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器及净水器用滤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0380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1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净水器,在像“活性炭式+中空纤维膜式”净水器那样去除游离氯的类型的净水器中,即使在长时间停止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净水器内部的细菌的增殖,能够消除或尽量减少恢复使用时的废弃最初流出的水。在净水器中,使用具有如下各部的滤芯作为净水器用滤芯:吸附部,其通过吸附材料对原水进行处理;中空纤维处理部,其用于通过收存在第一壳体内的中空纤维膜对吸附处理后的水进行处理而得到净化水,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由紫外线透射性材料构成的紫外线透射部;以及连结流路,其将吸附部与中空纤维处理部连通,从上述紫外线透射部的外侧照射从具有紫外线发光二极管的紫外线光源射出的紫外线,对壳体内的吸附处理水和中空纤维表面进行紫外线杀菌。

Filter cartridge for water purifier and water purifi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water purifier, water purifier in the removal of free chlorine like activated carbon + hollow fiber membrane type water purifier that in a long time, even in the case of cessation of the use, also can prevent the water inside the proliferation of bacteria, can eliminate or minimize the resumption of the use of waste water flowing out from the original. In the water purifier, the filter has the following use as a water purifier with filter: adsorption, the adsorption material of raw water treatment; hollow fiber processing, the presence of hollow fiber membrane used by the first shell to process the adsorption treatment of water and water purification, the the first housing has a UV transmission department consists of UV transmission materials; and the link flow path, the adsorption and hollow fiber processing unit connected from the outside of the transmission part from ultraviolet irradiation of ultraviolet light with ultraviolet light emitting diode ultraviolet light, the shell and water adsorption treatment of hollow fiber surface ultraviolet steril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净水器及净水器用滤芯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的净水器及该净水器所使用的净水器用滤芯。
技术介绍
净水器是用于去除自来水中含有的余氯、三卤甲烷、红锈、一般的细菌、霉菌类的装置,根据设置场所、使用方法,已经有各种方式的净水器投入使用。在这些净水器中,台上式(也称为软管安装式)、台下式(也称为内置式)与水龙头直连式相比,尺寸大,并且净水处理量也多,因而被用于多种用途。此外,现在所使用的净水器多数是将活性炭式、过滤式(中空纤维膜)组合在一起的所谓的“活性炭式+中空纤维膜式”,通过更换并使用专用的净水器用滤芯(以下,也简称为滤芯。),从而长时间保持净水能力(参照专利文献1、2、3以及4)。即,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净水滤芯,其具有自来水入口和通水出口,在其中途依次配置了吸附材料和中空纤维膜,其特征在于,该净水滤芯具有两端开放的筒状的填充了上述中空纤维膜的中空纤维膜壳、和筒状的在内部形成通水路径而使水从外向内方向流动的填充了上述吸附材料的吸附材料单元,在上述吸附材料单元中,分别设置有水密地支承上述吸附材料的一个端面的带孔盖,和水密地支承在另一端面的盖,并且配置成上述带孔盖侧成为上述中空纤维膜壳连接侧,上述带孔盖和上述盖经由在上述吸附材料的内部的通水路径中穿过的狭缝筒来连接,上述中空纤维膜壳和上述吸附单元分别具有大致相同的截面面积,串联且水密地连接设置。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净水器用滤芯,其由处理自来水的多个滤材和中空纤维膜形成,其特征在于,上述滤材包含:吸附剂层,其吸附自来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并且同时具有分解去除余氯的功能;抗菌离子溶出构件,其溶出具有抗菌性能的金属离子,吸附剂层在净水器用滤芯的轴向上配设在抗菌离子溶出构件的上游侧,并且抗菌离子溶出构件是将具有抗菌性能的金属离子的溶出量不同的至少2种抗菌离子溶出构件组合而构成的。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净水滤芯,其在滤芯主体的下游侧配设有收存中空纤维膜的中空纤维膜收存部,在上述滤芯主体中收存有:滤材收存容器,其在外周壁具有用于流入水的开口孔;支承架,其被插入到滤材收存容器中,在外周部具有水的流入口,在下游端部具有水的流出口;和填充在滤材收存容器与支承架之间的滤材,在滤材收存容器的上游侧配设原水供给部,来自原水供给部的水从滤材收存容器的外周壁流入后经过滤材,进而从支承架的外周部流入并从支承架的流出口朝向中空纤维膜流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承架的流出口附近配设有用于使从流出口流出的水扩散的挡板。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净水器用滤芯,其在上游侧具有吸附材料,在上述吸附材料的下游侧具有中空纤维膜模块,在所述中空纤维膜模块中将中空纤维膜束呈U字状填充在壳体(casing)并使用浇铸材料固定在上述壳体,使形成为U字状的中空纤维膜束的弯曲部与上述吸附材料相向,其特征在于,上述吸附材料为筒型,并且上述吸附材料的内部通水路径与上述壳体连通,进而设置有从上述中空纤维膜束的上述弯曲部到直状部覆盖上述中空纤维膜束的保护网。另一方面,已知有使用紫外线发光二极管(也称为紫外线LED或UV-LED)的具有紫外线杀菌功能的净水器(参照专利文献5和6)。例如,在如专利文献5的图5所示那样的台上型净水器中,在底座上罩上朝下方开放的有底圆筒状的外壳来形成内部空间,在该内部空间内配置有大致圆筒形状的竖直放置的作为净水部的净水滤芯、和配置在该净水滤芯的上部而形成该净水滤芯的下游侧的净水通路的区块部,在该区块部中朝向侧方突出设置有贯穿外壳的出口管。而且,在该区块部的面对弯曲部分而形成的贯通孔中安装了使用紫外线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体组件,从该发光体组件使紫外光(UV)向净水通路的从该弯曲部分朝向下游侧大致直线状地延伸的部分沿其延伸方向照射。另外,上述发光体组件具有合成树脂制的大致有底圆筒状的外壳,在该外壳的筒内收存有紫外线LED。射出UV的外壳的开口侧被透镜覆盖,通过该透镜能够设定UV的照射角度。进而,该透镜由例如石英玻璃等形成,在用聚氨酯树脂等确保气密和液密的同时固定在外壳。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4655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31147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211852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2-30204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0-214241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5-9158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在使用活性炭(活性炭式)的滤芯的情况下,用活性炭分解了游离氯的净化水没有氯气味而适合饮用,但当由于长时间的放置等导致空气中的细菌侵入时,与自来水相比细菌容易增殖,此外,关于净水器内部的水,如果细菌附着在净水出口,则细菌有可能在从滤芯的出口到净水器的净水出口之间积存的净化水中增殖。因此,通常在长时间不使用净水器的情况下,当开始使用时需要废弃最初流出的水。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上述滤芯中,通过使具有抗菌性能的金属离子溶出,就解决了这样的问题,但是溶出的金属离子的浓度受到流过滤芯的水的流速或流量的影响,此外,根据净水器的材质、结构,离子一旦溶出会由于络合、吸附等而减少,因此被认为难以稳定地得到较高的杀菌效果。在专利文献5所记载的上述台上型净水器中,虽然不清楚使用了哪种类型的滤芯,但是假设即使使用活性炭式滤芯而存在细菌增殖的风险的情况下,根据该台上型净水器,在被UV照射过的水中也能够防止细菌的增殖。然而,在上述台上型净水器中被UV照射过的是净水通路的从弯曲部朝向下游侧大致直线状地延伸的部分,没有进行弯曲部的上游侧的杀菌,此外,在下游侧,在距离长的情况下也有可能UV达不到足够的强度。特别是在上述弯曲部的上游侧,在有长时间不使用净水器时会有水滞留的地方的情况下,有经由接缝等从外部不可避免地混入的细菌、耐氯细菌进行增殖的风险,在上述台上型净水器中很难防止这样的细菌的增殖。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水器,即使在长时间停止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净水器内部的细菌的增殖,能够消除或尽量减少恢复使用时最初废弃的水。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净水器用于净化原水,其特征在于,具有:净水器主体、在该净水器主体内可拆装地安装的净水器用滤芯、以及紫外线光源,上述净水器主体具有:外壳,其具有原水流入口和净化水流出口,上述净水器用滤芯具有:吸附部,其用于通过吸附材料对从上述原水流入口流入的原水进行处理而得到吸附处理水;中空纤维处理部,其用于通过收存在第一壳体内的中空纤维膜对上述吸附处理水进行处理而得到净化水,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由紫外线透射性材料构成的第一紫外线透射部;以及连结流路,其将上述吸附部与上述中空纤维处理部连通,将上述吸附处理水引导至上述中空纤维处理部,上述紫外线光源具有紫外线发光二极管,通过在上述第一紫外线透射部的外侧与其相向地配置上述光源,或者附设具有对从上述光源射出的紫外线进行传输的导光部和将被传输的紫外线射出的出射部的光传输系统,并且在上述第一紫外线透射部的外侧与其相向地配置上述出射部,从而对存在于上述第一壳体的内部的吸附处理水或吸附处理水及中空纤维表面照射紫外线。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净水器(也称为第1方式的净水器。)中,优选通过在上述吸附部的内部形成上述连结流路,附设具有对从紫外线光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净水器及净水器用滤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净水器,其用于净化原水,其特征在于,具有:净水器主体、在该净水器主体内可拆装地安装的净水器用滤芯、以及紫外线光源,所述净水器主体具有:外壳,其具有原水流入口和净化水流出口,所述净水器用滤芯具有:吸附部,其用于通过吸附材料对从所述原水流入口流入的原水进行处理而得到吸附处理水;中空纤维处理部,其用于通过收存在第一壳体内的中空纤维膜对所述吸附处理水进行处理而得到净化水,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由紫外线透射性材料构成的第一紫外线透射部;以及连结流路,其将所述吸附部与所述中空纤维处理部连通,将所述吸附处理水引导至所述中空纤维处理部,所述紫外线光源具有紫外线发光二极管,通过在所述第一紫外线透射部的外侧与其相向地配置所述光源,或者附设具有对从所述光源射出的紫外线进行传输的导光部和将被传输的紫外线射出的出射部的光传输系统,并且在所述第一紫外线透射部的外侧与其相向地配置所述出射部,从而对存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的吸附处理水或吸附处理水及中空纤维表面照射紫外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6.03 JP 2015-1128441.一种净水器,其用于净化原水,其特征在于,具有:净水器主体、在该净水器主体内可拆装地安装的净水器用滤芯、以及紫外线光源,所述净水器主体具有:外壳,其具有原水流入口和净化水流出口,所述净水器用滤芯具有:吸附部,其用于通过吸附材料对从所述原水流入口流入的原水进行处理而得到吸附处理水;中空纤维处理部,其用于通过收存在第一壳体内的中空纤维膜对所述吸附处理水进行处理而得到净化水,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由紫外线透射性材料构成的第一紫外线透射部;以及连结流路,其将所述吸附部与所述中空纤维处理部连通,将所述吸附处理水引导至所述中空纤维处理部,所述紫外线光源具有紫外线发光二极管,通过在所述第一紫外线透射部的外侧与其相向地配置所述光源,或者附设具有对从所述光源射出的紫外线进行传输的导光部和将被传输的紫外线射出的出射部的光传输系统,并且在所述第一紫外线透射部的外侧与其相向地配置所述出射部,从而对存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的吸附处理水或吸附处理水及中空纤维表面照射紫外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吸附部的内部形成所述连结流路,附设具有对从所述光源射出的紫外线进行传输的导光部和将被传输的紫外线射出的出射部的光传输系统,并且在所述连结流路的内部配置所述出射部,从而对存在于所述连结流路内的吸附处理水或该吸附水及所述吸附材料的表面照射紫外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具有由紫外线透射性材料构成的第二紫外线透射部的第二壳体内收存吸附材料,从而在所述吸附材料的外周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周之间形成所述连结流路,在所述吸附材料的内部形成用于供给原水的原水供给流路,通过在所述第二紫外线透射部的外侧与其相向地配置所述光源,或者附设具有对从所述光源射出的紫外线进行传输的导光部和将被传输的紫外线射出的出射部的光传输系统,并且在所述第二紫外线透射部的外侧与其相向地配置所述出射部,从而对存在于所述连结流路内的吸附处理水或该吸附水及所述吸附材料的表面照射紫外线。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流路构件,其一个端部与所述净化水流出口连接,另一个端部在安装了所述净水器用滤芯时与该净水器用滤芯水密地密合而形成流路,通过附设具有对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井新吾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德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