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烧结/球团湿法脱硫烟气深度治理的改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1409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4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烧结/球团湿法脱硫烟气深度治理的改进装置,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烟气入口、阳极管、聚集板、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扩散环、阳极管冲洗管路;阳极管与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采用套管式设计,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顶端设计扩散环,在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底部设计聚集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钢铁行业烧结/球团烟气湿法脱硫拖尾问题,传统湿式电除尘器存在的结垢,易发生腐蚀、粉化,能耗高等问题以及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易被阳极管冲洗水淤泥堵塞问题。

An improved dev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flue gas depth of Sintering / Pellet Wet Desulphuriza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mproved dev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sintering / pellet wet desulphurization flue gas depth,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he device comprises a flue gas entrance, anode tube, plate, tube type gathering dust and fog removing device, diffusion ring, anode tube flushing pipeline; anode tube and tube type dust and fog device adopts the sleeve type design, tube type dust and fog removing device at the top design diffusion ring in tube type dust and fog remov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plate aggregation design.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of tail gas desulphurization for sintering and pellet flue gas in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and the scaling of traditional wet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is prone to corrosion and pulverization, and the problem of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he blockage type dedusting and defrosting device are easy to be blocked by the anode tube washing water and slu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烧结/球团湿法脱硫烟气深度治理的改进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境工程
,特别是指一种用于烧结/球团湿法脱硫烟气深度治理的改进装置。
技术介绍
钢铁工业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目前我国粗钢产量达超8亿吨,超过世界粗钢产量的50%。钢铁行业包含烧结、球团、焦化、炼铁、炼钢、轧钢等工序,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产业链长、内部工艺复杂、大气污染物排放点多、烟粉尘排放量大等特点,并以点源和面源的形式分散在不同的工艺中,在各工业部门中是废气污染大户之一。过去十年间,随着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尽管结构调整、淘汰落后、技术改造步伐不断加大,环保绩效指标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但是考虑到钢铁产量基数增大,前些年行业烟粉尘排放总量呈现增长趋势,烟粉尘减排压力巨大。《环境统计年鉴》资料显示,工业生产中钢铁行业烟粉尘排放量位居第三位,尤其是烧结、球团工序烟粉尘排放量占据了钢铁行业排放总量的大部分,而且近几年的资料显示这一比例正在不断提高。京津冀区域是我国钢铁产能主要聚集区,区域内重化工业发展已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钢铁工业是区域内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的重要污染源。在国家重点统计的93家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中,京津冀区域中天津有3家、河北地区有20家。区域内年产千万吨级以上的钢铁企业有河北钢铁集团、首钢集团(首钢迁钢、首钢京唐等)、渤海钢铁集团和河北新武安钢铁集团等。烧结工艺是钢铁行业中污染来源的重要环节,每生产1吨烧结矿可产生烟气4000-6000m3烟气量,湿法脱硫由于其处理效率高,在钢铁行业应用及其广泛。湿法脱硫后烟气拖尾现象严重,因此目前都会采用各种湿式电除尘器、管束式除尘除雾器以及各种烟气深度处理装置作为烟气拖尾现象的解决方案。目前比较典型且处理拖尾现象比较好的工艺有“蜂窝湿式除尘除雾装置与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相结合的系统”。如中国专利:ZL201620938274.X“一种用于烧结/球团湿法脱硫烟气深度治理系统”,专利所描述系统是由蜂窝湿式除尘除雾装置与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相结合的系统,该系统明显优于已经有工业应用的湿式电除尘系统以及管束式除尘除雾系统,但该系统存在蜂窝湿式除尘除雾装置的冲洗水容易堵塞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的不足,从而导致整个系统处理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蜂窝湿式除尘除雾装置与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组合系统存在的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易堵塞,整体系统运行费用高,处理效率随时间下降等问题,针对烧结/球团湿法脱硫领域,提供一种用于烧结/球团湿法脱硫烟气深度治理的改进装置.该装置包括烟气入口、阳极管、聚集板、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扩散环和阳极管冲洗管路,烟气入口位于整个装置最底端,阳极管最底端设计有聚集板,阳极管与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采用套管式连接,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的最顶端设计有扩散环,阳极管冲洗管路设置于整个装置最顶端。其中,整个装置最下部的聚集板不仅能避免烟气直接绕过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直接进入湿电装置,还能在烟气入口位置形成一个负压区,为冲洗水顺利排出系统提供保障。阳极管设置在装置最外部,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位于阳极管内部,阳极管与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形成套管式设计,该设计形式保证了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不受冲洗水淤泥堵塞。扩散环设置在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的最上部,不仅提高了除尘效率,还能将出口烟气的含湿量降低5%左右,从而降低拖尾现象的发生率。阳极管与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的间距为30mm-150mm。聚集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度,垂直方向高度为40mm-200mm,水平方向长度为30mm-150mm,斜边长度为50mm-250mm。聚集板的水平方向与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最下端的间距为6mm-30mm。扩散环横截面为圆形,上下底圆的直径分别为4-14m和3-13m。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上述方案中,阳极管与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采用套管式设计,即外部为阳极管,内部为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套管式设计使得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不再被阳极管冲洗水中的淤泥堵塞,经反复实验室试验及Fluent模拟,顶端设计扩散环,使得烟气流速降低了3%左右,且增强了烟气流动的均匀性,提高了上部阳极的积尘效率,并且为含湿烟气在此部位提供旋流,含湿烟气在此再次发生汽水分离,有效将系统出口烟气的含湿量降低5%左右,减少烟气拖尾现象的产生。聚集板的设计使得烟气入口位置形成一个负压区,当冲洗水压力为0.1-0.2MPa,烟气流速为3-5m/s时,负压值可达-100毫米汞柱。该负压区的存在让阳极管冲洗水更加顺畅地排出系统,极大地降低了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因冲洗水而造成的淤泥堵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用于烧结/球团湿法脱硫烟气深度治理的改进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用于烧结/球团湿法脱硫烟气深度治理的改进装置中阳极管与聚集板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1-烟气入口;2-阳极管;3-聚集板;4-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5-扩散环;6-阳极管冲洗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针对现有的蜂窝湿式除尘除雾装置与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组合系统存在的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易堵塞,整体系统运行费用高,处理效率随时间下降等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烧结/球团湿法脱硫烟气深度治理的改进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该装置中烟气入口1位于整个装置最底端,阳极管2最底端设计有聚集板3,阳极管2与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4采用套管式连接,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4的最顶端设计有扩散环5,阳极管冲洗管路6设置于整个装置最顶端。在具体设计中,烟气入口1设置在整个装置的最下端,烟气从脱硫系统出来后进从烟气入口1进入到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4,烟气在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4中自下而上流动,经过位于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4顶端的扩散环5,在扩散环5的作用下,烟气流速降低了3%左右,从而提高了上部蜂窝湿式除尘除雾装置阳极的积尘效率。扩散环5还为含湿烟气提供了旋流,含湿烟气在此再次发生气水分离,有效将系统出口烟气的含湿量降低5%左右,从而减少烟气拖尾现象的发生。烟气经过扩散环5进入蜂窝湿式除尘除雾装置,烟气中的粉尘在阳极管2上富集,干净烟气从蜂窝湿式除尘除雾装置顶端排出。为了保证除尘效率,烧结/球团湿法脱硫烟气深度治理的改进装置需要定期对阳极管2进行冲洗。阳极管冲洗管路6位于蜂窝湿式除尘除雾装置的上端,冲洗水经过阳极管冲洗管路6流到阳极管2表面,阳极管2表面的灰尘顺着水流方向经过聚集板3流出系统外。聚集板3的设计使得其旁边形成一个负压区,当冲洗水压力为0.1-0.2MPa,烟气流速为3-5m/s时,负压值可达-100毫米汞柱。该负压区的存在让阳极管2冲洗水更加顺畅地排出系统,极大地降低了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4因冲洗水而造成的淤泥堵塞。本技术的阳极管2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4的设计间距为30mm-150mm;聚集板3设计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度,垂直方向高度为40mm-200mm,水平方向长度为30mm-150mm,斜边长度为50mm-250mm;聚集板3的水平方向与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4最下端的间距为6mm-30mm;扩散环5设计上下底圆的直径分别为4-14m,3-13m。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烧结/球团湿法脱硫烟气深度治理的改进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烧结/球团湿法脱硫烟气深度治理的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入口(1)、阳极管(2)、聚集板(3)、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4)、扩散环(5)和阳极管冲洗管路(6),烟气入口(1)位于整个装置最底端,阳极管(2)最底端设计有聚集板(3),阳极管(2)与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4)采用套管式连接,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4)的最顶端设计有扩散环(5),阳极管冲洗管路(6)设置于整个装置最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烧结/球团湿法脱硫烟气深度治理的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入口(1)、阳极管(2)、聚集板(3)、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4)、扩散环(5)和阳极管冲洗管路(6),烟气入口(1)位于整个装置最底端,阳极管(2)最底端设计有聚集板(3),阳极管(2)与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4)采用套管式连接,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4)的最顶端设计有扩散环(5),阳极管冲洗管路(6)设置于整个装置最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烧结/球团湿法脱硫烟气深度治理的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管(2)设置在装置最外部,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4)位于阳极管(2)内部,阳极管(2)与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4)形成套管式设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烧结/球团湿法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生俊常冠钦陆钢张秋林范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