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料夹持装置的料盘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1403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4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棒料夹持装置的料盘,所述的棒料夹持装置设有水平方向布置的机械手臂移动导轨,还设有铅垂方向布置的机械手臂(1),机械手臂(1)通过滑块安装在移动导轨上并与其导向配合;机械手臂(1)设置在工件分度头(2)及料盘(5)的上方;料盘(5)为水平布置的圆盘,在其上表面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布置人料槽(4),料槽(4)的凹形,与加工工件的形状相吻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数控刀片磨床的工件上料、卸料工作的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过程稳定,避免加工过程中装卸料的失误,保证了产品质量,工人的劳动强度下降,满足了数控刀片的生产要求。

A material tray for a rod hold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ray bar clamping device, a mechanical arm moving guide rod of the clamp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horizontal layout, the mechanical arm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vertical direction of the mechanical arm (1), (1) through the slider installed on the movable guide rail and guide to cooperation; the mechanical arm (1) arranged on a workpiece dividing head (2) and (5) above the tray; tray (5) is a horizontal disk on the upper surface, arranged groove evenly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trough (4), (4) the concave, and the workpiece the shape of the match. By adopting the technical scheme, realizes the automation of CNC blade grinder workpiece feeding and discharging work,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stable production process, material handling and processing to avoid errors in the proces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decreas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workers, to meet the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of CNC bla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棒料夹持装置的料盘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机床的
,涉及数控刀片磨床结构。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棒料夹持装置的料盘。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数控刀片磨床的工件上料、卸料工作,主要由操作人员手动进行。由于生产量大,生产节奏快,而工件外形小,上料、卸料的操作难度很大,生产效率太低,而且人工操作经常出现失误,影响生产的节奏,无法满足数控刀片的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棒料夹持装置的料盘,其目的是实现数控刀片加工上下料的自动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的棒料夹持装置的料盘,所述的棒料夹持装置应用于数控加工机床,所述的棒料夹持装置还设有工件分度头;所述的棒料夹持装置设有水平方向布置的机械手臂移动导轨,还设有铅垂方向布置的机械手臂,所述的机械手臂通过滑块安装在所述的移动导轨上并与其导向配合;所述的机械手臂设置在工件分度头及料盘的上方;所述的料盘为水平布置的圆盘,在其上表面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布置人料槽,所述的料槽的凹形,与加工工件的形状相吻合。所述的加工工件的横截面形状为正三角形,且该正三角形的一个顶点朝向正下方。所述的料盘采用蜗轮蜗杆机构驱动。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数控刀片磨床的工件上料、卸料工作的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过程稳定,避免加工过程中装卸料的失误,保证了产品质量,工人的劳动强度下降,满足了数控刀片的生产要求。附图说明附图内容及图中的标记简要说明如下: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机械手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料盘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工件装夹机构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A向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的B向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2中的C向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机械手臂,2、工件分度头,3、主轴,4、料槽,5、料盘,6、加工工件,7、机械手手指,8、工件定位支架,9、支架安装座,10、支架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如图1至图7所表达的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为一种棒料夹持装置,应用于数控加工机床,所述的数控加工机床包括工件分度头2、料盘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实现数控刀片加工上下料的自动化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如图1至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棒料夹持装置,所述的棒料夹持装置设置在工件分度头2及料盘5的上方;所述的棒料夹持装置设有水平方向布置的机械手臂移动导轨,还设有铅垂方向设置的机械手臂1,所述的机械手臂1通过滑块安装在所述的移动导轨上并与其导向配合。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机械手臂的移动,实现工件从料盘5到工件分度头2主轴的安装。所述的机械手臂1的水平运动由气压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的机械手臂1的下端设置夹持加工工件的机械手手指7。所述的机械手臂1上设有实现机械手手指7上下运动的手指升降导轨,所述的机械手手指7通过滑块安装在所述的手指升降导轨上并与其导向配合。通过机械手手指7上下运动,将工件从料盘5中取出,然后上升,离开料盘5;水平移动,到达工件分度头2的位置,然后下降,定位安装,实现磨削加工。所述的加工工件的横截面形状为正三角形,且该正三角形的一个顶点朝向正下方,所述的机械手手指7设置与该正三角形上方两顶点形状相配合的夹持凹形。所述的机械手手指7设有在机械手臂1上沿竖直轴线旋转的机构。由于料盘5上安装工件的方向与工件分度头2的方向不一致,所以,机械手手指7在移位过程中进行旋转,使得工件按照正确的方向进行安装。本专利技术的棒料夹持装置的工件分度头2上设有主轴3,所述的主轴3的端部设有工件夹紧装置,将加工工件6夹紧。所述的工件分度头2设有工件定位支架8和支架安装座9,所述的工件定位支架8通过竖直布置的支架导轨10安装在所述的支架安装座9上;当所述的工件定位支架8实现加工工件定位时,所述的加工工件的轴线与所述的主轴3的轴线重合。当工件到达安装位置时,所述的工件定位支架8已到达规定位置,实现工件的正确定位,在主轴3将工件夹紧后,工件定位支架8自动退回、避开,使得加工能够顺利进行。所述的支架安装座9通过水平移动导轨安装在机床床身上,该水平移动导轨平行于所述的工件分度头2的轴线。本专利技术的棒料夹持装置的料盘5为水平布置的圆盘,在其上表面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布置人料槽4,所述的料槽4的凹形,与加工工件的形状相吻合。所述的料盘5采用蜗轮蜗杆机构驱动。该蜗轮蜗杆机构的驱动系统与棒料夹持装置的控制系统相连接,实现相互关联的控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数控刀片磨床的工件上料、卸料工作的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过程稳定,避免加工过程中装卸料的失误,保证了产品质量,工人的劳动强度下降,满足了数控刀片的生产要求。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棒料夹持装置的料盘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棒料夹持装置的料盘,所述的棒料夹持装置应用于数控加工机床,所述的棒料夹持装置还设有工件分度头(2);所述的棒料夹持装置设有水平方向布置的机械手臂移动导轨,还设有铅垂方向布置的机械手臂(1),所述的机械手臂(1)通过滑块安装在所述的移动导轨上并与其导向配合;所述的机械手臂(1)设置在工件分度头(2)及料盘(5)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盘(5)为水平布置的圆盘,在其上表面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布置人料槽(4),所述的料槽(4)的凹形,与加工工件的形状相吻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棒料夹持装置的料盘,所述的棒料夹持装置应用于数控加工机床,所述的棒料夹持装置还设有工件分度头(2);所述的棒料夹持装置设有水平方向布置的机械手臂移动导轨,还设有铅垂方向布置的机械手臂(1),所述的机械手臂(1)通过滑块安装在所述的移动导轨上并与其导向配合;所述的机械手臂(1)设置在工件分度头(2)及料盘(5)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晓飞蒋春展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洪金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