)和所述下丝筒(5)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修复线电极放电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相对于所述机床运动的工作台(13),所述工作台(13)用于承载并夹紧待加工工件(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修复线电极放电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上还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线电极(1)走向的导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修复线电极放电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上设置有第一导轮(7)以及第二导轮(6),所述第一导轮(7)与所述上丝筒(4)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涂覆装置(2)与所述第一固化装置(3),所述第二导轮(6)与所述下丝筒(5)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涂覆装置(10)与所述第二固化装置(11)。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修复线电极放电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覆装置(2)和第二涂覆装置(10)为盛放有所述导电流体(2a)的容槽,所述容槽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可供所述线电极(1)穿过的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逍潇刘江文郭钟宁彭励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