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高轨卫星锂离子蓄电池组在轨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0352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高轨卫星锂离子蓄电池组在轨管理方法,蓄电池组是由多个单体串并联构成的,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当中高轨卫星进入长光照期时,使蓄电池组单体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预设荷电态SOC1下储存;步骤2:当中高轨卫星进入进影期前N天时,提高蓄电池组单体温度至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然后将蓄电池组充电至蓄电池组地影期充电终压;步骤3:当中高轨卫星进入地影期时,维持蓄电池组单体温度在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出影后执行步骤1。本发明专利技术锂离子蓄电池组在长光照期采用低温低荷电态储存,地影期期间逐步提升蓄电池组充电终压,减小了蓄电池组的容量衰减,延长了蓄电池组使用寿命。

On orbit management of a medium high rail satellite lithium-ion battery gro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高轨卫星锂离子蓄电池组在轨管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间储能电源
,具体涉及一种中高轨卫星锂离子蓄电池组在轨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蓄电池是指以锂离子嵌入化合物作为正、负极活性物质的二次电池。与传统的铅酸电池、镉镍电池和氢镍电池相比,锂离子蓄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工作电压高、应用范围宽和自放电率低等诸多优点,因此已成为继镉镍电池、氢镍电池之后的第三代空间储能电源。如果用锂离子电池取代目前卫星等航天器所用的储能电源,可将储能电源在电源分系统中所占的质量由30%~40%降低至10%~15%,大大降低发射成本,增加有效载荷。正确合理地使用锂离子蓄电池组,可以有效延长锂离子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与低轨道(LEO)轨道飞行器锂离子蓄电池组每年5000多周的充放电循环不同,中高轨卫星锂离子蓄电池每年春秋分前后共有92次或192次充放电循环,最长放电时间约1h;其余260天蓄电池组处于在轨储存状态;且中高轨卫星寿命一般为10年以上。因此,必须根据中高轨卫星轨道特点,制定与LEO不同的锂离子蓄电池组在轨管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高轨卫星锂离子蓄电池组在轨管理方法,以延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中高轨卫星锂离子蓄电池组在轨管理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高轨卫星锂离子蓄电池组在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蓄电池组是由多个单体串并联构成的,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当中高轨卫星进入长光照期时,使蓄电池组单体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预设荷电态SOC1下储存;步骤2:当中高轨卫星进入进影期前N天时,提高蓄电池组单体温度至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然后将蓄电池组充电至蓄电池组地影期充电终压;步骤3:当中高轨卫星进入地影期时,维持蓄电池组单体温度在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出影后执行步骤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高轨卫星锂离子蓄电池组在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蓄电池组是由多个单体串并联构成的,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当中高轨卫星进入长光照期时,使蓄电池组单体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和预设荷电态SOC1下储存;步骤2:当中高轨卫星进入进影期前N天时,提高蓄电池组单体温度至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然后将蓄电池组充电至蓄电池组地影期充电终压;步骤3:当中高轨卫星进入地影期时,维持蓄电池组单体温度在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出影后执行步骤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高轨卫星锂离子蓄电池组在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当蓄电池组单体电压下降至预设电压U1时,对蓄电池组单体补充充电至所述预设荷电态SOC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高轨卫星锂离子蓄电池组在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荷电态SOC1为60%~8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高轨卫星锂离子蓄电池组在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爱芬李国瑞王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