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宏婷专利>正文

一种纳米Co2SnO4聚磺酸萘电极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0300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Co2SnO4聚磺酸萘电极及其应用,涉及电池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纳米Co2SnO4聚磺酸萘电极经由两个步骤制备而成,首先以氯化钴为原料制备锡酸钴粉末,然后以锡酸钴和磺酸萘为原料得到纳米Co2SnO4聚磺酸萘。纳米Co2SnO4聚磺酸萘中,Co2SnO4与聚磺酸萘相互镶嵌,形成三维空间立体结构,改善了Co2SnO4颗粒的团聚,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空间导电网络,提高了分子的导电效率。将其用作电池负极,提高电池的离子导电性能,降低氧化物的产生量,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A nano Co2SnO4 polysulfonic naphthalene electrode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ano Co2SnO4 polysulfonic naphthalene electrode and its application, which relates to the battery field. The nano Co2SnO4 polysulfonated naphthalene electrode is prepared by two steps. First, cobalt stannate powder is prepared with cobalt chloride as raw material, and then nano Co2SnO4 polysulfonated naphthalene is obtained from cobalt stannate and naphthalene sulfonate. In the nano Co2SnO4 polynaphthalene naphthalene, Co2SnO4 and polynaphthalene naphthalene are mutually inlaid, forming three-dimensional spatial structure, improving the agglomeration of Co2SnO4 particles, forming a good spatial conductive network and improving the conductivity of molecules. It is used as the negative electrode of the battery to improve the ionic conductivity of the battery, reduce the production of the oxide and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Co2SnO4聚磺酸萘电极及其应用本申请是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电极覆膜的电池”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15-12-09原申请的申请号为:2015109021722。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是一种一种纳米Co2SnO4聚磺酸萘电极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从1859年普莱得试制成功化成式铅酸蓄电池以后,化学电源进人了萌芽状态。在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新系列的化学电源不断出现,化学电源的性能得到不断改善。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化学电源的发展更加迅速。后来产生了Cd-Ni电池,20世纪80年代产生了MH-Ni电池,经过近20年的探索,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初研制出锂离子电池和锂聚合物电池,它们的发展也到了即将商品化的阶段,目前,锂离子电池以其高比能密度和使用寿命长而受到重视,发展迅速,美国、日本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也重点发展锂聚合物电池。锂聚合物电池发展迅猛,正在逐步取代镉镍和氢镍电池,采用聚合物作电极和电解质材料的研究开发尤为引人注目。但是,目前的锂聚合物电池的离子导电性和机械强度较差,制造工艺复杂,电池体积较大,电池容量不够,由于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容易脱落,长时间使用后离子电导率和电化学稳定性差,隔离膜的强度以及稳定性也会随着电池的使用而变化,很容易导致锂聚合物电池在长时间使用后老化,充放电的寿命受到很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体积小,质量轻,使用过程安全稳定,电池容量大,电极不易损耗,放电性能优异的电池。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极覆膜的电池,包括设于电池外壳内部的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设有隔离膜;所述正极片与隔离膜之间依次设有正极覆膜和正极催化网,所述正极覆膜覆于正极片的表面,所述正极催化网覆于隔离膜的表面;所述隔离膜与负极片之间依次设有负极催化网和负极覆膜,所述负极催化网覆于隔离膜的表面,所述负极覆膜覆于负极片的表面;所述正极片为纳米Rh-石墨烯复合电极;所述负极片为纳米Co2SnO4聚磺酸萘电极;所述正极覆膜为全氟磺酸质子膜,所述负极覆膜为二氧化硅,所述正极覆膜的厚度为300nm,所述负极覆膜的厚度300nm。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锂电池在充放电的过程中,会由于过载而钝化在在电极上形成氧化物,从而导致电池容量的下降,电极的充放电效率降低,在正极片和负极片表面覆膜,能够有效改善电极与隔膜之间的亲和力,增加离子导电性能,减少氧化物的产生,从而延长的电池的使用寿命。正极片材料从微观结构上来看,Rh呈多孔方片状结构附着于石墨烯纳米片上有利于增大铑与电解质的接触面积,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同时石墨烯也有助于提高材料的导电性,改善正极片的电池性能,从而提高电池的工作效率。负极片材料从微观结构上来看,Co2SnO4与聚磺酸萘相互镶嵌,形成三维空间立体结构,改善了Co2SnO4颗粒的团聚,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空间导电网络,改善了负极片的电池性能,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工作效率。在正极片和负极片表面的覆膜,能够有效改善电极与隔膜之间的亲和力,增加离子导电性能,减少氧化物的产生,从而延长的电池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极覆膜的电池,所述正极片的厚度为40μm;所述负极片的厚度为50μm;所述正极片在电流为1A/g时放电比电容为576.3F/g,所述负极片在电流为1A/g时放电比电容为817.6F/g。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极覆膜的电池,所述正极催化网的厚度为10μm,所述正极催化网负载有正极催化剂,所述正极催化剂为Cr-二噻吩乙烯基四氮杂卟啉二维共轭聚合物,所述正极催化网上正极催化剂的承载量为0.38mg/cm2;所述负极催化网的厚度为10μm,所述负极催化网负载有负极催化剂,所述负极催化剂为低聚笼形倍半硅氧烷-石墨烯,所述负极催化网上负极催化剂的承载量为0.71mg/cm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正极和负极上添加适量的催化剂,能够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使电池的容量和工作平台得到提高,特别是在低温及大电流放电时,从而有效地避免Li离子在电极钝化形成氧化物,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催化剂能够保证电池在-50~60℃的范围内均能够正常工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极覆膜的电池,所述隔离膜为聚合物-LiClO4-Li4Ti5O12复合电解质,所述聚合物为聚苯乙烯-乙烯吡咯烷酮-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所述隔离膜的厚度为40μm。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聚苯乙烯-乙烯吡咯烷酮-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作为基质,具有较强的极性,并含有易形成氢键的基团,能够结合一些小分子,提高锂离子的传导效率,离子导体Li4Ti5O12纳米粒子的加入减小了聚合物的结晶度,提高了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增加了聚合物中在流子数目,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工作效率;同时聚苯乙烯-乙烯吡咯烷酮-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具有良好的弹性,质量较轻,从微观上看,其分子结构呈现稳定的网状结构,表面活化能较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极覆膜的电池,所述隔离膜表面覆有涂覆层,所述涂覆层为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所述涂覆层的厚度为100nm。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涂覆后,隔膜的拉伸强度增强,对电子的吸附能力增大,收缩率减小,透气能力略有降低,内阻大幅度降低,从而减小了电池内部发热的现象产生,增加了电池的安全稳定性能。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极覆膜的电池,所述Cr-二噻吩乙烯基四氮杂卟啉二维共轭聚合物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步骤一:称取一份1,2-二氰基-1,2-二(2’,4’,5’-三甲基-3’-噻吩)乙烯,取适量正戊醇作为溶剂搅拌溶解,按照1,2-二氰基-1,2-二(2’,4’,5’-三甲基-3’-噻吩)乙烯:醋酸铬摩尔比1:2向溶液中加入六水合醋酸铬,加入适量DBU催化剂,加热回流反应20h,自然冷却至常温,通过旋转蒸发仪将溶剂蒸出,得到Cr-二噻吩乙烯基四氮杂卟啉聚合物;步骤二:称取一份Cr-二噻吩乙烯基四氮杂卟啉聚合物,取适量二氯甲烷做溶剂,超声波分散30min,在5个大气压的压力下,放入反应釜中在150℃的条件下加热5h,自然冷却至常温,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在真空度为0.98的条件下,常温干燥24h,得到Cr-二噻吩乙烯基四氮杂卟啉二维共轭聚合物。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能够有效改善电极与隔膜之间的亲和力,增加离子导电性能,减少氧化物的产生,从而延长的电池的使用寿命。2、能够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使电池的容量和工作平台得到提高,特别是在低温及大电流放电时,从而有效地避免Li离子在电极钝化形成氧化物。3、内阻大幅度降低,从而减小了电池内部发热的现象产生,在电池内部出现问题时,及时的体现出来,表现为鼓胀而不会爆炸,增加了电池的安全稳定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聚合物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正极片的SEM图;图3是负极片的SEM图;图4是聚苯乙烯-乙烯吡咯烷酮-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的SEM图。图中标记:1为正极片,2为负极片,3为正极催化网,4为负极催化网,5为隔离膜,6为电池外壳,7为正极覆膜,8为负极覆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纳米Co2SnO4聚磺酸萘电极及其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Co2SnO4聚磺酸萘电极,其特征在于,其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步骤一:称取一份SnCl4,取适量去离子水作为溶剂,搅拌溶解,按照氯化锡:氯化钴摩尔比1:2向溶液中加入CoCl2,按照氯化锡:氢氧化钠摩尔比1:10向溶液中加入NaOH的水溶液,常温搅拌10min,将溶液置于反应釜中,通入氮气:氧气15:1通入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密封,在240℃的条件下反应30h,自然冷却至室温,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在真空度为0.98的条件下冻干,得到Co2SnO4粉末;步骤二:称取一份Co2SnO4粉末,按锡酸钴:盐酸摩尔比1:15加入2mol/L的盐酸溶液作为溶剂,搅拌溶解,按照锡酸钴:磺酸萘:过硫酸钾摩尔比1:20:5向溶液中加入磺酸萘和过硫酸钾,超声波分散30min后,在功率2000W微波条件下反应5min,过滤,取滤渣分别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洗涤滤液呈中性,在真空度为0.98的条件下,常温干燥24h,得到纳米Co2SnO4聚磺酸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Co2SnO4聚磺酸萘电极,其特征在于,其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步骤一:称取一份SnCl4,取适量去离子水作为溶剂,搅拌溶解,按照氯化锡:氯化钴摩尔比1:2向溶液中加入CoCl2,按照氯化锡:氢氧化钠摩尔比1:10向溶液中加入NaOH的水溶液,常温搅拌10min,将溶液置于反应釜中,通入氮气:氧气15:1通入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密封,在240℃的条件下反应30h,自然冷却至室温,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在真空度为0.98的条件下冻干,得到Co2SnO4粉末;步骤二:称取一份Co2SnO4粉末,按锡酸钴:盐酸摩尔比1:15加入2mol/L的盐酸溶液作为溶剂,搅拌溶解,按照锡酸钴:磺酸萘:过硫酸钾摩尔比1:20:5向溶液中加入磺酸萘和过硫酸钾,超声波分散30min后,在功率2000W微波条件下反应5min,过滤,取滤渣分别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洗涤滤液呈中性,在真空度为0.98的条件下,常温干燥24h,得到纳米Co2SnO4聚磺酸萘。2.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Co2SnO4聚磺酸萘电极在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Co2SnO4聚磺酸萘电极为负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Co2SnO4聚磺酸萘电极在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设于电池外壳(6)内部的正极片(1)和负极片(2),所述正极片(1)与负极片(2)之间设有隔离膜(5);所述正极片(1)与隔离膜(5)之间依次设有正极覆膜(7)和正极催化网(3),所述正极覆膜(7)覆于正极片(1)的表面,所述正极催化网(3)覆于隔离膜(5)的表面;所述隔离膜(5)与负极片(2)之间依次设有负极催化网(4)和负极覆膜(8),所述负极催化网(4)覆于隔离膜(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宏婷
申请(专利权)人:宋宏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